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六百六十二)
(2016-03-10 07:43:39)
标签:
情感 |
分类: 感悟生活 |
退下来以后,对官职的概念变得模糊了,即便坐在你对面的这位有多大的官职,似乎与我一毛钱的关系没有,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很简单,已经处于“退休”状态的自己,不需要这样的人为自己做什么事情,自己照顾好自己,过好每一天足以,无论他们是一言九鼎,还是叱咤风云,与我何干?所以看到很多人用近似于媚态跟他们交往,心里就在想,这一定是一些有所图的人,当然也有习惯成自然的退下来的官员,那种谦和温顺是骨子里固有的一种东西。
话又说过来了,真正有水平的领导绝不会再这样的场合刻意的去表现自己,谨小慎微,低调做事是他们固有的一种自我保护,而且速战速决是他们的一贯做法,知道任何事情一旦拖长了肯定会变味道,所以,象征性的给了请客人的面子,对提出的那些要求也会圆滑的推诿出去,绝不会打保票,无论于他们的关系有多近,这是职场上的一个约定俗成,随意答应的事情,一定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现在真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就害怕别人不知道他手中有权利,就害怕别人慢待了他,时时处处要表现自己的无所不能,且不说在他发给你的那张名片上印着一大堆职务,都知道职务越多,他就说了算的事情越少,那些职务不过是虚荣心的一种外露的满足,实际上所有的职务都不重要,只要他的名字是真的这很重要,不知道那些人是否想到这些。这些人在聚会的现场竟说一些大领导和大事件,故意想让人知道他的能力所在,不知道这种小把戏早已经成为了小儿科,拿大奶子吓唬小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认识一个人就有这方面的习惯,作为知根知底的我,在场合就别大肆鼓吹那些自己的宏伟事业,知道他不是跟我说的,而是跟不了解他的那些人说的,他一定相信这里面一定有相信他的人,他的判断真的一点也不错,我坐在那里想着我的事情,极个别心里有想法的人被那个滔滔不绝的人给吸引住了,感觉找到了他需要的东西,他们接下来就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倒是显得我有点多余,因为自己的这种不冷不热,让他们很扫兴。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就成为了经常聚在一起的关系户了,至于他们之间聊了些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是有一点我会知道,不会多长的时间,这两个人都会分头的找我,去诉说对方的不是,他们忘了酒桌上说的话不算数,即便他说手里有上亿元的工程,那不过是一个道听途说的事情,稍微有一点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别说是上亿元的项目,就连几百万的项目,政府都视为重大项目,到几亿的项目那是政府主导下的工作项目,与百姓毫无关系,就这点事情,很多人都蒙在鼓里。
要知道一旦有所求的人看到了他的商机,在开启一扇门的同时,又关上了一扇门,关上的就是理智分析的那扇门,一厢情愿的想法占据了他整个思维空间,觉得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错过,所以对我这样生冷态度的人就有了他们不同的看法,认为我是不食人间烟火,看到我坐在那里笑,认为是嘲笑他们,进而变得异常的恼火,居然有的感觉关系不错的同事和朋友,在这时候也变得非常之陌生。
有一次在饭局上,一位有大项目的人在那里胡吹,把原本根本没有的事情,吹得活灵活现,好像那个工程已经开始施工是的,当问到自己有什么态度的时候,自己说,与自己无关,谁愿意干谁去干,我操不了那份闲心。那个平时跟我关系不错的人跟别人说,你们别跟他见识,他脑子进水了。当着面说这些自己就觉得是好笑,明明是这些人脑子进水了,却成为了自己。
事情过去几个月再见面的时候,看到那些人蓬头垢面的样子就知道遭遇了不快,故意问他们财发的如何?那些记恨我的人到现在变得那么的和蔼可亲,把矛头全部指向了那个有项目的人,说他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大骗子。花钱请那个人不少,给的许诺也不少,就是一件也落实不了,不是领导还没有批复,就是这件事情出现了问题,最后拖到大家都没了想法,算告一段落,跟这些人开玩笑,关键时候脑子进水看来不是一件坏事情,最起码不会花冤枉钱请客。那些人说,谁还知道会是这样。
这些人终于想明白了,天下那有这样简单的好事情,即便是有也轮不到他们身上,所谓的机遇就跟买彩票的差不多,是极个别人的事情,是少数中的极少数,对于那些随口说出来的那些大好事情,不过是说话人的自我满足而已,他从来没说对这件事情负责任,说是顺便要去干这件事情,至于去没去,那是另当别论,可是在场的那些有想法的人就这样的被一叶障目。
前两天又去了一个场合,见到了一个高人,一开口就是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和中央某领导的指示精神,部委办的领导指示怎样,这次来小城也是为了落实他们的指示精神,接下来把市里面的几位领导搬了出来,自己坐在那里认真的倾听,听到一半就知道这个人在拿大奶子吓唬小孩,让人很欣慰的是,在坐的都是一些思考问题不在生意上的作家,所以没有人跟着迎合,在他滔滔不绝的介绍情况时候,这些作家私下里交谈着他们感兴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