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行(之九)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墨尔本市区闲逛
参观完了墨尔本大学已经到了下午一点多钟了,女儿及她的室友一起叫滴滴打车拉我们去市中心吃饭,其实,自己感觉就在一条马路上,往回走也不过二十分钟的样子,可是孩子考虑我的两条腿,还是坚持要打车前往,孩子的室友叫了滴滴车,不用付钱,直接就从账户里扣了,司机的车很新,里面也很整洁,飘着淡淡的香味,司机用微笑面对我们,用手指着驾驶座中间位置上放着的糖果让我们吃,我用不流利的英语表示了感谢。
没用五分钟,就到了墨尔本市中心的唐人街附近,司机开到专门停车的位置上,让我们下车,没有跟国内那样根据乘客的要求,随意的停到那里,女儿告诉我们,在这里每一个人把交通法规牢记心中,绝不会去违反,那里允许停车,那里不允许停车,那里是残疾人的停车位,这些根本不需要提醒,一定会按规矩办,正因为讲规矩,堵车的现象很少。
下车以后,往回走不远就看到了唐人街的门牌坊,路两边都有,用女儿的说,在这里你们不需要有英语的基础,四处看一下,到处都是华人,到处听到的也多半是汉语,在这里呆长了你会有身居上海的感觉,当然这里还不是华人居住区,等过几天领你们去华人居住区看一下,你就知道中国人无处不在的现状。
唐人街热闹非凡,马路两边都是商店和饭店,说好了,吃完饭以后女儿还要领我们去离这不远的华人超市,让我们感觉一下在这里国内的副食品什么也不缺的现实,正好我们晚上要做饭吃,购买已经列入今天的计划中。
女儿推荐了一家“广式早茶”的饭店,说这个店比较受欢迎,爸爸不吃海鲜,吃这里的食品比较合适,大家推门进去,上到二楼后,想象不到还要坐在那里排队,在我们前面还有两拨人,而这时已经快下午两点钟了,饭店里的人依然饱满,不仅仅是华人在这里吃饭,很多澳大利亚的当地人也喜欢中餐,也跟我们一样排队等候。
等了一刻钟左右,等到了座位,被一位华裔女青年引领到餐桌前,让我们坐下,这位服务员根据来人所说的语种对答,你说汉语,她也可以用流利的汉语回答你,感觉更多的人都用英语交流,她同样用流利的英语与你交谈,坐在那里想为什么都用英语交流,估计是这里的服务员也看不起华人,用英语对话,服务员猜不出他们的国籍,听说,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声誉相对的更高一点,唯独人数比不上华人多。
按照自己在国内的吃法,点了皮蛋瘦肉粥,点了炸春卷,牛肉卷,红烧风抓,还点了馄饨,女同胞们点了素馅煎饺,还有其它的物品,反正摆了一桌,感觉很丰盛,自己大口朵颐,吃的很美,感觉吃的很香。
也许是自己有一种偏见,总觉得很多国内的小吃,在国内并没有这样认真的去做过,倒是到了国外,这些华人把小吃做得认真,广东早茶已经风靡国内各地,自己也品尝了不少各地的广式早茶,包括小城的几家饭店,总感觉越来越不对味,而这次去了墨尔本唐人街上的这家广式早茶,觉得还真的有那么点正宗的味道,做的讲究,味道纯正,难怪有那么多的人排队等候。
我们四个人,吃饱了结账,一共花费九十五澳元,按人民币对澳币一比五折算,一顿饭不到五百元钱,与国内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你要是考虑这里是挣的澳元,而且这里的工资要比国内高许多,这样去看就非常之便宜了,有关工资问题,在随后我还会提及,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吃完午餐,女儿带着我们去了墨尔本市中心的亚拉河边,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虽然是初冬的季节,但是你依然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由于是周末大批的市民来到这里散步游玩,后来知道这附近有很多文化娱乐设施,包括赌场,对于一个崇尚休闲度假的当地居民来说,这样风和日丽的天气自然不会错过,所以沿河两边游人如织,孩子怕我们走累了,安排在一个河边酒吧稍作休息,给我们每人点了一杯咖啡,在品尝美味咖啡的同时,接受阳光的滋润。
坐在那里看到来来往往表情轻松自在市民的通过,当然也有外乡人驻足观望,在河边上合影拍照,自己也的拍了一些路过的行人,置身这种环境,自己感觉好像是在电视剧里面,自己很久没有这样的经历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蛮有兴趣的坐在河边,品着咖啡,看着美景,总感觉那应该是年轻人的事情,可是到了这里看到并不分年龄,很多老人在那里饶有兴致的喝酒聊天。
在那里坐了将近一小时,起身跟女儿的同学一起走到墨尔本的城市广场,看到搭建好的舞台,女儿的同学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演出全是免费的,既是演给来到墨尔本的客人,又是演给当地喜欢音乐的市民,别看已经是初冬的季节,聚集在那里的人还真不少,女儿朋友说,有时间你晚上过来看一下,很热闹,很符合这座浪漫城市的风格。
在广场的一边,看到了正在弹琴的艺术家,女儿的朋友告诉我们,在这里献艺,并不是谁想来都可以,你必须办理许可证,也就是你一定具备一定的水平,能够给客人带了艺术享受,才给你办许可证,有了许可证,你才可以放上箱子或琴盒,正大光明的接受施舍。
在广场的一个角上,我看到了一个火堆,三边有几排凳子,我走了过去,没等靠到近处,就感觉到火堆燃烧的温度,不少人坐在凳子上取暖,自己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女儿的朋友告诉我,这是维多利亚州政府专门在冬天设立的一个取暖处,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衣着单薄的外地游人取暖用的,而且这堆篝火二十四小时不灭,所有的费用由维多利亚州政府财政支出。听到这里自己真的一句话说不出来,所谓的亲民,就表现在这种富有人情味的举动上,别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情,但足以体现了政府为民着想的落脚点,那堆篝火不仅仅是点燃了那些流浪汉的内心的感激之情,同样也是体现市民仁爱之心。
离开了中心广场,过了马路就是一座教堂,女儿说,更多的年轻人结婚都选择在这里举行婚礼,所以这里的人气非常指望,而这座教堂也有百年历史了,在教堂边上有一面感觉是水墙的建筑,可以看到从高处往下流动的水,而且上面贴着一些风树的叶子,问孩子这是干什么的,孩子告诉我,这是一个水墙,所有的游客和市民,都可以把吹落的树叶子捡起了,到这里贴在上面,随意你品出怎样的画面或语言都行,这是展示你自己内心想法的地方,听到这里自己就更无语了。
城市广场上的音乐播放室
城市广场上的舞台
为衣着单薄和无家可归人点起的篝火,二十四小时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