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一百六十三)

(2018-07-12 07:08: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我不是教徒,我也没有细致的去了解各种宗教的教义,自己只能用最简单和朴素的想法和感情去理解宗教,认为不管是什么宗教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爱,通过奉献自己内心里的真爱去温暖别人的同时找到自身的幸福感,人追求神的生活本身被看作释放爱的过程,而且强调这神人之爱与人间的至纯情爱的某种类似,不仅是形似,还有些神似。

 

要说这些年也有不少人有意找到我,让我皈依某一个教派,但是他不知道我似乎对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接他们的茬,另一个他们找的理由太肤浅,根本就无法激起我内心里的波澜,觉得找出的那些理由都有点太牵强,讲的很多教义故事都流于世俗,例如某一个人信教义后,通过对神的敬仰,患大病的居然好了,一穷二白的居然有了发财的机会,把宗教精神世俗化,好像不信教就好不了是的。

 

做动员的人苦口婆心的一番话,发现对于我而言无动于衷,似乎就失去了耐心,就开始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激怒你,这倒让我觉得可笑,与他所信仰的教义和需要不断学习和理解的教义精神背道而驰,教义上要善待每一个人,只因我没随着他的意愿去做,便有些恼羞成怒了,自己只好直白的说,你还是回去进一步完善自己,等你大彻大悟以后再来做我的工作,最起码可以证明一点,你的悟性还没到一定的高度,连我这样一窍不通的人都说服不了。

 

并不是这种人在国内,多年前随着上级组织的访问团去了宝岛台湾,在那里遇到了几个基督徒,在公园的景点里向你散发基督教宣传品,而且跟在你后面说着参加教义的好处,讲的那些事例与大陆教友讲的是如出一辙,当你明确告诉他暂不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同样他们曾有的那种和善面孔就有些撑不住了,给你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宗教世俗化是对宗教最大的伤害,这些年自己一直这样去想的,就像我加入的那个组织,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一旦成为其中的一员,你发现自己居然变成普通百姓一样,让百姓们根本就不信服你,你就没有按照章程写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认识一位朋友,跟他交往了多年,他们家里面的事情我非常了解,父亲是一个一辈子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员工,不仅人本分老实,而且有一手好手艺,在厂里面也是响当当的技术工人,加入组织那根本不在话下,其实他已经用自己辛勤劳动的一生,很好诠释了作为组织内部一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栽培。

 

就是这样一个老同事,退下来以后,被他家人奉劝这参加了另一个宗教团体,后来自己知道参加这个团体的目的明确,那时候他检查出得了重疾,想通过改变信仰来达到逢凶化吉的效果,用我朋友的话说,他加入了之后在教友们的共同关系帮助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精神头十足,是主给了他新生命。

 

自己不能在这时候说什么,认为只要能带给人一种新的精神力量,加入到任何组织和教派中都可以理解,可是,精神的力量也算做是宗教的力量,怎么能治疗身体内部的病症,宗教不过是分散了他对疾病的那种忧虑,考虑其他未知领域的事情而已,不过是一种情绪转移而已。最终也没有发生奇迹,半年以后就被病魔夺走了,最后去送行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身边的教友,看到了最后的教义仪式,站在那里看到举着逝者的手向上帝发誓,给你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流于形式的宗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请。

 

在我生活的周围,能看到不同信仰的教徒,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信念中,最初我认为这些人有了自己信仰的追求得福了,可是与这些信教的朋友近距离接触,发现他们并没有因为信教而改变什么,改变的不过是自以为身份的不同,有了属于自己选定的信仰,其他的你看不出任何改变。

 

即使他经常的去教堂做礼拜,去庙宇进香,以及众多的与教义有关的行善活动,但是,很多事情上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为此而变得豁达,七情六欲与常人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我都认为在私利面前,早就忘记了自己是某一个教派的成员,我始终记得一位西方哲人曾经说过:“ 真正的宗教要求我们排除一切心灵的焦虑和思想的不安,以及一切灵魂的混乱和骚动。”说实话我看不到这方面的一点改变,更知道这些教徒的悟道之路十分遥远,成为真正的教徒还需要漫长的路程的锤炼。

 

同样认识一个教友,按理说他应该算作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素养的人,谈起来自己信奉的教派,那才是一个口若悬河,似乎他想表现出他已经对自己信奉的宗教了如指掌,而且成为了忠实的捍卫者,不间断的搞一些教派的活动,感觉是在那里弘扬教义,其实很多时候身在里面的人不知道自己搞的这些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在外人看无非就是在那里造势,不堪寂寞而已。

 

就是这样一个道中人,对外人说他的一些事情格外的在意,但凡知道不利于他的名声便会流露出十分不满意的态度,早应该把世俗价值判断抛到九霄云外,真不知道他自誉为传承人的高僧涵养表现得让人不敢恭维,局外人的一句话都耿耿于怀,还能干点什么大的事情吗。

 

带着这个问题去想,想不通去翻阅有关的书籍,找出解释这种现象的问题所在,还真的找到了让我豁然开朗的解释,阿奎那在他的《神学大典》中很明确地说道:“一个人入了教,并不等于达到尽善尽美,而是意味着为达到尽善尽美而努力;正如一个上学的人不等于具备了知识,而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习。”原来这些教徒在努力地参悟和改造中,不过我始终觉得有些教徒并不是想去那里付出,而是想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

 

就像我们的组织一样,提出的宗旨没有问题,成为其中一员的目的就是为了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但是,加入进来以后有几个人还是这样去做的,特别是当你成为了某个职位上的官员,你的初衷还依然能记住吗?在我看来更多的人都已经忘记了参加进来的目的,这与其他教派的信徒有很相似的地方。

 

    宗教是与各种各样的精神成比例的,第一种人停留在单纯的组织上,于是这种宗教就成为一种单凭它的组织便足以证明它的真理的宗教。我认为绝大多数的教徒都在这个层面上;另有人追溯到使徒,最有学识的人追溯到世界的开始,天使则看得更高更远。原来更多的人只是组织上的加入,离使徒和天使还有很大的距离。有一个哲人说过:宗教也只是习俗的一种形式。宗教始于信仰,或者说,始于被毫无争议地接受和体验的任何信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