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九百八十一)

(2017-09-15 07:26: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单位搬家了,而且搬得还挺远,知道这些事情与我一点关系没有,即便自己心里在想往远处搬,可能带来一些不方便,不过领导怎么想就有它的道理,大领导同意就一定代表他们的实际想法,反正现在电子化办公,估计将来在那办公都不重要了,网上业务办理不需要考虑单位的远和近的问题,我这也是瞎操心。

 

在职期间经历了几次搬家,好像与机关的直线距离都离着不远,当时自己在机关某部门帮助工作,由于自己发奋努力,得到部门长的认同,在安置像我这样帮助工作时间不短的同志时候,部门长向领导提出了让我到新单位工作的建议,被领导采纳,后来跟领导和部门长去京城办理相关的手续,自己成为了第一个接受这件事情的“元老”。

 

最初阶段没有业务,只有跑手续等工作,自己一直在帮助工作的机关部门里面,成立时间不长就遇到了机关搬家,最初属于机关的那个房子,被小城媒体给看上,游说政府领导,而那时候媒体正是最受重视的部门,那时政府的喉舌,市领导同意给我们解决办公场所问题,让先到出地方,尽快完成小城报业集团办公楼的早日建成,机关搬家我是亲历者,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选定的地方是机关的下属单位,也是我第一个工作的单位,由于房子有限,自己的这个部门就无法与机关自己部门合署办公,机关在那个院子的大楼里面给租了一个疗养用房,还有一个仓库,我把办公室安放在那个仓库里面,我们这个事业最初只有三个工作人员,除去我,还有一个中专毕业生,一个从机关下派到这里干副手的大姐,自己觉得一个小房间三个人一起有些挤,便主动把办公桌放到了仓库里面,不要以为仓库还有什么物品,开创初期一无所有。

 

在这个地方一呆就是三年,经历了业务从无到有的历程,你想象不到交钱的人排成大队,我们三个人忙不过来,请求机关的同志过来帮忙,从一上班开始到下班,开始核对收款凭证与款项,那时候没有点钞机,全靠一张张的去数,收现金最多的一天达五百多万,经常点到晚上十一二点,错过了去银行的时间,只好用车把钱先放到我们家里面,五百万现金放在三个大旅行包里面,一个人提不动。

 

机关又搬家了,政府将机关安排在闽江路十一号大楼里面,那属于机关大楼,进去一趟要经过繁杂的手续,感觉防范所有的外来人员,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与全市各企事业单位打交道,毫无疑问是不能跟着他们进机关,领导给找了新的办公地方,听到去那里办公自己心里面很高兴,因为办公地点与我们家直线距离也就不到五百米,就跟在家里面办公一样。

 

自己一直在想,命运中自己从小到大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中小和高中,自己离家的距离非常之近,在京城大院里面小学的距离也同样是五百米,到了小城上小学,离家的距离不到二百米,初中和高中离家的距离也就四百米不到,似乎工作以后单位与家的距离有点远,可是,两个月以后自己住进了单身宿舍,与上班的地方一墙之隔。结婚侨居岳父大人家里面,与单位一条马路之隔,没有更多同事那种顶风冒雨的艰辛感受,自己觉得这是上苍的惠顾。

 

第二次搬家,搬到了香港西路的那个小别墅里面,办公条件改变了,业务量也在全国排列前十位,业务量一度在五亿左右,有点飘飘然,员工也迅速的增加,一度到了三十多人,在那里的记忆最难忘的是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在隔壁租了房子,开办了职工食堂,职工免费吃一顿中午饭,找了两个退休的大企业食堂工作的大姐,让她们负责,食堂搞得非常的不错,到后来机关的同志都特意跑来吃饭,周围单位的人听说我们的小食堂办的不错,主动找来加盟,最多的时候多达六十人吃饭,原本单位补贴的现状,由于他们加盟,不仅不亏,还略有结余,那时最辉煌的时期。

 

人在顶峰时期很难保持清醒的状态,自己感觉良好,对领导的一些建议也听不进去了,从那时起开始与分管领导有了小矛盾,自己觉得没做错什么,倒是觉得领导多管闲事,就这样渐行渐远,那时候领导也是小肚鸡肠,把你的不在乎记在心里面,等到有机会一定的报复你一下,在第二个地方办公一共呆了八年,也是这项事业从最辉煌到开始衰败的时期。

 

这期间我聘请了机关退休的调研员在这里“帮忙”,帮助搞信息,还找了自己的朋友帮助做统计,这期间自己不停地到外地取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想起开发新的互助计划,到最后自己明白自己的这些被人看不懂的行为,正是第六感觉到的一种东西,这个计划经过上级领导同意在小城试点,也就是我们将要面临一次可以说灭顶之灾的事件,最受欢迎的那个计划被强制性的取消了,要在一年中把职工的钱退还给职工,而所有同行这个计划占所有业务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也就是说把这个计划的款项退还给职工以后,我们的业务几乎为零了,庆幸自己设计的新计划让我们起死回生。

 

领导终于对我忍无可忍,说,你们办公的地方领导研究已经给机关某个部门使用,你们自己找地方去办公,上面不再负责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咱那个时候也属于犟种,自己找了朋友帮忙,正好有一个闲置的地方,到那里跟他们一拍即合,第三次搬家就这样到来了,在那里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还好慢慢的我们缓过气,又呈现往上升的态势。

 

感觉那里是山高皇帝远,有场地,有时间,自己把一部分的精力用在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上,会议室兼乒乓球室,每周带着人去哪里打得汗流浃背,又把后院建成了塑胶的毽子标准场地,在墙上安了标准的篮球架,添置了双杠,每年职工趣味运动会不用跑到外面借场地,在单位里面就完全可以解决,用一些职工的话说,度过了美好的七年,职工伙房同样在周边引起了反响,加入的队伍越来越大,到后来又开设了早餐,这样大家玩起来就更有劲了。

 

也许在外面过得太滋润,又让一些领导感觉不舒服,新上任大领导来了以后,说这项工作是我们总体工作不可少的一部分,还是回到机关的身边,体现对这项工作的支持,领导一句话,我们经历了第四次搬家,这也是我在职期间的最后一次搬家,在这里一切都机关化,食堂也不用再开了,在机关食堂吃饭,活动也在机关的那个憋屈的小场地,一句话,还留恋山高皇帝远的那个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