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行(之五)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异域行(之五)
维多利亚国家图书馆(上)
女儿大了,安排我们澳洲探亲之旅的行程,没跟我们仔细讲,让我们每天按照她的指令即可,到了那里是别人的二亩四分地,作为两个“老土”,只有跟随的分了,看到女儿驾轻就熟的架势,操着流利的澳洲语言与朋友欢悦的畅谈,我们完全处于一种隔膜状态,用好奇的目光发现车窗外的那些新奇。
吃完早饭,跟着女儿去了城里,把车停在女儿工作的公司的地下车库,在澳大利亚的停车费用不低,从女儿公司停下车,女儿先带着我们去了维多利亚国家图书馆,女儿知道爸爸喜欢图书,让我到这里感受一下这里的阅读环境,以及能够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女儿告诉我,最初来这里上研究生的时候,经常到这里看书学习,这里冬暖夏凉,是很多穷学生最喜欢来的地方。
说实话参观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这里的方便于民,公益性显著的特点深表赞同,跟女儿说,这个地方值得来,让我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也启发我会考虑将来自己的那些书如何处置,将会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考虑。
回到家里用女儿的电脑查阅了维多利亚国家图书馆的介绍,是这样介绍的:
维多利亚国家图书馆: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维多利亚国家图书馆,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于1854年建立时,墨尔本还仅创立20年而已。这座图书馆以其建于1913年的大圆顶阅览室著称。
澳大利亚的公共图书馆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文化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同时还接收社会团体及个人捐助。由于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州及市三级政府制,所以公共图书馆也设国家图书馆、州立图书馆和地市图书馆三级。6个州均有其州立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州立图书馆(除塔斯马尼亚州采用主分馆制外)均属非外借型的研究参考性图书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独立建制的市立图书馆,另一种是由几个相邻地区联合建立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为外借型图书馆,通常采用主分馆制管理,在地域范围内设若干分馆或流动服务点,目的是方便居民到馆借阅图书资料或接受图书馆的其他服务。据澳大利亚2005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维多利亚州共有地市级中心图书馆44家,分馆250家。新南威尔士州共有地市级中心图书馆98家,分馆264家。国家图书馆对全国的公共图书馆起协调和指导作用,牵头全国性公共图书馆的重大项目和活动,并积极提供技术支持,使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极强的规划性和整体性。各类型公共图书馆在其文献收藏和服务方面等又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澳大利亚各级公共图书馆直属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厅的文化艺术部门,但其监察机构却是各级图书馆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成员是由总督、州长、市长任命的政府议员、高级行政人员、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图书馆委员会通过图书馆法直接对图书馆实施监督。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隶属州政府艺术部,图书馆委员会目前由11名委员组成,他们依照图书馆法负责对州馆的工作和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和报告,制订图书馆的各项政策,定期向州政府递交计划和总结。在图书馆委员会的指导方针之下,执行委员负责对图书馆及其藏书、服务、活动等各项具体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执行委员包括维州图书馆首席执行官(CEO)兼图书馆馆长和三位行政总监。CEO全面负责落实对图书馆委员会所制定方针政策的实施。全馆分为三大部门,即藏书与检索部,发展与基础设施部,总务与计划部。每位总监负责一个部门,部门之下有若干分部,分部下设组,组下设队,层层负责。全馆现有人员共372名,享受公务员待遇。工作人员一般有两类:一类为图书馆员,也即专业人员,分资深馆员、主任馆员和一般馆员三级;另一类为技术人员,一般在图书馆从事辅助性工作。
