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五十二)

(2016-09-24 08:01:10)
标签:

杂谈

都说脑子越用越灵,到现在知道并非是那样,脑子随着年龄的增加,记忆衰减,反应迟钝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管你曾经多么的愿意动脑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大脑的功能衰退是一个不可逆的事情,无人幸免,差别不过是衰减的程度而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忘事,特别是近期的事情很快的就忘掉了,自己在想这种遗忘,或许是人自身的一种保护装置,遗忘得越快,心理承受的压力越小,彻底遗忘,进入无忧无虑的状态之中,不过这种状态一定是给后人带来无比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每次回家跟老父亲交谈,你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大脑衰减带给我们的那种不适应,老父亲讲的是兴趣盎然,你知道这些感兴趣的话,一定会在不长的下一个时间段里重复,而且,这种重复是老人自己意识不到的,包括平时打电话,打来电话没十分钟,又会给你再打来,电话那边的问话,好像刚刚给你打的那样,还好,给我打电话的次数已经非常之少,老父亲最疼爱的孙子告诉我,基本上每天爷爷要给他打十多个电话,每一次打电话都感觉是从来没有打过一样,亲切的问寒问暖,这些问候在十几分钟前刚刚问过。

 

自己感觉过了五十岁以后,这种大脑的衰退非常的明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忘事,无论是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还是自己想到要去办的事情,绝对不会一件不忘的去办理,忘掉几件事情已经感觉在正常不过了,这种忘事的速度超出自己的想象,要知道自己一度为自己的记忆感到自豪,曾经自誉为过目不忘,现在是转身就忘掉了,自己很害怕这种遗忘超过老父亲,更知道这种遗忘的最终效果就是老年痴呆,这是自己最害怕的一件事情。

 

我曾经写过,年轻的时候,自己的脑子特别的好使,看一本书自己标注下来的一些好的段落,自己会用笔画下来,之后看一下页码,自己就记住了,等自己想用这段话的时候,找到这本书的那一页,直接就可以摘抄下来,也就是说书的大体情节记得很清楚,当初参加老师们的交谈,经常会把一些书中的段落给背出来,并告诉他们这段话在书的第几页上,而这些段落并不是自己有益的背诵,而是在阅读中有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人不信,找来书查证,正如我所说的一样,老师都说这小子脑子真好使,为自己的这种记忆感觉很自豪。

 

那时候自己已经开始买书,几千册书基本上都记在脑子里,只要在书店看到书架上摆的书籍,有我买过的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还可以说出是那个出版社和书的价格,从买书开始的十年间,自己一本重复的书没有买过,特别是外国文学作品,那时候各家出版社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印制,更缺德的是一些出版社把书的名字进行谐音的改动,感觉像是两本书,其实,就是作家最著名的代表作,很多人记不住内容,往往买重复,而自己就可以避免这种简单的错误,打开书一翻,就知道这本书自己有没有,因为每本书自己买回来以后,先阅读作品前言,把作品的大致内容做一个了解,就这样翻一下内容简介,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这本书。

 

那时候假如买了重复的书,在小城还可以找关系给退了,因为那时候买书的钱,真的是从自己嘴里面省出来的,买一本书意味着自己的生活水准就要下降,虽然现在感觉那时候书价格不贵,可是当初自己的工资与书的价格相比,感觉跟现在差不了那去。假如你在外地买书买重了的话,你就没出去退了,只有送给自己的朋友,这也是自己最不希望的事情。

 

几千册书籍在脑子里面,而且这些书放的大体位置自己也都有记忆,别看有些书是摆放在写字台的橱洞里,自己也是记得非常清楚,要是那位朋友来借书,报出书名之后,自己就会知道放在那里,除非是不想借给他们,自己装作找不到的样子,告诉他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让他下一次再来,会听话的人一听就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年轻时候脑子好使的程度,连掌柜的羡慕,说脑子那么好使,就是没用到正经地方,假如把好脑子用到学习上,一定能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自己听了后跟她说,我现在不想什么大学了,真正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像你这样的贤妻良母了。

 

从过了五十岁以后,脑子衰退的速度明显的加快,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经常买一些重复的书籍回来,而且这种概率越来越频繁,很是让我头痛,虽然现在不是为了钱的事情,是为了自己记忆里的迅速衰退感到沮丧,倒是文学圈的朋友感到无比的高兴,有一位朋友更直接的跟我说,我从现在不用买书了,你把买重的书送给我,就够我看一阵子,这句话不是夸张,确实这两年买重复的书太多了。

 

去年从当当网邮购了作家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今年我去书城看到了这套书,竟然忘记了已经邮购过,又不假思索的买了回来,正在我满心欢喜的准备登记入册的时候,无意间看了一眼自己堆放在床头的书籍,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封面图案,仔细一看正是作家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心里面那才是一个不爽,没办法,只好答应给小城的一位文学朋友,听得出他非常地高兴。

 

商务印书馆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精神的婚恋》和《艺术即经验》前两天站在小城的书城里面翻阅了很长时间,一点也没有购买过的记忆,看到一些自己喜欢的观点和句子,一咬牙,一狠心把这两本书买了回来,满心欢喜的坐在自己的陋室翻阅。


那天我去自己的书屋找资料,在社科书籍的摆放处发现了这两本书,没办法只好又送给了朋友,这样下去真的不敢再买书了,居然把从前自己大脑记忆中的那些书籍忘得一干二净,更可怕的是朋友借我的书籍,自己也基本上忘掉了,他们假如不主动找我归还,自己可能永远不会记起,把借阅变成了“馈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