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莱州莱州(之二)

(2015-12-22 07:56: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去莱州要比去景德镇方便的多,直线距离不到一百五十公里,说实话,这些年自己没少去与莱州一山之隔的平度,平度是自己的“防区”,这十几年里面自己几乎每年都要去几次,不仅仅这里的工作开展的好,这里与工作有关的上上下下都把相互之间出的像好朋友一样,特别是每年的葡萄节,自己总会被热情的邀请去,连吃带拿已经成为了体现情谊的方法,最让我承受不了的是他们不敢比的酒量,每次都呈现溃不成军的景象。

 

每次在大泽山都会听到同仁告诉我,山的那边就是莱州,在公路上自己也看到距离平度大泽山三十公里就是山东省莱州市,特别是去平度的天柱山参观摩崖石刻,讲解员告诉我们,天柱山摩崖石刻1988113被国务院公布为第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距平度市区以北约25公里,地处大泽山南麓,以郑文公碑(又称郑羲上碑,下碑在莱州云峰山)为代表的天柱山摩崖石刻位于该山之阳。此碑高3,宽1.5,系在一块天然之碑状石上琢磨而成,20行,每行4550字不等,共881字。碑文为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内容系为其父——兖州刺史郑羲歌功颂德。此碑结字宽正,笔力雄健,系魏碑之冠,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北宋末年,著名金石学赵明诚(李清照之夫)将其收入《金石录》;近代书法大师康有为称之为集篆情、分味、草韵之大成,并云不识此碑者不可以与之论书;鲁迅先生曾于丁巳(1917年)正月二十一日下午郑文公上碑一枚,二元,并爱不释手;1984年,88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刘海粟扶杖登临此碑,评之为闻之有韵,掬之有声,望之有情,涤人尘俗,并欣然题写了瑰玮博达绝壁生辉的赞词。天柱山刻石中另有石室铭,亦为郑道昭书;天柱山铭,为郑道昭之子郑述祖所书,亦为历代书法家所注目,被康有为称之为妙品上 而下碑在莱州云峰山,实际上云峰山与大泽山同属一个山脉,相距不远。

 

从小城开车到莱州一路高速公路,不用两个小时就到了,确定下午一点半钟启程,从平度兰地口下,沿通往大泽山的国道,为了让我们好好看看在去往莱州的沿路上,那些鳞次栉比的石料厂和雕刻厂,找一下艺术家贾真耀感觉中的雕刻之乡的真实感觉,不要来去匆匆,到了莱州先去他的定点工厂参观,这次去莱州艺术家贾真耀做了精心的安排,同样是去景德镇的原班人马,可想而知我们的内心里面的那种激动。

 

其实,我听过贾老师跟我讲过,他带过很多小城的朋友到过这里参观,关系好的一般的都要住上一晚上,除去更好的了解艺术家的工作创作情况,也正好与朋友聚在一起乐呵,增进友谊。但是,也有当天就返回的情况,听说有一个女文青,跟着他去了那里,目的与我一样,想近距离了解艺术家的工作创作情况,那天参观学习之后,莱州的艺术家和关系户请贾老师一行吃饭,当地的艺术家第一次看到守身如玉的贾老师带着小城的美女一起前往,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女弟子身上,没想到那位对艺术家崇拜者的女文青表现出来者不拒的态度,做事严谨的贾老师发现了“不稳定”的苗头,当机立断拉着“学生”连夜赶回了小城,避免了“兵败莱州”事件的发生。

 

在很多的地方听过贾老师讲到莱州,讲到在莱州发生的那些有趣的故事,莱州已经在自己的心里面多了几分神秘,多了几分联想,也多了几分期待,自己心里面打算是呆上三两天,认真地观察和了解艺术家创作的情况,而且更想知道艺术品的加工制作的整个程序。我曾经跟贾老师表达过自己对雕塑家的那份崇敬,觉得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一块原料面前,你能构想出你想要表现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要做到栩栩如生,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艺术创作。

 

虽然在书本上知道,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手段制作的反映生活,表达审美理念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它以形体、体积和物质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这是雕塑不同于绘画的最根本的特征。

 

由于雕塑的形象是立体的,观赏者可以从前后左右的不同方位去观赏、品鉴。另外,在雕塑艺术鉴赏实践中,多种感觉器官不仅各自发挥作用,而且还互相影响,即视觉感受增强触觉感受,触觉感受推动视觉感受等。多种感受互相沟通、强化和互相转移的结果,不仅使审美体验不断深入发展,而且还可让观赏者审美通感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但是,这些文字上的了解与现实中的感受绝对不会是一样的,想想一件作品要花上几个月或几年的功夫,要想保持住旺盛的创作精力和劲头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但是,就这样坚持的完成了。我曾经问过一位工匠,雕刻出一尊威严的狮子需要多长时间,那个工人略加思索的告诉我,两个人合作也要三四个月才可以完成,真的感觉到巧夺天工谈何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