把公共图书馆办成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现如今,澳大利亚的公共图书馆已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到图书馆来的人也不只是和书刊打交道,图书馆已成了集文化、信息、教育、娱乐、休闲于一身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公共图书馆都向公众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尤其注重活动的开展,那里不仅有宽敞的展览大厅、画廊和陈列室,还有多个会场、报告厅和教室等公共活动场所,图书馆充分利用这些场所举办论坛、展览、表演、庆典、公益讲座、培训等活动,并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读者。陈列室中除了固定展出一些馆藏的艺术作品之外,展览馆经常依据时事、馆藏情况及用户要求组织和举办一系列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展览和主题展演,其中也不乏全国性的巡回展览。除展览之外,图书馆还要不间断地举办各种读书交流会、见面会、开幕式、庆典、新闻发布会、签名会等活动。如全州最高的文学奖“维州文学大奖”(Victori-an Premier's Literary Awards)的评审和颁奖活动每年就在维州馆举行。开设公共论坛,或专题研讨会,举办如社会问题、遗传学、经营、音乐等各方面的公益讲座,自然也是图书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图书馆举办的另外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进行终身学习举办各种培训课程,并组织参观活动,通过社会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或是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除此之外,图书馆还有各种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各时间段都有活动安排,暑假期间的活动偏向对青少年开展。图书馆举办社会文化活动,一方面是让更多的读者通过活动认识图书馆,进而学会使用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图书馆也是在进行自我宣传和造势,吸引人气,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图书馆馆藏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也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基础,馆藏资源建设的情况是衡量图书馆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澳大利亚自1788年建国,至今仅200多年历史,国家极为重视对文化资源的搜集与保存。据澳大利亚图书馆法的规定,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必须按照各自的性质、任务及方向发展馆藏,各馆也会相应制订出不同时期的藏书发展政策,规划藏书体系。国家图书馆负有保存本国文献的重任,作为保存、收集澳大利亚所有出版物的机构,享有接受缴送本的权利。凡本国出版的书、报、刊等印刷型文献、缩微文献、电子文献,均能得到缴送。收藏重点为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及与高新技术发展相关的文献。澳大利亚的各州立图书馆都是该州的文化资源中心,职责之一就是收集和保存本州的地方文化资源,除主要收藏本州出版的各类型出版物外,还十分注重收藏与本州有关的各种地方文献资料,各类型馆藏文献都极具研究参考价值。1856年正式对外开放的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藏书体系日趋完善,不仅完整地保存了维州的历史文化遗产,馆藏有鲜明的地方性,而且有重点、有特色,种类繁多,史料价值高,同时收藏范围十分广泛,馆藏品种非常丰富,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1988年维多利亚州图书馆法中有关呈缴本制度的规定。目前该馆有藏书200多万册,图片、地图、手稿等其他文献一百多万件。在他们看来,似乎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在图书馆的收藏范围之内,如各种演出的节目单、商标、海报、档案资料等,并对很多有价值、有特色的文献进行了专门收藏,如艺术类藏品、儿童文献专藏、国际象棋文献专藏、地图专藏等等。维州图书馆还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文献采用了不同的加固和保护措施。另外,馆内还藏有350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藏品随着年代的推移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馆藏价值也会逐渐得到提升。地市图书馆在馆藏文献方面更注重实用性、普及性和流行性,馆藏资料的更新率和剔旧率都比较高,除地方史料之外,所有馆藏都以用为主,使其充分流通使用,从而与州立图书馆形成馆藏互补。笔者发现,无论是国家图书馆还是州立图书馆,都十分重视对报纸的收藏,不仅收藏印刷型的,还有缩微制品和光盘数据库,报刊库占总书库的比重相当大,而且查找的人也特别多,很显然,报纸在澳大利亚的利用率非常高。
国家图书馆是澳大利亚全国的文献编目网络中心,其载有国家书目和澳大利亚图书馆藏书记录的数据库系统“Kinetica”(在我们离开国家图书馆的第二天,也就是2005年12月1日该系统全面更新,并更名为Libraries Australia)连接全国一千多个各类型的图书馆,避免了各个图书馆重复编目的麻烦,真正实现了全澳洲的编目资源共享。这个系统还是澳大利亚各图书馆间开展馆际互借的工具,各馆利用这个网络进行检索查询并传递需求信息,保证了全国资源共享工作高效率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