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二百零四)

(2018-09-17 07:57: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要说自己工作期间提拔起来的手下有几个,真不好意思勉强算作是一个人,即使自己根据工作的需要,按要求做了分工,暂时分为四部一室,及业务部、财务部、稽核理赔部、计算机管理部和办公室,也把这些部室选出负责人,不仅如此还成立了团支部和党支部,让他们负责起这些部门的工作。

 

这些安排不过是自己的个人管理方法,不受上级组织的认同,当他们知道我自己的这些做法说,你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领导,上面的组织部门对曾经单位的认定,是根据市编委给我们的编制计划定的,编制计划上只有主任、副主任两个领导职位,没有科室的指标,所以这些被选定的部门长成为了“自选干部”,待遇只有在单位内部享用,一旦离开就什么也不是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些有进取心的年轻员工,看到单位的领导要退休还需要十多年,感觉等不到那时候,便开始想自己的方法,一个是参加公务员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跳出这个单位,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当然,还有特有“能力”的员工,通过关系调到其他的单位进行过渡,提拔以后,在调往其它单位,三跳两条跳为了特殊的身份,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

 

编委给我们单位最初的编制就是十个人,上面的领导一上来并没有把编制给填满,我觉得这是领导的远见卓识,当初十个编制只给了五个人,其他的人从社会上聘请,让这些编制暂时的空缺,在将来的工作中去引进最需要的人才,这个做法到后来证明了领导的高见,虽然让一些年轻人看不到希望,但是他们考走了以后,剩下的编制也没有跟着进来,用领导的话说,编制内的人越少,管理起来更方便,用合同制的员工更能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汲取了吃大锅饭时候的教训,领导说的很简单宁缺毋滥。

 

其实,后来看出调走的那几个员工挺可惜,其中只有一个有关系的人,他一路高歌的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现在已经是某机关的部门长了,剩下的两个人先在还是一个科级小职员,干得挺累,假如他能坚守住,主任和副主任退了,他绝对的可以替代他们,可是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很少有人长前后眼,虽然最早的考入了公务员行列,但是后面的发展道路就没那么顺利了,更合况像我们这样的大系统到后来各单位选拔领导都需要竞争,无形中创造出了上升的空见,假如他们不走的话,也可能成为本系统内部的某单位的领导了。

 

我培养的这个“徒弟”,自己并没有刻意的去想这件事情,因为他是我第一个单位上的领导的孩子,这个领导我们一起搭过班,他在接待科干科长负责全面工作,我干副科长负责接待工作,这个人是一个转业军人,为人耿直,敢说敢做,有一定的群众威信,之所以自己到后来特信服他,就是发现他在工作协调中,不会因为你的一些年轻不懂是故说你,保持着最大的耐心让你放手去干,领导看不下眼找到他,他也会主动承担领导责任,找你谈话时候还是肯定你为主,提出领导和部分人的意见和建议,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改善意见。这些做法让自己受益不浅,以至于到后来自己做单位的负责人,我自然想到了这个领导的做法。

 

培养的这个人正是我曾经搭档科长的儿子,那时候科长转业到单位以后,看到也就刚刚上学的他的儿子每到周五单位职工洗澡的日子,科长便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儿子到单位,到了下午带着孩子去洗澡,而那时候他的儿子跟其他员工的孩子玩得很欢,自己也并不太注意,只记得一群孩子在院子里面疯玩。

 

后来我到机关帮助工作,接待科的工作由他一个人全面把控,其实,当初领导还想提拔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写过很多次的员团支部书记,他在我干接待科副科长期间,作为业务主办归我领导,到后来我自己知道根本就领导不了他了,因为他跟领导在私下里办的那些事情自己看不惯也不好说,就像别人跟我说的那样,他们已经成为一条船上的人,不要再去说什么。

 

跟领导提出自己帮助工作,领导自然的很高兴,后来听业务主办在我走了以后主动地扮演了负责人的角色,但是其他的老员工看不惯,找科长反映问题,科长心明眼亮找院领导把事情说得很严肃,一把手知道员工的厉害,不知道怎样跟那个业务主办说了,这才出现了接待科科长负责全面工作的局面,那个人没当上副科长,便开始想歪主意捞钱,那时候大哥大三万多一部,他就有了一部这样的手机,而且每天上下班就握在手里,显示出他的经济实力。

 

从帮助工作到成为了第二个单位的负责人,一共用了四年半的时间,虽然那时候有人跟我说你有点亏,因为你是差额拨款单位的身份,你去了自收自支单位任职等于下架,我可没有这样去想,到一个新单位开创自己的新天地,更何况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效益发放奖金和工资,是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单位所不具备的条件,就这样在那里开始了创业。

 

老科长后来退休了,有一天他到我们家里面找到我,说了很多过去一起共事时候的感触,希望我能够理解当初的那些事情,我当初被逼出去帮助工作,作为他一个旁观者也无能为力,因为自己的做法已经影响到领导的威信,只好用丢卒保车的方法保证领导的权威,后来证明了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单位每况愈下。

 

老科长后来跟我说,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儿子大学毕业,想让他跟着你干干,他知道现在还不能把关系转进去,就让孩子跟我先锻炼一下,既然老科长张开嘴了,我跟他说,我去找分管领导说一下,他同意现调过来干合同工,就先过来将来有机会转正再说,就这样把他的儿子调到单位上干临时工。

 

记得很清楚他儿子是一个很面片的大男孩,跟他交谈问他学的什么专业,他说是金融专业,这样让他去财务科工作,从出纳开始干,那时候财务部长已经很有工作经验了,把他叫上来跟新员工见面,之后问他,你能不能喝酒,他含含糊糊地说,简单的能喝一点,问他能喝几瓶,他不敢大声说话,含糊的说了一声“就几瓶”,我们都听成了七八瓶,自己心里面非常高兴,终于有了替喝酒的员工,跟财务部长说,今晚上就检验一下,也算做事欢迎新员工加入团队。

 

那天晚上他喝了六瓶啤酒,感觉就走不成一条线了,让员工缠着他在路边好一个吐,回家以后自己还在想老科长的孩子不如老科长实在,老科长几乎是滴酒不沾,他儿子吹能喝八瓶,结果呈现了那种景象,后来财务科长找到我说,人家说就能喝一两瓶,咱们往死里灌,没出事就不错了。

 

从那以后便开始同事间的交往,感觉这个孩子还不错,便找分管领导说,认为这个员工可以培养,是不是恩准进入编制,领导从工作角度考虑,批准了进入编制,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同事,财务部长考入公务员离开以后,财务负责人的重担就交给了他。


后来又得到机会可以竞争副职的职位,我让他大胆的报考,考取了副职职位,成为了副手,很多人认定他就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其实不过是机遇,主要是他自己的努力。至于后面出现的问题此处省去一万个字,找时间再写那些让人不堪回首的往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