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二百二十五)
(2018-10-26 06:50: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到医院去看病号数不过来有多少次了,不过说实话,除去自己的亲人住院去哪里探望心情有点复杂,剩下的几乎所有人都形式大于内容,无论是公家的事情,还是自己的朋友,去那里说上一堆好话,事后想想绝对的是言不由己,知道哄死人不偿命,专往好处去说,最后自己都不相信了,人家得了癌症都到了晚期,大家都知道就剩下靠时间的事情,去探望他们还说,赶紧好,咱们好一起再出去玩,感觉真的有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工作四十多年,面对去医院看到的那些太多了,实话实说,不愿意去医院里面,从心里就有一种抵触,至于是不是怕死说不上来,反正是那里的味道就让你不舒服,那些愁眉苦脸的病人让你提不起精神来,后来知道那些病入膏肓的病人看你的眼神带有强烈的嫉妒,内心里面憎恨那些健康的人,为什么他们不得病,让自己遭罪。
当然,也有人愿意住院的,例如有点实权的人物,还有就是那些领导,他们一旦住院,病房就成为了会客室,川流不息的探望的人群,让病房显得热闹非凡,不知道以为是什么节日,你会看到那些假情假意的关系到这里探望,其中也包括我,连领导都觉得有点意外,倒好放下买的礼品,象征性的逗留片刻,说两句想让领导高兴的话,经常说不到位让领导很烦,例如,应该说病情好转了没有,就你的身体的情况这点小病不是问题。可是有些人则不这样去说,刚听说你病得很厉害住院了,赶紧过来看看,不要紧吧?
过去但凡是领导住院除去买礼品之外送花的多,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讲,花送的太多了,连领导自己都觉得有点看不下眼了,用别人的话说,再多一点就可以举行告别仪式了,好多次领导让我帮助把花篮或花束送到护士站去,心想为什么送到哪里,后来知道护士可以把这些刚刚送来的鲜花让鲜花店廉价收回去,护士们可以挣点小钱,给护士们增加点小的收入,每次送过去根本就不用跟他们打招呼,放在那转身就走即可,这叫心照不宣。
领导愿意住院还有就是经济上可以得到实惠,因为那些有所图的手下,趁这样的机会表示一下,感觉算不上行贿,所以就把住院当成了公关的最佳时机,领导也半推半就,不管怎样住一次院怎么也要收他五位数吧,后来我知道这是发财致富最合情合理的方法,机关单位里面还好一点,听说遇到大型企业的领导,怎么也要收回一个年薪来,后来知道为什么都愿意当官,职位和利益直接关联在一起。
我有一个朋友,事业干的很大,有一次遇到他,他告诉我准备进京看望关系,这个关系得病在京城的大医院治疗,他问我,你说去哪里送多少钱好,我说,要是这个关系对你帮助很大就给万八千,一般关系三五千就足够了,他看我的眼神能感觉出有一种鄙视,他在没说什么,过了很长时间又见到他,问他去了没有,他说早就回来了,问他给了多少慰问款,他笑而不答,说,我看到有人送去一整包,与那些人相比自己就是不值一提的事了,你赶紧想办法往上钻,当了大官你就知道里面的秘密了。
自己也住过院,对探望病号的人看的很清楚,绝大多数是碍于面子,流于形式,不来看不好,来看也不是从心里面真实的想法,例如关系一般的同事,知道你是一把手不敢惹,但真的没关系好到你住院他心疼的那种程度,那些关系不好的恨不得你就此挂了,但是碍于大家都去看了,觉得不去有点不好,便假惺惺的去了,知道看完了以后对你意见就更大了。
其实现在想想去医院探望病人起到对健康重要性的一种警示教育,看到那些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的病人,特别是看到那些垂危病人的样子,知道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至于去殡仪馆送那些先我们而去的朋友和亲人是接受生命意义的现场教育课,争来争去,最后撒手人寰,一切皆无,有那么多财富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这些年去医院探望病号,带有了解社会的意图,特别是病号的这个群体,各具特色是很不错的题材,所以自己大多到那里探望朋友之后,便坐在那里跟周边的那些人聊天,了解那些病人的情况,看到他们那无助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内心里的复杂心情,既希望自己可以逐渐的好起来,又希望不给家人添累,更多的病人体现在经济上,现在的医院基本上是不榨干你的油是不会轻易放你走的。用我的话说,住院就是无形的被绑架,医生用分析病情的办法让你知道严重性和利害关系,让你心甘情愿的拿出自己最后的积蓄,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买单。
前两天一个朋友住院,打电话给我,告诉医生说的问题严重性,让他立刻住进医院进行救治,说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听到这里自己就开始有点觉得不对头,也就在两天前我还跟他一起吃饭聊天,感觉他谈笑风生,看不出那有不适之感,自然想到了个别医生的惯用手法。
放下电话给哪个医院的熟人打电话,让他跟那个医生说一下,这个病号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一定不能从他那里想挣钱的办法,我的关系打包票说没问题,便找了那个负责医生,医生听到这番的告诫,像撒了气的皮球,说,早知道就不接受这样的病号了,我听说这位先生是一个有钱的主,一幅作品就买不少钱,谁还知道是这样的情况。
过了几天,去医院探望朋友,告诉我基本的检查都做完了,很快就要出院了,在他左侧病床的是一位年轻的人,看来已经康复,躺在那里看书,护士过来告诉他第二天出院的一些情况,并告诉他由于第一天是看的门诊,这一天不能算作住院,费用需要自己自理,其他的费用直接用医保卡去报销即可。
年轻人问了一下大体的费用,护士说,你交了多少钱的押金,小青年说,八千元,护士说,差不多够了。这句不经意的话,让朋友病床右侧的那位老人听到了,立刻表现出一种凝重的表情,问了一下这位老人,他住的时间更长,估计他自己也意识到花费不少,所以凝重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