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2015-11-30 06:41: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在屯溪的那天晚上,晚上八点半钟贾老师满心欢喜的回来了,告诉我,买了药,吃上,找地方排了毒,感觉胃里面好受多了,所以又转了屯溪老街上的文物商店,终于有所斩获,发现了一个古砚台,与店老板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以三百元的价格收入囊中,看那兴奋劲,像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他回来后先放在包里面,没过片刻又拿出来,拿到我的面前,接着开始撕外面的包装,让我看一下这件宝贝的阵容,我再三劝他别拆了,根本不起作用,三下两下那件宝物就露出真容,一个桃型的木盒子,盒子外面雕着荷叶的图形,感觉挺雅致,打开盖露出了砚台,用手摸一下,感觉挺细腻,贾老师告诉我,这是一个老东西,买得值。

 

这句话听起来是那样的耳熟,想起来今年开春,陪小城著名作家杜帝去山西旅游时的那个场景,在五台山酒足饭饱之后,杜帝老师开始了他的神游,后来知道这是他的一种习惯,走到那都要去找卖石头的商店,同样是晚上九点多钟,很神秘的抱着一样东西回到房间,跟我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捡了一个大便宜,一个很不错的巴林石刻件,摆在那里卖一万多,让我连说带砍,最后以一千五百元成交,买得值。

 

贾老师随后把那个物件摆好拍照片,之后用微信发出去,很快就有人回复,说买得值,方便的话给他们也捎一个,可是这样的便宜那能到处都是,感觉贾老师很高兴,我们躺在床上聊天,从淘宝聊到了他的艺术创作,之后又聊到了小城作家和艺术家的绯闻趣事,再后来聊到了有姿色的美女,用类比法取其共同的特点,用年龄大小的筛选法,将其一些自认为应该淘汰的美女删除,讲的是绘声绘色,感觉贾老师那一双眼闪着激动的光芒,知道这样下去一定会影响明天的活动,告诉他赶紧睡觉,明天的事情很紧张,也很累,说完我关灯倒下睡了,听贾老师的喘气声音粗短,知道对我的做法很不满意。

 

中国最著名的黄山,离黄山市还有将近七十公里,去黄山是这次与艺术家一起体验生活的最后一个项目,一天的时间,晚上在黄山风景区内的某一个地方下榻,那里是我姐姐的关系户,她早就跟那里的关系说好了,用姐姐的话说,他们会像对待我一样,热情接待你们,我知道一定会这样的,因为我不是第一次去到那里,每一次去到那里后,都会感受到那里朋友的热情,最近一次的到访,就是去年国庆节期间。

 

贾老师和刘辉明老师及他的爱人都是第一次来黄山,自然爬黄山成为了他们最向往的事情,根据要求第二天一早朋友来车接我们去黄山,所以我让他们一早就要起床,在大厅等候他们来接,还好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大家都集结完毕,乘上了接我们的车,整点与大部队集合,之后他们三个人跟着去爬黄山,我则一个人去了下榻的宾馆,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这也是这次外出必须完成的任务。

 

五年前到这里,同样是朋友们去爬山,我留在了那里,完成了一片写给中国当代都市情爱题材当红作家连谏新作品的读后感,而这次出来受邀阅读同样是当下中国女性爱情题材的著名作家瑛子新出的一本长篇小说的读后感,在景德镇我完成了对整个长篇的阅读,到这里需要把自己想到的那些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要知道坐在这里,你的心情与这里的幽静秀美的环境结合在一起,那种感觉绝对的不一样,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把自己需要表达的那些东西算作是完成了,自己知道这不过是像雕塑家一样刚刚雕出一个模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去要调正,补充,准确表达出作家想要表达的那些东西,这种状态就像艺术家贾真耀完成了自己创作之后的感觉一样,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现代通讯的发达,人没有隐私不说,所有的行踪更多的人都了如指掌,三位爬山的人,不停用微信的方式,传递他们登山的各种细节,让我看了以后对他们表现出来的这种健康体魄羡慕嫉妒恨,十年前我爬过一次黄山,说实话,走到一半的时候,自己就感觉寸步难行了,好在是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走完了全程,回到宾馆休了三四天才减轻了痛苦的感觉。自认为这三个平时不锻炼的人,爬这样高的山,走那么多的路,一定适应不了,却没想到他们步行的速度超出我的想象,看到他们兴致盎然的样子,知道身体最差的还是我。

 

初步完成“作业”的我,围着宾馆外面散步,你会感受到这里的空气呼吸起来感觉都是甜的,进入初冬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植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想起了层林尽染这个词,感觉很贴切的表述。整个大山感觉就我一个人,去年这个时候跟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曾经同样用这样的漫步形式边走边聊,听大师讲述中国艺术家的逸闻趣事,觉得这才是美好生活。

 

下午四点半钟,三位大侠终于回来了,问贾老师感觉如何,他像一点事没有一样的说,没感觉出什么,后来听刘辉明老师说,艺术家贾真耀在他们夫妇的积极鼓励下,动员下,关心呵护下,这期间贾老师捡了一根拐杖拄着,才好容易走了下来。问他们感觉如何,异口同声,终生难忘。这三个人绝对是大福星,安徽阴雨连绵了数日,就在他们登山这天天气突然的变为晴天,他们在黄山顶上不仅看了云海,而且看了云海后的万里无云的壮丽景色,要知道我们第二天离开黄山的时候又是阴雨绵绵,这样的天气爬黄山只能是“低头看路,抬头看雾”了,天祝他们。

 

晚上大姐的关系款待我们,大家知道这是在安徽黄山的最后一夜,用刘辉明老师的话说,这次到访还不知道下次是那年,或许这就是最后一次了,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趁着现在还能跑动路,一定要多走走,真正走不动路,像高老头那样只能呆在宾馆里面,有想法也没办法了,听到这里自己真的想哭,就这样老了,即便心里面不服气,现实情况就是这样。

 

晚上把没喝完的酒带回了房间,三个大老爷们借着酒劲,又聊了很多,做了很多的设想,讲了很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绯闻轶事,用这样醉生梦死的方式,完成了跟艺术家体验生活的旅程,倒在床上昏睡了过去,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昨夜一夜无梦,更没有听到充气钻的声音,靠,不到一周时间全都适应了。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跟艺术家体验生活(之十五)黄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