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一十五)

(2016-07-08 04:56:1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看书这事,最早前是有目的性,在夜校里跟着老师讲课的进度和要求,去找一些老师提及的外国古典名著翻阅,说实话,那时候完全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至于看了以后自己真正的理解了多少不知道,把那些大家耳能相熟的那些段落记下来,在别人谈及这些话题的时候,跟着说上一个主要的人物的名字,以此证明自己看过,完全是虚荣心在做崇,年轻想不到这些,自认为走马观花看一遍也是看了。

 

但是,老师的课程进度太快,你想按照讲课的速度去看,绝对不可能,一个名家的作品有若干,老师点出一两部有特色的段落“勾引”你,等你找来他的相关资料之后,才知道老师讲的不过是他作品中的一部分的书,但就这一两本书,十天半个月看不完,因为每周晚上四天有课,每晚上两节课,回到家里也快十点了,顶多有一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间,看不了几页,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毕竟是工薪一族,以工作为重,所以只好精挑细选,囫囵吞枣,读个皮毛。

 

那些年跟着老师的讲课,看了一些书,也开是有目的的去买一些书,我曾经写过,买书的目的想要认真去阅读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是满足虚荣心,感觉自己拥有书籍越多,就显得有文化,其实,到后来慢慢地悟出这个道理,拥有书的数量,与你对书的了解根本就是两回事,就像书店的员工天天在书堆里工作,他们的水平应该是最高,可是更多的书店员工感觉这是工作,根本不喜欢书,到是看那些宁愿忍饥挨饿,也要把自己喜欢的图书买回家的那些“书彪子”觉得病的不轻。更多的人假如能够在吃饭和读书两个事情上去选择的话,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吃饭。

 

读书对于别人怎样我不知道,就我个人而言,到现在读书是茶余饭后的一种乐趣,完全是自己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你知道看书的目的是让自己心情愉悦,在愉悦中找到一些与你相同的感受,这种感受与更多的作家或读者达成共识,那么就成为你的一种认识,或许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但在没有强大的反驳理由之前,成为了自己的经验之谈,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己谈话的内容,装作无所不懂的样子。

 

读书是一个私密的事情,你自己的喜欢,并不代表你周围人的喜欢,就像在自己的家里面一样,你每天晚上爬在这里饶有兴致的阅读,你感觉到无比的幸福,但对于家里面另外的人而言,感觉那些永远看不完的电视连续剧最诱人,看的同样是忘了时间,她感受接受教育的方法,通过看电视达到的目的与阅读图书相同,电视剧也是一种诱导,也是一种影响你价值判断的一个因素,她认为情节来自于生活,那样更直接,更易于接受。而陋室里面坐着的那个人,对电视剧有着一种天然的“抵触”,你无法判断那一个更好,那一个毫无意义,因为意义是因人而异。

 

读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人性,最终悟出生命的真谛,让自己变得更清醒,更理智,更潇洒,读书是一个积累和不断认知的过程,而达到这一切目的的手段,又是你自己的事情,而这种认识的本身也是你自己想到的,不代表任何人。我们不难看到,在周围有那么多不看书的人,他们生活得并不比我们差,他们的幸福指数或许比你还要高,这就是说读书不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就像人家说的那样,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能读好她的人很少,大多都在混日子过,而读书在生活的大层面上,无非就是比别人多了一个手电筒而已,你举着它走近你未知的那和领域,最初你感觉是黢黑一片,可是你借助着灯光,大体看清了自己脚下的这一小片地方的大致光景,借助手电的光亮,你发现四周有很多的叉路口,你可以从最近的岔路口出去,那里同样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也可以无限的往里走,感觉应该是无穷尽,不过坦诚的说,在这样黢黑的道路上,没听说过谁走到头的,生命有限,探索无限。

 

从夜校结业以后,开始了新的不一样的学习,开始到老师家里面旁听那些高人的交谈,他们对文学、哲学、佛学等等的交谈,都会给你一种启发,即便你不知道这些争辩,交流正确与否,但你想与他们打成观点上的基本相同,你就要继续寻找那些他们交谈中的那些书籍,文学类、经济类,哲学类等等,远远大于在夜校里学的那些东西,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把买书的范围扩大到这些领域,但是,这些书的阅读量远不如文艺类的书籍,现在知道造成这种原因是自己肚子里东西太少,需要补的东西太多。

 

书是永远也读不完的,不仅仅指发行的书,就是自己买回来的这些书,几辈子也读不完,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总有终结的时候,而你的阅读精力也是有限的,年轻时候很多通宵达旦的时候,到现在这种经历已经不复存在了,连续看上三个小时眼就花的看不清楚了,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专心致志的坚守时间会越来越短,或许到最后只能让别人念给你听了,估计念给你听的时候,你的精力也未必能够坚持住,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也正因为这样看书没有了目的性,成为了业余时间的一种乐趣和消遣,堆在自己身边的这些书籍门类很杂,或许是前些日子继续想看的一些书籍,包括艺术和文艺,是而你又对某一个事情有了想法,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你有又去找另外一些书籍,到了这个年龄你才知道,不管是什么书籍,到了这个时候无论什么样的书籍都会引起你的兴趣,也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忘掉,要不是特别的约定,自己不会一根筋走下来,一定会像挑零食那样挑一点自己喜爱的东西品尝,一次吃一小点,找到了幸福的感觉足以,这种漫无目的的阅读,感觉不错,不仅勾起许多过去的回忆,也突然明白了曾经让你大惑不解的一些事情,你突然的明白那些曾经认为神乎其神的事物,原来并没有你想的那样的复杂,很多事情就是一张窗户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