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一百一十一)
(2018-04-28 05:59: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外出的好处就我而言,更喜欢听到一些新鲜的事情,无论是人物还是历史故事,风土人情。一句话,闻所未闻的那些事情都对我有益,无论是这个人还是这件事情总会带给你一些遐想,也会带给你一些启示,把那些人和事带入自己生活,有的时候也会跟听到的这些人进行类比,因为你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它的相似性,唯独不一样的就是发生地而已。
每个地域都有他们自己认为值得骄傲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不过是讲述的方式不太一样,有的时在酒场里谈及这样的话题那里的人饶有兴致的谈论起他们记忆中的这个熟人,也有的是当地的文化名人,自然在参观景点的时候,就通过导游那张三寸不烂之舌讲述给大家,当然现在更多的人是希望听到通俗意义上的这些人的事情,绝非是想从听这些人物的思想形成的那些事情,一句话,更多人希望了解的是那些生活中的流俗,觉得更接地气。
有时候你会发现,不同的导游,可能是接受的教育不一样,他们嘴里讲出来的在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的内容也不一样,在我看来这种不一样是导游了解这里的历史不同所造成的,一个是野史,一个是正史,自然讲述的历史人物就不一样,而当代人物的讲述,又根据导游喜欢这些人物的感觉不一样,讲出来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可以说是差别很大,我还是喜欢有点历史基础的正规大学生导游的讲述,不过你一听就能听出来他们的讲述怎样。
这又暴露出自己的另一个问题,无论走到那里参观,都喜欢找一个导游帮助讲述一下,因为自己知道不可能到那里你自己说了算,想去那里就去那里,那些年到了当地一般都是同行负责接待,参观那里不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根据人家想到的去做,不过也知道他们一定会选择有代表性的那些景点让你去参观,知道这也是提升这里声望的最有效的办法,用我自己的话说,不在于城市大小,而在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怎样,这是一个关键。有的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就挺好,挖掘出很多让你无法忘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在推介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的同时,让你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现实。
不仅如此,还会特意推荐他们的当地的特色小吃,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后来自己逐渐地明白到一个城市看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除去看历史之外,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当地的小吃的花色品种又怎样的丰富表现,花色品种多证明这里的文化内涵深厚,因为民以食为先的国度,吃饱了才能思淫欲,所以通过饮食可以对当地的文化历史略见一斑。
即便没有人接待,但凡到了那里一定会不惜花重金请一个能讲的导游详细给我们讲述一下,到了外地的景点不聘请导游基本上跟没去一样,知道走马观花的参观,那才是一件耽误时间的事情,当然假若是逛公园看风景另当别论,但凡是一个历史遗迹,记住你一定要让别人给你讲清楚,即便你听说过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故事,但是当地人的讲述你放心绝对的不会让你失望,这是这些年自己封信的一个原则,哪怕你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当地人的讲述还是有着不同之处,需要通过这种不同找到你想要的那些东西。
而现在有些人出门为了区区几个导游的钱,居然自己进去瞎转,等出来以后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自己都说不出来一个子丑寅卯来,知道花的进门费真的就白花了,所以说去一个地方做认真的做功课也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前些年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好在自己潜意识中有一种呼唤,那就是希望有人给我们讲述这些发生在此的故事,即便不太能够打动你也无所谓,应为在他们的讲述中你能感受到这里人的思维模式,与做事的方法。
自己记得很清楚,自己数次去过曲阜参观孔庙,而每次去的时候都会找导游帮助讲解,而自己认为这些次去哪里只遇到过一次导游感觉是学历史的,在讲述过程中把历史的不同时期对孔子的态度讲述得非常到位,后来得知那个导游学的专业就是历史系,而干导游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他的导游词语其他导游的就不一样,讲述的历史故事的选择上就更有深度,把历史延续下来对孔子的重视程度讲的非常的明白,让你听了以后对历代君王如此敬重儒学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新近一次陪客户去曲阜,发现曾经的那个导游的讲述再也听不到了。
这次跟着朋友去了省内的某一个城市,那里的主人感觉是一个非常善谈的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可以跟你谈,特别是在对宗教问题上,他感觉更是如数家珍,因为这是一个教徒,感觉有那么点道骨仙风的意思,讲述其身边的那些信奉宗教的人物,讲得有声有色,用栩栩如生形容不为过,感觉他在讲述中为能结识那些人物而自豪,好像说那些人就如同说他自己一样,坐在那里听着他不停地讲述,告诉你当地的人文特点,他所了解的那些有意思的事情,你突然的有一种被融入的感觉,到最后你突然明白,那是把他感兴趣的那些人和事讲述给你听,希望你也能被带入。
你通过他的讲述便可以知道一个人对家乡的总体观念,应验了那句话,美不美家乡的水,无论这座城市对你而言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百姓总会找出喜欢这里的一万个理由,在他们的讲述中你能听出来这里对于他们而言是人杰地灵,讲述了这里若干个与众不同,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大家这里不能小视。现在知道住在那里并不重要,在那里知足常乐都能找到喜欢这里的理由来,例如去的那个地方,非常之狭小,用他们的话说,宁静、祥和、安逸,满足于这里的一切。
在那位朋友的讲述中你明显的能感觉到他讲述的那些故事里充分体现了这里人杰地灵的特点,无论在外面有多么的光鲜,最终他们还是认为回到家乡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他们也会用他们特有的思维模式跟你很严肃的说起属于我们那座城市的一些事情,说,为什么你们那里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领导,基本上都是从我们这里派往,而你们那里的级别高于我们太多,说明了这里人的内心里的一种本分,这种本分是上面人最看好的东西,听到这里自己也不好说什么,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干部任用问题,没有任人唯贤这一说,都是某些负责人自己选择的对象,沿用我那句话说,武大郎开店高的一个不要。
回来的路上自己在想这些问题,安于自己的乡土,其实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假如那些人都跟现在的大学生那样留恋北上广,人真的都汇集在那里,可真的悲催了,只有热爱家乡,才可能找到内心里的一种平衡,这些学子回到家乡,用他们学到的那些知识影响改造那里的现状,就国家而言同样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由此而言,别把爱国讲得那么大,爱国的细微之处就是热爱自己的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爱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