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九百六十三)
(2017-08-14 07:41: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在市内办完事情,假如自己没有什么事情,路过农贸市场自己一定会进去看看,并不是想买点什么,而是,觉得那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擦肩接踵的顾客,给你一种热闹喜庆的感觉,特别是在不同摊位上路过的时候,你都会自然不自然的想起曾经的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
随家人从京城来到小城之后,住进了分配给老父亲的房子,倒是老父亲觉得挺好,离他办公的地方很近,中午没有特别的事情,可以在单位吃完午饭,散步回家睡一个中午觉,很遗憾这样的机会很少,说实话,我那时候小,不知道大人也需要中午休息,以此来充电。
要知道大人一旦回来了,自己就不能跟小朋友在院子里大声的喧哗,即便不在院子里玩,呆在家里也不允许有动静,保持绝对的安静,就是为了大人的午休,感觉大人回来是破坏了我们玩的计划,不然的话,一定会在楼道里或走廊上扇纸牌,侃大山,会发出爽朗的笑声,孩子精力充沛根本就不想午睡的事情。
住在那里院子不小,有地方玩是自己最满意的,但感觉买粮和买菜不太方便,那时候买菜是去离家估计有一千米的“东方菜市”,有三条道可以到那里,一个是走人民会堂围着人民会堂绕到它的后面就是“东方菜市”,另一条道从家门口出去,从常州路监狱大门上去,到广西路往东,路过东方菜市边上的清真寺,经过最著名的“东方大茅房”,也可以抵达,还有一条从常州路进去沿着人民会堂西侧绕道清真寺,第二条线自己走的比较多的线路,因为经常去“东方大茅房”解手。
“东方菜市”早就不存在了,但直到上个世纪磨那里在小城非常的有名,这个菜店负责周边很多条街道,服务人口数量上万人,类似现在的小型室内农贸市场,记得很清楚,东方菜市场形状像是一个室内体育场,长方形,三面都是柜台,朝东边的一整排柜台,是卖油盐酱醋和咸菜干货的柜台,朝西边的是卖鸡蛋和猪肉的柜台,朝北边的是买一些咸鱼的柜台,而房子的中央又砌了一圈柜台,买菜的柜台,不要以为这一圈柜台还会有什么物资摆在上面,绝大多数柜台上都是空空的。
菜店的外面更热闹,路口处就是一个邮电局,并不大感觉就是两间小房子的面积,去那里寄信寄包裹的人不少,在往里走,南面是一个铁匠铺,离着很远就可以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音,到了冬天这里卖烟筒生意很红火,而北边就是两家几乎每天都在呼叫的茶炉,周围很多用户都在这里打开水,我记忆中也来过这里打开水,在往里面有一个小饭店,感觉屋里面漆黑,从里面走出来的都是赤红的脸成年男人,一看就知道是酒鬼。
记得很清楚每天上午九十点钟,送菜的地排车一到,就会在买菜的柜台前排起长队,等卸货过秤之后,开始用筐子抬着这些菜放到柜台里面,分成东西南三个不同方向的柜台开始卖,新菜基本上不到一小时就卖光了,除去像夏天的黄瓜和西红柿,还有元葱、茄子这类高产蔬菜,有时候柜台上还有摆放,但给你的感觉也都不那么新鲜了。你完全看不到像现在这样琳琅满目的柜台。
现在来看作假并不是当下人的专利,每当我们看到货架上摆满了蔬菜,但没有人去买的时候,就知道肯定是有领导要来参观,这是摆给参观者看的,即便这样很多人都守在周围,等参观者参观完了,也会一窝蜂的挤到柜台前,试探一下是否卖给大家,基本上是收起来一些,卖掉那些容易烂的蔬菜。
那时候常年吃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冬天储存的大白菜、胡萝卜、青萝卜,到了春天菠菜和苔菜,夏天就是西红柿和黄瓜,当然还有韭菜、冬瓜、芸豆和豆角,在就见不到什么更多的新鲜蔬菜了,感觉那时候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蔬菜,因为每人一个月分配的那点油和肉,根本不够基本蔬菜炒制所需。
记得很清楚,每人一个月三两肉,家里面的大人故意得把肉买的肥一点,把肥肉在熬成猪大油,为的是弥补食用油不够的空缺,最后熬油的脂渣都成了好东西,记得很清楚,家里面的大人把脂渣放到一个小碗里,放上点咸盐,就算做一个肉菜,吃起来也觉得特别的香,当然有时候会把这些油脂渣炖菜时候用。那时候家里面菜里面漂油花那绝对是生活水平不错的家庭。
在那里除去咸菜、咸鱼,还有就是酱油和醋是不计划供应的,好像是晒干的海带也随便的购买,在有很多物品都是供应的,每个月到时候家里面的大人就给你下达任务,不是把计划的油买回来,就是把计划的鸡蛋买回来,还有计划的豆腐等等物资买回来。
副食品计划专门有一个本子,里面既有油票,也有鸡蛋票,豆腐票、肉票,大人需要你买什么,就把票给撕下来,放在钱里面夹着,再三嘱咐,一定要小心,别把票掉了,这是全家人一个月的物品,自然孩子们都十分小心,即便这样也有因为贪玩,或者是粗心大意,把票弄丢了的事情,可想而知一旦掉了,会经历怎样的痛苦折磨。
小时候贪玩,买完指定的物品,不会一溜烟往家跑,在周围转一圈,特别喜欢去离那不远的“生活林”烟酒糖茶店转一下,闻一下在店散发的点心的香味,看一下那里摆放诱人的物品,真正的是望梅止渴,在回家的路上幻想着自己成人之后,会怎样去吃这些好东西,满足自己的愿望。
至于水果那时候就更不敢想了,我写过儿时的自己水果的记忆非常的少,所谓的水果都是春天的红萝卜,夏天的西红柿和黄瓜,至于西瓜也只有大人在家里面偶尔的事情,后来父亲单位经常发西瓜,但是,记忆并不深刻,好像是分几个西瓜,我们也不能全部吃到,妈妈家里的亲戚有很多,也会拿出一两个给他们送去,意见再大也没用处,所以西瓜的印象几乎是没有。
苹果是冬天里最奢侈的物品,每年父亲那里总会买两筐回来,被锁在仓库里面,别看虽然是个头非常小的国光苹果,那时自己最渴望的水果之一,但是,春节之前几乎是每周可以得到一个,过了春节那些储藏的苹果开始变质,家里面的大人跟阿姨说,每天中午吃完饭后可以发一个,不过很快就吃光了,只好期盼快要问世的红萝卜。
至于香蕉和橘子就没有什么印象,吃香蕉的记忆可能是上高中以后,香蕉是一个找父亲办事的人送的,母亲等客人走了以后便把香蕉给放起来了,估计是不好存放,看到香蕉开始腐烂了,没办法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虽然有的地方已经变黑了,但是那种甜美的口感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以后的某一个时间段里面,自己为了解馋经常买上一大串,利用休息日,在单身宿舍里一上午把这大串香蕉给吃了,觉得过足了瘾,从那以后每年都会买一些犒劳自己,到现在依然是水果中我喜爱的之一,至于其他的水果现在是想什么有什么,而那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那么多的美味水果。
走在农贸市场边走边看,边看边想,摊主很热情地跟你打招呼,问你想要点什么,知道什么也都不想买,点头向他们示意暂不需要,看看那些曾经自己最爱的物品,心里在想自己已经很满足了,现在实现内心里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倒是现在有很多东西已经不能由着性子去吃了,例如那些水果,再好吃也要适可而止,毕竟糖尿病在困扰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