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六十九)

(2016-11-23 08:17: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我曾经说过,自己买书的历史有将近四十年了,在那个刚刚开放的年代,买一本你认为值得买的书,几乎这本书的后面都有一段故事,有些书是偶然而得,有些书是费尽了艰辛,还有一些书,不得不去书贩子那里高价买回来,感觉生活越拮据,你要办的事情就越多,真体验了“屋漏又遇连阴雨”的滋味。


到了现在书看不动了,倒是觉得曾经自己认为千载难逢的好书,现在书城或各书店都有卖,而且呈现出卖不动的景象。假如你到网上书店去看一下,几万条书信息,看下来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找心理平衡,觉得自己早于他们三十多年就拥有了这本书,在一个慰籍的理由,那时候书的价格便宜,到现在想要花这样价格的去买,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自己找的理由,为的是心理安慰,手头上这套浙江人民出版社于上个世纪19815月第一版,19822月第二版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作家作品选》(上下两册)是我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购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华书店,上下两侧的价格,二元六角四分,按当时我每个月三十五元五角的工资计算,占我工资总额的6.5%,而2014年,我又重新买了这样一套书,花了八十元,占我工资总额的10%这样算下来自己就没有什么光可沾,(计算方法只是按照我个人的情况进行类比,和他人的情况不一样,只适用于我自己,特别声明。)那时候的物价远低于现在,假如把这些买书的款项用于生活该是多么的美好。

 

退回三十多年,自己还在第一个工作单位干采购,我曾经写过,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物资都是按计划供给,很多物资按计划肯定是不够用的,例如燃煤就是这样,记忆中单位每年冬天的烤火煤,也就二百八十吨,而那时候单位的房子战线拉得很大,除去主院部在湛山寺脚下,在院外还散落着很多的别墅,在太平角里面的那些别墅群,被称之为“三疗区”,我曾经在那里干过卫生员,冬天他们也需要烤火煤,感觉那时候冬天比现在要冷,主院部有大锅炉,整个大楼和办公楼都可以享受集中供暖,而散布在外的那些疗养楼只能是生取暖炉子,煤的消耗也很多,计划内的烤火煤,坚持不到冬天过去,所以每年都要去省内联系一些计划外煤炭,弥补不足部分。

 

那时候单位还属于比较受欢迎的单位,大家都想过来疗养,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很多免费的待遇,而且在物资那么紧张的大环境下,疗养灶的供应与其他的单位供应是不一样的,有特别的计划,粗粮没有,全部是细粮,疗养院的肉制品和鸡蛋等物资,也是有基本保障,疗养院通过三个月的疗养,基本上个个脸上都放着光,是充分得到休息和营养的一种色泽。所以到这里的人可以说是趋之若鹜,特别是那些大企业的领导,特别希望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他们住进来,为了显示他的权力,对单位提出的要求,基本上满足要求。

 

而我那时候就是按照领导的要求,拿着这些企业负责人的手谕,到那里去购买计划外的物资,从东北的木材,到省内煤矿的计划外煤炭,以至于到胜利油田去拉“计划外”汽油和柴油,有那么两三年,自己几乎一年有大半年在外面做这些事情,我曾经写过到东北,一去基本上一两个月,到省内发运煤炭,一般的也要十天半个月,成为在单位年轻人眼里十分羡慕的“满天飞”,而他们唯独不知道在外面自己遭的那些罪,更何况那时候工资少,外出以后经常感到经济拮据,不敢像老职工那样借单位的差旅费,长时间不还,最后不得不每个月从工资里扣除一部分,咱不敢,从小家里面的父母就告诫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欠帐,一旦欠账就失去了尊严,就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记住这句话,加上看到别人谈论某某借钱不还的事情时,表现出的那种鄙视,就更好的教育了我。

 

那时候到省内出差,到财务可借差旅费,不能超过一百元钱,也就是火车票和住宿费的钱,自己外出时要计算好了大体的时间,计算好住宿费需要的钱数,交通费大体的钱数,再就是自己吃饭的钱数,省内出差每人每天补助五角,自己要把这个补助算进去,就知道自己需要自己花多少钱了,每次出去带着单位里面买的馒头和咸菜的事情很普遍,那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大多数供销员都是这样,由于单位属于事业单位,没有那时候企业供销员的灵活,只能让自己遭罪。

 

在淄博发运煤炭,那时候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没有招待所,自己只好住在张店城区内,每天去火车站边上的公交总站,坐公交车去煤矿看车皮计划的情况,一去一回最少要大半天,自己知道只要去煤矿,一般的只能吃两顿饭,早晨一顿,晚上一顿,中午大多都在赶车的路上,剩下一顿的饭钱,留作机动用。

 

那时候谁还敢想吃饭店这一说,自己住在宾馆里面,到食堂一看那里的饭菜价格,自己就打退堂鼓了,与自己计划内的价格相差太多,只好改为在饭店买馒头,到街上的菜店里面买咸菜,出差的时间大多都是与咸菜为伴。

 

自己住在淄博张店的饭店里面,处于一个繁华商业区,隔壁就是淄博最大的影剧院,正对面就是商业区,再往前走到头就是火车站,后来自己才感觉到,城市的繁华在富人的感觉中是天堂般的日子,对于像我这样的穷人来说感觉就是地狱,看到那些酒足饭饱的食客,晃晃悠悠的走出饭店,你心里面就一个感觉,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

 

那套《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作家作品选》的书,就是在那里买的,在等待车皮的时间里,不敢外出闲逛,商场里摆列的那些食品,对我而言都是一种诱惑,知道买不起,每天五个馒头,一块咸菜,那就是我的一天的开销,多出一点,就意味着要超支,自己那时候是决计不敢这样的花费,所以几乎一整天都呆在屋里面,买这套书以后,五个馒头也吃不上了,咸菜也要缩减一半,有很多天,自己花三角钱买一斤瓜子,这就是一天的主食,瓜子是咸的,特别的咸,这样吃的少,水喝得多,水罐满了肚子,也不觉得饿,到了晚上九点多钟,一斤瓜子吃完,倒在床上睡觉。

 

这套《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作家作品选》(上下两册)在那年的运煤过程中,虽然让我的生活更拮据,但是,书籍带给我的绝对是精神的盛宴,让我忘却了艰辛生活的日子,觉得那次出差时间过得很快,也开启了对现代文学了解的窗子,这套书自己用心的保存到现在,每每见到这套书的时候,就想起来曾经的那些岁月,既有苦涩,更有甜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