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陋室遐想(之三十五)

(2017-12-24 06:19:3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自己就是一个多梦的病人,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后来发展到白天进入睡眠的同时,也就进入了梦想,千奇百怪的梦境,让你很难判断这些梦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身体内部向你发出的健康风险的信号,还是跟宇宙空间的那些魂灵在交流沟通,因为自己很清楚地记着那些早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熟人,在梦里面亲切的交谈,在梦里面他根本没死,依然是曾经的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些,自己利用空闲的时间,翻阅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弗洛伊德、荣格等等,例如最近翻阅的这本英国心理学家,也是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安东尼·史蒂文斯写的《私人梦史》,为的是了解自己做这些梦的的根源在那里,当然自己知道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这些著名学者的解释也只能做一个参考,还需要你自己去做出判断。

 

这本《私人梦史》断断续续看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些记录,在看这本书的同时,还在看另一位美国作家写的《社会动物——爱、性和成就的潜在根源》关于那本书中的一些章节我已经贴出过,肯定对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现在《私人梦史》算作是看完了,想把自己部分摘抄的段落贴到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片段是作家自己的看法,有些自己认同,有些也许是尚未理解,还在斟酌之中,会须某一天脑洞大开,这些疑问会迎刃而解,自己知道即便理解不了也不影响自己什么,觉得看作者的阐述也是一件挺愉快的事情,下面请看作者的见解。

 

做梦与说话有一点不同:我们会说出什么话来,自己多少还可以控制,对于梦些什么却几乎或根本无从控制。但梦和语言都是将意念诉诸知觉的表现,意念本身是无形无声的,却可借意象和声音变成看得见、听得到。(书150页)

 

转喻的表述是定向的、推论的思考,多半只有一个明确的意义。隐喻的表述——梦、艺术呈演的意义——却必然是有多重含意的。因此,一个梦可以做多样的解释,不可能有哪一种解释是“确定无误”的。(书153页)

 

梦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诗。(书159页)

 

一般梦的解析都太注重信息处理,却忘了做梦是高度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行为。(书159页)

 

荣格说:梦是灵感。(书159页)

 

按严格意义界定的诗从来不仅仅是日常语言的较高等模式。其实正相反:日常语言是一首被遗忘却被耗竭的诗,再也发不出任何回响。(书159页)

 

诗与梦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利用模棱两可编织意义相联的网以激起感觉与气氛。(书159页)

 

诗乃是让原始字语响彻一般字语的艺术。(书160页)

 

诗的韵和快速眼动睡眠一样,有强化或促激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书160页)

 

梦和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接通生命存在的两种领域——内在的与外在的、自己与周遭环境,并且将两者整合成为更切合眼前需要的、适应性更好的反应能力。(书162页)

 

原始社会保存成年礼,是为了帮助个人安度生命阶段转换时期的危机。(书164页)

 

仪式的强有力的象征意义,可以刺激集体潜意识中与这个生命阶段相当的原型成分。原型的潜在力量也就被吸收到个人的心灵之中。(书164页)

 

故事、童话、神话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产生的。梦也能发挥相同的作用。(书164页)

 

弗洛伊德认定“性理论”是解开生命的心理之谜的钥匙。性欲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而是整体之中的一个既重要的部分。(书167页)

 

故事和梦都会把人事物组成模式,再把模式排成一定的顺序。这似乎是心理行为的自然倾向。(书167页)

 

就寝之前发生的事扰动相关的记忆结构,随后的余波可能逗留一两个小时不散。所以,一夜之间连着做主题相同的梦乃是常有的事。此外,梦中激起的情感可能持续到第二天。(书169页)

 

我们的梦用“我们所有的昨天”预备明天穿的衣服。(书170页)

 

梦做的不只是把新文件收进旧卷宗里,还要将新旧文件对照整合。而且,做梦的大脑能够借潜在的或非推论式的思考,一眼看出归在不同类组的其他档案的内容,这些档案都是醒着的自我根本不会想到要查对的。(书170页)

 

梦之所以选中某些白天的残余物来做夜晚美妙拼贴艺术的材料,是因为从前处理过这类材料,已经有了经验。由此可知,梦并不是如许多当代梦科学研究者说,只是把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的储存过程。除了储存之外,梦也在修正记忆,整理记忆。(书171页)

 

梦能发明记忆,存取记忆,把记忆翻转过来,和记忆戏耍,超越记忆。我们的梦中发生的事情会鼓动原型,运用原型的古老智慧和能量,使我们的人格在无形中转变。(书171页)

 

梦是抵挡生活单调乏味的一面盾牌;它们解开想象的锁链,任它随意把日常生活的所有画面混成一堆,以孩子的快乐嬉戏冲破成年人毫不松懈的庄重。(书171页)

 

大脑可能是乘着身体睡着的时候以做梦取乐。(书172页)

 

疯子就是醒着的做梦者。(书172页)

 

我们其实可以在做梦时亲身体验疯人院里可能见到的几乎所有现象。(书172页)

 

霍布森指出梦境的五大特征,并说明心理疾病如何模仿这些特征:梦的内容不合逻辑,没有条理,罔顾自然规律,违背人、时、地的统一性;情绪激烈,足以扰乱做梦者的精神状态(梦靥、焦虑梦);没有外在的刺激,却可产生知觉受了刺激的完整印象;对于看见、听见、感觉到的怪诞事态不质疑地接受下来;做过梦后记不起梦的内容。以上五大特征与精神病患者经历的定位障碍、怪诞思维模式、激烈感情状态、错幻视幻听、失忆症,确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书173页)

 

如果说做梦是在睡眠庇护下发生的一种许可的疯狂,到也不太离谱。(书174页)

 

梦和心理疾病都是为求适应付出努力,来自心灵内部同一个源头。(书175页)

 

心灵的内在世界是我们最宝贵的财产,也更确信自己生来就是要使不可知的世界成为可知的。(书177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