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八百三十七)

(2017-03-05 07:07: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到了这个年龄深刻感受到,人一天干不了几件事情,写一篇博文,一上午过去了。中午睡一觉,下午在电脑上简单的翻阅一下,一下午就过去了。晚上有聚会,时间过的就更快,基本上十一二点回家,没聚会,在家里面七点半后,翻翻书,不知不觉就到午夜时分,倒在床上,这一天就过去了。

 

心里很清楚,很多事情都在你的计划之中,那些列入计划阅读的书籍,答应给朋友写点文字的那些面对,逐渐发现就是没时间去做这些,也不是不想做,还是因为时间的问题,毕竟不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到了这个年龄,就像咱的步伐一样,变得异常的迟缓,跟生活同步,也是变得越来越迟缓,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让你想要废寝忘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一个作家为某一个他熟悉的作家出书写的序,说,得到这本书原准备抽时间去读,没想到晚上回到家以后,打开随便的翻一下,没想到就一直看到天亮,把这本书给看完了,这是精力旺盛的表现,当然,这也是对那本书的最好推介。

 

年轻时候自己也有这样的精力,从参加工作,住进单身宿舍以后,就把正常的作息时间给忘了,最初是跟单位的年人情尽情的玩,打扑克打的是昏天黑地,经常是通宵达旦,后来发现不能这样玩下去,用同事的话说,看看你们的脸都玩得绿了,后面的话没好意思说,那就是玩物丧志。

 

后来,去夜校补习文化知识,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有放学以后回到单位里面去完成,点灯熬夜成为了家常便饭,也不觉得有什么,发现你读书学习,从同事到领导对你的看法就改变了,认为你是有希望的年轻人,自己也在他们的赞扬声中感觉轻飘飘的,很是享用。

 

在后来知道,掌握知识,学会分辨是非的能力,这并不是上面的最真实的意图,他们希望你学会遵从,学会俯首帖耳,并非是让你明辨是非,你学会了心明眼亮,看到了上面一些人鼻子上和脸上的灰尘,向他们提出这些,这是他们最不希望的事情,好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历来如此。

 

从夜校补习文化课,到后来开始学习成人高等教育科目,也就从那时候起,结识了一些当初是喜欢文学的有志青年,与单位里的同事不一样,这给了我带来了新的路径,觉得跟这些文学青年一起,学到的很多,感觉是发现了新大陆。

 

从那个时候起,又陷入了新的偏颇,放学以后跟着这些同学到他们的家中,或者到海边,一起谈论着学到的这些东西的理解,各抒己见,为了在下一次的交谈中找到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回到家以后,看是翻阅书籍,寻找自己的论点和论据。

 

到后来,结识了水平更高的老师,去那里听课,回来后根据老师讲的内容在去温习,去寻找书籍去阅读,有的时候是借老师的书,那么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完,所以通宵达旦也可以说是经常的事情,当然,那个时候也是有虚荣心,害怕落后与老师门下的这些学生,大家都暗地里使劲,让老师认定你的理解能力,我们所说的悟性。

 

有那么疯狂的几年,到最后几乎是吃住在老师家里面,记得参加过一次最长的辩论,三天两夜,围绕着中西文化的内容在争论,老师们像打了兴奋剂,侃侃而谈,学生们在一旁听得是津津有味,毫无倦意,老师家的那间小屋,烟雾缭绕,感觉所有的争辩都是在云里雾里,给人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最后我们的行为被誉为一群神经不正常人的聚会。

 

到后来知道,精神上的满足,缺不了物质上的基本保障,我写过很多这方面的文字,只有在谈论的时候,大家是那样的神采奕奕,兴高采烈,妙语连珠,可是,当这种谈论遇到了生活中最现实的问题时,更多的人是一筹莫展,面对的是家里面人的冷嘲热讽,所以经常看到的是不和谐的家庭战争一面。

 

过去总认为这是妇道人家的短视,是文化人避免不了的悲哀,到后来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就是一种自私,家庭的重任不仅仅是妇道人家一个人的事情,是两个人共同承担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探求的大前提,是让每一个人衣食无忧,精神快乐无助于解决生活的现实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道理就这样的简单。

 

那些年自己觉得精神漫游在天上,后来自己才知道这是一个人自我陶醉的幻觉,实际上那时候精神层面也不在天上,像吊死鬼一样,上不够天,下不着地,属于一种不伦不类的角色,尤其是自己学的那些不过是别人的感受,你根本没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回到人间,回到单位,脚踏实地,干点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偶尔遇到一本好书,也会看上了瘾,不知不觉看到天明,但这样的时候并不多,毕竟你是有工作的人,不能因为阅读而耽误工作,即便彻夜不眠,你也要坚持着去单位里面,完成你手头上的工作,第二天的难受劲,只有自己知道是什么滋味。

 

现在知道年轻时候透支的精力,最终要体现到你身体的健康程度上,现在每天吃那一大把的药物,就是你年轻时透支的一种代价。所以到现在面对那么多办不完的事情,顺其自然,能办几件办几件,再不会去勉强自己,过去是有目标和想法,现在是享受过程,没目标和目的,活出一个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