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春节之一(除夕)
(2016-02-09 07:58: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上了年纪对年就没有曾经年轻时候的那种期盼,特别是呆在家里面,几乎就更没有了年的感觉,过去期盼春节,除去期盼好吃的之外,还期盼穿的焕然一新,一年到头就这个时间段会变得人模狗样,感受那句话,“人的衣服马的鞍”,好像春节临近和春节假期的那几天,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亲近了很多,例如,一贯不苟言笑的家长,似乎有了笑脸,对你提出的要求表现出一种豁达,知道这平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例如要求给钱去买鞭炮,过节前几天大人会在心情好的情况下,掏出三五块钱给你,而且买回来的鞭炮还要给大人过目。
好像是过了五十岁以后,知了天命,明白了人生中的一些事情,更知道过节是起到给每个人充电加油的作用,当然更深刻的东西与中国农耕时代的文化内涵有关,沿袭到今天古代的那种传统已经丧失已尽,现在的过年完全成为了吃喝的节日,春节成为了美食的大聚会,大多数人最关注的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好好地搓上一顿,喝的醉三马四,撑的一个肚歪,之后去看那些年年期盼有新意,年年被吐槽的春节晚会,最后失望的关掉电视机,倒在床上美美的睡过去。
除去晚会之外,几乎我们每天的情景都差不多,所以对春节的那种期盼也就越来越淡,特别是已经退下来将近一年多的我,对放假已经没有了概念,曾经有过的那种期盼已经逐渐的消失,那种兴奋现在只剩下了回忆,还能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上找到一点点这种心情的文字,现在已经分辨不清那个是最重要的节日,倒是看到掌柜的从单位放假回来表现出那种兴奋,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不客气的说,自己现在的感觉每天都呈现出一样,除夕这一天也不觉得有什么例外。
除夕这一天早晨,照例一早起来,趴在电脑上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记录下自己想写的那些文字,掌柜的起来之后,问我早上吃什么,我说,按照我的意思吃面条,寓意“守岁”的顺顺利利,长长远远,掌柜的笑我神经兮兮,说,昨天晚上煮的大米稀饭,咱们俩对付着喝了,主食蛋糕,寓意也不错,到中午在吃面条,说到这里没二话说,不言声就表示同意,这样的早饭简单快捷,不到十分钟就吃饱了,掌柜的问我今天是否继续完成徒步走的计划,告诉她等我把想到的那些文字完成之后继续。
我趴在电脑前完成自己的工作,她吃完早饭后,开始收拾客厅里的物品,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收拾的东西,藏也没处藏,放也没处放,已经成为仓库的家,除去直接扔掉,没有地方可以放,掌柜的经常开玩笑跟我说,在往家里面拿东西,就放你被窝里面,确实物满为患,所谓的归整不过把这些物品摆列整齐,还好这些年没有到家里面去拜年的人了,家里面只有我们两个人,整齐不整齐也是无所谓的事情,可是,在掌柜的那里一定要重新的归整一下。
十点钟,我完成了文字的工作,换外出的衣服,开始这一天的锻炼计划,沿着小城的湛山寺进入到植物园,从植物园横穿出去,在进入到中山公园的东门,在围着中山公园让大半圈从西门出离开,乘公交车返回,总长度三点四公里,这天线路被我誉为最洁净的线路,没有公交车的干扰,被掌柜的认同,在路途中发现好的景观,停下来用手机拍摄,从湛山寺到中山公园,可以见到的游人不超过二十个人,用掌柜的话说,咱们家是小城最清闲的家庭之一,没见过大年除夕这一天这样的悠闲自在。
孩子不在身边,两个人的世界,春节在我的概念里就是到老人那里团圆,两边家老人看望之后,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就算过完了,至于我们两个人,平时吃什么,春节也没有什么变化,掌柜的最反对是买回一大堆物品,到后来都变质扔掉,前些年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今年好在没买什么物品,除去我们两个单位发的一些物品之外,多余的东西都没买,到了这个年龄吃不了多少东西,去年春节掌柜的灌得香肠,到今年还没吃完,感觉已经有些变质,成为了楼下流浪猫的美食,今年灌香肠的计划免除,掌柜的把冰箱里存放的一块猪肉找了出来,让我给红烧一下,这成为今年春节为家庭做出的唯一贡献。
健步行历时一个多小时,回到家中便到了坐中午饭的时候,早晨没吃上的面条成为中午的唯一主食,吃完饭以后,自己便倒在床上充电,到下午两点起来,准备去老人那里,掌柜的事先与老人商量好,除夕夜的饺子由她负责,这是第三年这样的分工,掌柜的这两年包饺子的水平有所提高,受到了比较挑剔的婆婆的肯定,自然包饺子成为了她的献艺作品,不知何时她已经把饺子馅和面都揉好,装在袋子里面。
驱车到老人家里面不过三点多一点,全家人已经到齐,包饺子做年夜饭有条不紊的开始,由于各负其责,除夕夜的晚饭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最具特色的两道传统菜摆在桌子上,给我的感觉就是过年了,一个菜是炸藕荷,在一个是蛋饺,这是多少年里面的传统菜单中必有的,今年老母亲还做了米粉肉,好几年在过年的餐桌上没见到了,让自己感觉很兴奋,那是过去小时候自己的最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好吃。
五点半钟,像以往一样开席,继续争当小城第一个开年夜饭的家庭之一,老父亲可没有过不过年的概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定点开饭,吃饭的时候非常认真,三下五除二吃完了以后,随即就离开座位,用老父亲的话说,部队打仗的作风,速战速决,吃饭不敢拖时间,说不准敌人的炮弹什么时候飞过来,有了战争的阴影,吃饭快就成为了理所当然,不仅吃饭快,睡觉也是定点,晚上八点钟倒下睡觉。就这样老父亲第一个完成除夕夜晚饭,我们随后吃完饺子,收拾完碗筷,稍微坐了一下,便离开老人那里,回到家中看了一下表不到八点钟。
春节晚会就不在这里叙述了,一句话,自己干脆就没看,最喜欢小品的自己,看了第一个小品开始之后,赶紧的离开电视,那是小品简直是在故意气你,根本就没有笑点,被邀请的那些帮助鼓掌的观众,莫名其妙的傻笑,以为犯了神经,回到自己的小屋,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掌柜的开始忙她的事情,擦地,收拾,之后就是洗澡,感觉她对晚会也没有兴趣,不知不觉就到了大年初一的凌晨,除夕就这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