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一百三十一)

(2018-05-29 07:20: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到了这把年龄,跟外人接触更多的是凭直觉,感觉好就交往一段,反正自己知道绝不会像以前那样,不管是什么人觉得认识越多越好,早已经呈现出做减法的趋势,连生命都是以做减法的趋势呈现,更何况在人与人的问题上,你只要回过头来想一下,你曾经认识过的那些人现在还有几个与你亲密接触,你就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了。

 

到了面对自己的这个年龄,认不认识新朋友无所谓,最关键是你感觉舒不舒服,即便这个人是大领导,到咱这个年纪又能怎样,还不是面对着自己退休生活,仕途的大门早就在你面前关上了,工作的舞台也已经谢幕了,你现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面对自己和家人,做一个尽量给社会少添负担的人。

 

所以说,这年头在外的场合里面遇到陌生的人,一定会保持高度的警惕,无论别人怎样的介绍他有多么的好,心里面明白,那是对他的好,而不是对我的好,即便有对你好的迹象,还需要通过时间的推移来验证,所以自己很少表态,大多跟着一起举杯同饮,那是咱的一种做事风格,绝不是认定某一个人的自觉意识,到了这个年龄越来越挑剔,用朋友的话说,长了毛病。

 

有一个朋友出于好心,带我去见一个“能人”,或许这个朋友看我好说话,不太会拒绝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如此谦和一定可以往深处交往,希望把他的朋友介绍给我,他不知道在我心里面觉得跟他在一起就挺好,没想到还去通过他在去结交其他的人,他既看不出自己的这些想法,好像也不太理会我的这些做法,带着我去见某一个被他誉为的“大师”,跟着去了,不看还觉得有点悬念,见了以后觉得这个朋友的眼光确实不敢恭维,不知道对方什么方面值得他去靠近,很相信“对眼”的看法,估计他们就是这样,相互崇敬。

 

我这个人不咋地,但是交往外人还是有自己的原则,而且感觉内心里面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自己也不知道何时形成的,反正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第一眼看不顺眼,基本上再就是很难与之亲近,大多是一个面子上的事情。我相信第一感觉的准确性,那种你说不出来的隐秘信号发自你内心最深的地方,是经过了你说不上来的精密筛选发给你的信号,后来自己实验过多次,非常之有效。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对于陌生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多了一些谨慎,其实那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当你看到对方用他特有的矜持面对,你就大致的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给你的印象如何,也就确定了你下一步是不是能过继续与这个人交往,因为自己发现年轻时候自己的目光是发热的,充满了激情,所以总想用自己的热情把对方给融化,而到了当下,目光已经早就没有了热情,变得生冷,也就是说很难走进你感觉深处。

 

那个被介绍给我的朋友,一看就知道想在我面前端一下,这是很自然的一种自我保护状态,自己希望看到他往下的各种表现,在后来当他听说自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时候,他似乎开始知道这是他朋友介绍我来认定他的某些能力,陌生的来人似乎成为了一种动力,让他开始兴奋起来,装成一副老练的样子,他不知道这些年见到这样的面孔太多了,只是现在变的不动声色,用他们的话说变得老奸巨猾。

 

那个人的目光让我看了以后就确定了朋友跟他之间不会有太多的交往,也确定了我们不是同一条路上的人,因为在他的目光中在躲闪着一些东西,那个人的不自信,流露在他贼溜溜的目光之中,但是他装的非常的沉稳,知道那是做给我们看得,他的一些举动知道在有意的表现给我们看,例如对找他的那些人的态度,似乎像是表现出他的能力所在,很多人求着他的样子。

 

毕竟他还年轻,还体会不到生命中的很多事情,更理解不了生命是做减法的道理,看到他趾高气昂的样子,一定对自己的感觉良好,他不知道自己展示的这些对于他而言就是在演戏,对面坐着的就是观众,特别是坐在那里听他给朋友讲他对生命理解的时候,知道对于他正处在做加法的时候,还在往身上捡拾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他还没有感觉被生活之所累。

 

从那里出来,可以感觉到朋友对我表现的态度是不认同,他并没有说什么,把话题插到其他的事情上去,这就是一个比较明白的朋友,他是了解我的一个人,根本不需要语言的交流,从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你对那个人的基本看法,知道这个人虽然第一次见到,相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形同路人。

 

这些年算下来认识的各路高人不下成百上千,到现在又怎样,算下来不过那么几个人,所谓的大浪淘沙就是这个意思,在不同的阶段结识不同的人,这些人很可能在那个阶段你认为是不可或缺,但是,你离开那个环境,这些人便显得无足轻重了,因为你的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你突然发现一旦失去了某一种联系,那种忘却的速度超出自己的想象,有一天你突然明白,你感觉是一种友谊,其实那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亲眼看到过身边某一个大碗曾经的那种荣耀,身边围着一大堆仰慕者,后来发现所谓的仰慕者更多的都在那里装,都是有所图,和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非常的相像,一旦你的光环不在光彩夺目,你的权利不再那样得心应手,放心那些表现出来的仰慕的人也是最早离开你的人,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树将要倒了,哪有人还躲在底下,早就树倒猢狲散了。

 

最终面对的只有自己,你认为最好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也正因为不在了他才变成最好的,假如这个人依然健在,是不是最好的绝对是一个未知数,眼前就有同时期的结识的朋友,到现在怎样?依然形同路人,好死不相往来,感觉就跟从来没认识过一样。

 

被遗忘不要认为是一件难过的事情,你得福了,没有了那么多的牵挂,可以踏实的干点自己的事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