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六百四十七)

(2016-01-09 07:24:26)
标签:

佛学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算做一个积极往上走的年轻人,比我年轻不少,大学毕业留在了京城,在那个地方也算作一个小官,跟柳叶子差不多大的职位,不过听说,京城树上落下的叶子一样打破头。当初我可不这样认为,他给你的印象却是一个学者型的干部,跟他很容易走得近的原因,一个是当初他给人的感觉低调,谦逊,虽然在上面,跟着领导到底下搞调研,他知道谁是真的在想工作方面的事情,谁在糊弄工作,应付差事,私下里我们简单的几句话,就知道话语中的那些事情,有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那时候他处于一个给领导当参谋的角色,大学毕业不久,分配到机关工作,对机关里面的那些清规戒律非常之明白,跟着领导外出永远保持与领导一定的距离,领导让他讲几句,他才敢说上几句,但大多也是强调领导刚刚的讲话的重要性,不会自己去延伸讲,自己知道他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内行,而且有些事情领导讲的也未必对,但是,讲政治的他还是装作什么事情不知道,至于私下跟不跟领导说不得而知,就我对大领导的了解,感觉他不会去说的,迎合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性,谁也免不了俗。

 

十五年前,你真的感觉这个人非常之平易近人,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自己家门口,觉得跟他聊天说话,能说到工作的本质上去,他也十分欣赏我的喜欢琢磨的劲头,谈工作方面的事情好像谈多久也不嫌长一样,所以,自己很快就确定了与他的那种自己感觉中的最亲密的关系,无论是在小城,还是在山东各兄弟城市,他知要去那里检查工作,毫无疑问这里是他的第一站,之后就是陪同他一起去那些地方视察,之后自己再返回,用自己的话说,我们之间有相当长的“蜜月期”。

 

他跟掌柜的是老乡,自己一直觉得河北人实诚、本分,就跟掌柜的一样,当然,与掌柜的不能这样去比,但是,泰山大人和岳母大人都是河北人,他们的性格我十分的了解,直来直去,特别是岳母大人在世的时候,绝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高兴也好,不同的看法也好,在吃饭桌上当场就表示出来,自己那时候根本不会发表意见,岳母大人的指示就是最高指示,坚决贯彻不走样,自己心里面知道,侨居在此,没有发言权,为此,在岳母心里面赚了一个听话的好名声。

 

这个曾经的小兄弟酒量十分的好,走到那里没有人能够把他灌倒,但是他也从来不找事,酒喝的理智,他的领导就不行,平时就喜欢喝两口,加上直率,也有酒量,谁也不服,走到那里当地的领导把他当回事,加上他也喜欢借酒抒情,一来二去就被东道主给灌多了,这时候小兄弟就出面给挡驾了,把所有欠的酒帮助喝了,而且坐在那里感觉不出他的乱方寸。

 

感觉这个人还算做是可以交往,自己也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十年前几乎每年的两个重要节日,自己也都会像其他城市同仁那样去那里走访他们,他们的家里面自己去了多少次,到后来索性让他下楼下把物品拿回去,连家也懒得去,因为大家都太熟悉了,就这样亲密关系有将近十几年。自己当初觉得有这样一个领导给咱在后面鼎力支持,那还有干不好的工作,自己也想出了一些办法,寻找工作的新突破,找到他的时候,感觉他有点看法,但还是让我跟业务的那些人具体去谈,心里虽然有点想法,但也没有想更多的事情,觉得这些工作并不是为了自己,假如这个工作被职工接受,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工作,是一条全新的路子,自己的想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自己到现在确信了那句俗语,“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自己一直认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岂不知,这时候他的领导因为种种问题出事了,以至于后来有了牢狱之灾,那是他们上面的事情,到现在也不知道内情真实如何,他的领导被免职之后,他成为了临时负责人,对于自己看来,临时负责人正好可以为兄弟们工作大开绿灯,为此还专门去了他们那里表示了自己的祝贺,当初他的情绪非常之高涨,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叮嘱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当地的这项工作的健康稳步推进,记着有几个人当场拍胸脯让他放心。

 

后来自己反思才明白,问题并不出在他的身上,问题出在我们自身,觉得有一个靠山,就可以放开手的大干,其实,这并不是上面领导的意图,成为了临时负责人以后,学着前任领导的样子,先是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他下达的工作任务和思路,决不允许有别的声音。

 

你想想我们这些与他关系如此紧密的兄弟们,而且年龄也比他大,对他提出的工作思路中感觉有问题的当然会当面提出来,这种不讲政治的做法,成为了我们逐渐疏远的开始,以至于后来他故意回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含沙射影的批评我们,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置之不理,发现非但没有越走越近,而是渐行渐远,后来知道领导跟手下的没有距离,那就不是领导。

 

当官的把自己真的当回事情,谁也没办法,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你越来越发现曾经的这个业务型干部,成为了被人诟病的官僚时候,我自己知道自己所有的期盼不复存在了,只能独立的去开创属于符合当地情况的工作了,这个曾经在心目中像一座伟岸山峰的人,在自己的心目中轰然倒塌了,后来知道他对我这样“自我感觉良好”的手下,早已经忍无可忍了。

 

自己把这种变化,跟关系不错的兄弟们说,这年头大家都从最困难的时候走过来,私下里大家谁不知道谁到底是怎样,怎么可以当官就变了,就把曾经的兄弟给忘了。有些人觉得我有点对他要求苛刻,更害怕让领导知道我大放厥词的时候他们在场,所以都躲着我,这些人过了几年之后再见面,发现我们的观点非常的一致,他们属于后知后觉。

 

现在知道从那时开始,只有工作关系,纯粹一个上下级的关系,无论你曾经跟他有多好,那是从前,绝不是现在,他现在摆出的那些做派,就是他内心里面的真实反映,看得惯,你就看,看不惯,就离开。人的变化自己是看不出来的,不仅仅是他,也包括自己。

 

当了官,就像老子说的那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苟”,对于那些城府不足的领导,那还会想到曾经的那些情谊,听说现在这位大领导更不得了,他的做派比上一任那位大领导有过之而无不及,兄弟办事处的同仁跟我说起这些事情,听出来有些愤愤不平,我跟他说,想那么多干什么,立足当下,干好自己的事情,这样的人对于大家而言,多一个少一个又何妨?谢天谢地,自己告老还乡,职场上的事情与我一毛钱的关系没有,他们爱咋地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