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二百一十八)

(2018-10-17 07:44: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我一直跟自己熟悉的人说,到了这个年纪,对多一个熟人,或者少一个熟人似乎都无所谓,闲赋在家,你面对最多的是自己最亲的人,至于那些工作期间结识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剩下的没几个人,见面能点一个头就不错了。

 

用我的说法,到了退休以后人际关系开始呈现做减法的趋势,那些所谓的工作关系,基本上减到了没有的程度,你不能否认,你的工作关系都不在那个最初的单位,你已经是社会的人了,更何况原来的单位也是人员更换不断,老职工也跟你一样回家颐养千年了。

 

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酒场上的话不能信,因为喝了酒容易激动,缺乏理智思考,经常说一些大话,不管你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喝了酒自我感觉就具备这样的能力,拍胸脯,撸胳膊,吆三嗬四,好像自己就说了算是的,结果第二天酒醒了,人家提及那件事,无颜面对父老相亲,所以在酒场上凡是大包大揽的人,一定认为那是说胡话,绝对不相信。

 

其实,在工作中结识的那些所谓的“铁杆关系”也是如此,那些年有多少这样拍胸脯跟你表示衷心的,后来怎样也不过跟其他人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不断的降温,到最后你知道把热度用到了其他的领导那里了,看长了就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你就知道那些客套都是利益的驱使,与有些人信誓旦旦表述的根本就没关系。

 

不用说别人,说自己就行了,这些年通过反省自己,你也会发现自己身上犯的错误,表现出来的既得利益,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所谓的不同就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在外人的感觉中,你现在的感觉就是他曾经的感觉,有一个领导说的特别实在,更多人表现出来的就是“变色龙”。

 

自己曾经有一个老领导对自己非常的好,自己觉得这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人,这位老领导退休之后,自己每年都回去看他,他也很热情的跟我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坚持了没两年,自己自觉不自觉心里面就有了变化,最初是每年春节都去吃饭,为的是让老领导感觉还有手下人对他的感恩,那个时候只有关系特别好的才能恩准在家里面吃饭。

 

三年以后,吃饭的想法就发生了动摇,其实严格意义上就是感恩的心发生了变化,剖析内心的真实就是认为这个老领导的利用价值不大了,应该面对现任的那个领导了,自己就是俗人一个,免不了俗,虽然看别人看的很准确,轮到自己也是同样,不过那时候不情愿自己这样的分析自己。

 

即便那年提前的跟老领导说了,不去吃饭,初一去拜年,现在想想拜年的这种做法更具有象征意义,也是应付差事的办法,假如你真的对老领导好,就要像他家里面的孩子全身心地投入,不仅去吃他的饭,而且要去帮他去做,让他感觉不到人走茶凉的失落。

 

都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什么样的境界,我们根本就做不到,那能想到这些,还在为自己脱不开身而烦恼哪,从那时开始自然就想到了先从这些退下来的领导开始,人的自私和市侩就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自己宽慰自己能坚持好几年也不容易了,虽然老领导的口气明显能感觉到一种失望,也有一点冤气,说你忙吧?这句话意味深长,假如这位老领导在位,你会这样的去选择吗?毫无疑问你不会,而当下你就现实到这种程度,老领导眼睁睁看着手下人发生的心理变化。

 

当然老领导有他的抵抗能力,更知道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毕竟还有几个坚持了几年的手下,还有那些领导下来以后就如同石沉大海,再也就没有了音讯,这样领导要承受的更难过,因为我知道曾经的这些领导一度是怎样的风光,想摆脱那些利用他权利的人都难,特别是逢年过节,家里面根本就关不上门,真正意义上的门庭若市。

 

我一直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变得更加亲近,发现变得越来越疏远,最初我们上班接受的那些约定俗成的领导与部下的关系,师傅和徒弟之间的关系,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就拿我来说,自己还没有专横跋扈到什么程度,自己认为算作是亲民的一个领导,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姿态,也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觉得有点自作多情,你下来以后的最短时间里,你就知道了所谓的对你好,不过是一种客套,并非发自内心里面,他们知道任何一个领导都是这样。

 

幸亏自己在退下来之前,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为自己看到了太多的身边人那种不适应,或者是强装出来的笑颜,心里面做了最坏的打算,好在这样的不适应很快就过去了,即便这样你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你会重新考虑什么是最好,什么是相互间的利用关系,你才会发现为什么要强调与最亲近的人在一起,那就是让你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里的真情。

 

退下来以后,就像我一上来说的那样感觉一下子少了一大帮人,在工作期间每天你的办公室或办公区域你都要面对那些你认为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那些堆着微笑的人,你回家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些人很难再看到了,虽然你家里那里非常的近,你就可以感觉到近在咫尺的内涵是什么。

 

在一个大量减少的就是一定非常要好的同事,他们有面对着一个让他全然陌生的新领导,他们把精力更多的用在了去适应新领导上,更知道一朝君子一朝臣的通行做法,假如让新领导知道还跟退下来的老领导暗修栈道,那一定会对他的未来试图产生不利影响,对新管理者而言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

 

工友一大批没有了踪影,业务关系就像树倒猢狲散一样更难寻踪影,很理解也很同情,剩下的就是你自己和家人,好好地去重新梳理未来生活的方式,好在我还有那么多的文化艺术界的朋友,特别是那些体制外的朋友,可以全天候的陪你玩,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消费。

 

后来你发现,也不是像你想象中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所谓朋友的融进不过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事情,而绝非是一种必然,后来发现无论是跟再熟的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若即若离,给每一个人留下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到后来你发现不仅仅是同事和业务关系呈现做减法的态势,其中也包括那些年结交的一些朋友也同样在做减法,因为你突然的发现到了一定的年纪你的喜好在生活中逐渐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之从前的审美观念有了距离,自然也就表现在可有可无上。无论现在这些人有的出了多大的名,似乎都无所谓了,不想这样的勉强自己,想不起来,或者觉得兴味索然,那就自己呆着,你知道人最终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