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九百五十八)

(2017-08-07 07:23: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京城的朋友要来,我推掉了所有文友的小聚邀请,自己在家里面做了一个简单的接待计划,按理说退下来,根本不需要那样的正式,可能这就是工作期间养成的习惯,但凡接到外地客人到你这里学习的函,或者上级机关转来的接待某某城市的同行的计划表,都要做出一个计划来,哪怕是一天,也要有一个计划,谁参加,谁做介绍,在那就餐及标准,这不是我个人想到的,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自上而下都是这样。

 

这几年各地的朋友来小城参观学习的明显少了,退回去几年前,每年最少要接待几十批来子全国各地的同行,特别到了夏天的旅游季节,有的时候一天就要接待两批,单位上的所有员工都动员上阵,用同事的话说,简直成为了接待站,最可怕的是有些城市的同行不在乎,说到你这里学习,到了以后发现,那是学习参观团,完全是一个旅游团,家属孩子一大堆,没办法你也要热情接待。

 

这还不包括几个关系不错的城市同行,跟他们的往来更紧密,每年互派代表团学习参观,到那里一切由当地负责,同样他们到这里也是按照接待计划让同行感到满意,感觉这种关系就在不间断的交往中越来越深厚,到现在那些城市的同行虽然大部分都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一直没有断。

 

与京城的关系有点特别,从这个工作开展之后的不长时间我们就有了交往,算下来有二十年了,第一任的负责人到现在已经是称兄道弟的关系,后来发展到与他们相关的单位和部门,熟人越来越多,到了京城跟到了自己家一样,觉得特别的方便。

 

第一任负责人虽然没有几年就调离了,但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和往来,包括第二任和接下来的几任,都关系处得不错,相互走动的也都频繁,用相互开玩笑的话说,单位的招待费基本让兄弟城市给用了,实话实说,我去京城多,他们相对要来的少,不过他们真正能让你感觉到财大气粗。

 

关系好了,相互之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往来,记得十多年前,京城的那些朋友来小城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说想过去喝青岛的鲜啤酒,接着朋友就开车往着走,也不跟你打招呼,快到小城的时候,打电话给你,让你措手不及,一般都是半夜才到,感到高速公路口等候,之后就是半夜火拼。

 

山东人的好客全国有名,而青岛人的热情让自己熟悉的这些朋友既感到激动,又感到承受不了,自己的酒量就在这种相互盛情中练出来的,用京城的朋友话说,我们这是干什么来了,故意买罪受?几乎每次来都醉得不省人事,其中一个哥们说,我特喜欢这里,但也真怕这里,带着美好的心情来,却总是带着特别难受的感觉回。我跟他说,你这话我也正好想说,每次去你们那里都很激动,每次回来都很难受,需要调整一周时间才感觉恢复正常。

 

我也是同样,有一次去京城,不想麻烦他们接站,自己悄悄地去了那里,打电话跟京城的朋友说,麻烦他帮我请一个朋友,在京城天安门边上的“仿膳饭庄”,说是代表我去宴请我的业务,对方不知道,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下班以后赶往那个饭店,到了饭店以后,进门看到我坐在里面,大家都笑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细写了,反正自己被驾着回宾馆。

 

这次来的这几个朋友都是老熟人,也就没那些礼道,直接的问他们的想法就可以,人家来这里就是找你玩的,不想跟单位有什么联系,更何况现在的大环境复杂,不想给任何人找麻烦,周五过来,周日回去,不影响工作,两天时间正好,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喝的酒也都喝得到极限,真正做到高高兴兴来,平平安安回。

 

不要以为接待朋友还有那个单位给你报销,这两年都是住和行都是个人负担,至于吃饭喝酒的费用,到了那里东道主负担,又不是去什么高档酒店,找一个自己认为经济实惠的酒店,请大家一起热闹一下,这点小钱感觉并不是什么问题,说实话,自己始终有亏欠朋友的感觉,他们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虽然对方是这样说的,自己还要有所考虑,毕竟这些人与这里的很多人熟悉,有一个礼尚往来的道理在其中,所以,还是需要找几个自己认为比较稳妥的参加进来,人多有气氛,自然也热闹,用他们的话,好虎斗不过一群狼,自己接待他们明白这是寡不敌众,所以还是找几个“援兵”,助威呐喊。

 

在这一行的人里面自己知道有一两个是过来“找事”的,因为,京城的那个“高手”我们相互之间在喝酒问题上切磋多回,到现在不分上下,有我半道上跑了的时候,他比喻临阵脱逃,也有他自称不舒服,自动投降的时候,这些年到京城几次,相互在酒桌上略微的比试了一下,打了一个平手,很是不服气,他们以为我有酒量,其实我有的不是酒量,而是胆量,用气势把他们吓回去,用我的话说“以快治慢”。

 

其中一个自称是山西酒场高手,我们去那里跟他有过比试,他略逊一筹,也正是这样也曾经到过小城,用俗话说,找上门来,结果用小城的“杀到你”(莎当妮)打得他一败涂地,这次在京城听说要到这里,他又主动请缨,说是报一箭之仇。

 

这些年自己最佩服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的绰号“赵胖子”,是京城的高人,见到他自己甘拜下风,这也是京城朋友带到小城“摆平”我们的利器,一个人喝白酒两瓶没事,还要喝几瓶啤酒投投,自己心服口服,好像只有他没人赶去叫板。

 

不过这个赵胖子也让我给使了一个绊子,让他喝高了一次,我陪着他去胜利油田,提前跟他们说好这个人的酒量多大,让他们找好人,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到了那里他以为还是小城的这些人,没把那里的人当回事情,结果应验了那句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喊了几个手下的“小领导”陪同,个个都是酒量在两斤以上,最后赵胖子举手投降了。

 

回到京城听说这是我设的计,他打电话给我,说,你千万别让我知道你来京城,我要是知道了,绝对让你三天爬不起来,自己非常的害怕,所以,到京城的时候跟朋友说,千万别让赵胖子知道,一旦知道那我就惨了,这也成为了我的短板,京城的朋友让我喝酒我不喝,他们就说,行,你不喝可以,我立刻打电话给赵胖子,听到这里赶紧喝了,赵胖子成为了我心里的阴影。

 

去年听京城的朋友说,赵胖子得了病,现在滴酒不沾,听到这消息心里面既难过又高兴,知道终于从赵胖子的阴影中走出来了,自己知道虽然赵胖子没有了威胁,一定会有王胖子或李胖子,到这个岁数再不敢逞强了,京城的朋友说我,终于老虎掉了牙——吓人不咬人了,咱知道逞强遭罪的是自己,干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