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六百一十二)
(2015-10-11 00:00:2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感悟生活 |
妹夫跟我妹妹结婚的时候,我陪着父母在家里面,那时候不跟现在双方家老人都参加婚礼,我哥哥代表全家去了妹妹的婚礼,大哥去是老父亲的圈定,大哥很像老父亲,中规中矩,有板有眼,不像我那时候跟二流子是的,老父亲当初就这样说我的话,害怕我去给女方家丢人,只好派大哥前往,这是大哥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另外,我哥哥滴酒不沾,但民俗上的通行做法,女方家的来人,男方那一边一定要让女方家来宾吃好喝好,应该准确的说是让喝好,哥哥知道孤胆英雄不好当,自己不喝酒,会扫大家的兴致,没办法找了他的战友去帮他抵挡,哥哥的这个战友当初酒量惊人,听说那次迎战场面惨烈,但大家都很尽兴,一句话,横扫一片,给娘家们争了光。
妹妹和妹夫结婚之后,妹夫经常跟妹妹说,到你家吃饭实在没什么意思,两个舅哥不喝酒,你们全家人都不低我五分之一的酒量,除去你哥哥的那个战友我服了,假如你两个哥哥对我不好,我就用酒灌他们,妹妹不做声,有一天妹妹自己回来说了这件事情,老父亲很生气,知道高家人不喝酒,这明摆着的是以强欺弱,老母亲很不服,说,要不是我心脏有问题,我还真不怕这个女婿的那点酒量。
这话老母亲并没有吹嘘的成分,年轻时的老母亲酒量用现在的观念看还算好,记得曾经在京城大领导家里面,将那些想看老母亲热闹的大秘们全都放倒,后来成为了佳话,以至于到小城之后,老父亲的战友,加上老母亲的亲友都称赞老母亲的酒量,但年龄不饶人,加上老母亲的心脏不好,很多年就与酒说拜拜了。
这样的格局一直持续了将近十年,我因工作的需要,加上工作性质的特殊原因,本身就是一个求人的工作,所以,跟客户用酒表达感情的做法,喝酒成为了你不愿意也要选择的事情,就这样从一次次醉的找不到北的痛苦过程中,逐渐的培养了耐受能力,我知道自己没有遗传老母亲的解酒能力,跟老父亲差不多酒精过敏,稍微沾点酒面红耳赤,老父亲连酒味都不能闻,我还算好,能在酒气熏天的环境中坐住。
周围认识我的人都说,你是一个很奇特的例外,一般的根据遗传的因素来说,你的酒量应该是培养不出来的,是先天遗传带来的后果,你是我们看到后天培养出来的酒量,让人难以置信你和到现在的这个程度。他们不知道我的酒量是怎么炼成的,更不知道自己其实真的没酒量,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喝酒是一种心情和意志的体现,只要你能咬住牙,能坚持到散场,你就在气势上战胜了其他人,至于回到家里面你怎样的表现别人是不知道的。
有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跟我说,最初认识你,我不敢跟你走得很近,因为我喝酒以后的胡言乱语,与你喝酒以后表现出来的那种超级的冷静,这种反差让我想到你一定是国家安全系统的特工人员,他说,很少见到喝了那么多酒,依然谈笑风生,看不出喝多的迹象,我笑着跟他说,喝酒不出丑是一种意志力的表现,其实,最初自己并不是这样,跟你差不多,借着酒精的作用兴奋、嚣张,不自量力,干了很多的傻事,差一点自毁前程,是在每一次教训之后的反思,才逐渐的形成了今天这种所谓的稳妥的表面现象。
现在想想就是胆大妄为,自己知道只要你心中的那股气顶着,你就可以坚持到最后,十年前的某一天,妹夫又回丈母娘家,记得好像是一个周末的时间,丈母娘疼女婿做了很多的好菜,我应邀参加,自己已经做好跟妹夫一拼的准备,丈母娘问女婿想喝点什么,自己知道妹夫又要拿我说事,果然不假,妹夫说,二哥喝什么我就喝什么?心中窃喜,正中下怀,我说,这是你说的,可别反悔,妹夫一双大眼瞪了过来,露出了小哥的意思,那种不屑一顾的藐视就写在脸上,我说咱们今天就喝白酒,知道妹夫以啤酒见长,故意找他的弱项,妹夫不会害怕二哥的这种要求,说随你便。
让老母亲拿出白酒,找出喝水的杯子,把酒盅撤了下去,一人一杯放在饭桌上,我说,今天大家都别喝醉了,老父亲最反对喝酒,一共一斤酒,咱们一人一半,假如不够的话,再喝点啤酒投投,妹夫从来就没有见我有这样的气势,认为我一定是在吓唬他,很不服的跟我说,今天听你的,但喝不好就要听我的,我说没问题,半斤白酒我三口就喝了,他分为了六口,之后就开始了他的强项,三瓶啤酒过后,发现他开始反应迟钝了,端热茶水端不稳,洒在自己的裤子上竟然不知道,裤子上湿的地方往上冒水气。又过了一会那双大眼睛变小了,也不转转了,死盯着我看。还没吃完,就被妹妹搀扶到屋子里,倒在床上呼呼的大睡起来,从那时候起妹夫再也不敢说他一个人喝我们全家,一直到现在他只要提议喝酒,我绝对的奉陪到底,这不是逞能,是那口气顶在这里。
现在走到那都是这样不彰显自己,随着大流,但决不怕事,更何况现在大家基本上都知根知底,也都到了这样一把年龄,知道万一斗气喝酒,把那一个喝出问题,所有的人都要承担连带责任,本身就是一件大家高兴的事情,所以这些年大家都一团和气,根据每一个人的酒量自己斟酌,发现越熟的人越没有喝酒的压力。
我知道在京城还有几个到现在依然耿耿于怀的人,伺机想到这里或我到他那里小试牛刀,自己跟他们短兵相接过一两次,发现他们确实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上,心里面不服,但是在行动上一定采取策略,那就是共军惯用的游击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在京城跑了两回,虽然落了一个不好的名声“酒跑跑”,但是自己知道这样的名声无所谓,真的喝坏了身体就不值了。
这两天又接到他们的挑战电话,说他们来小城也可,让我进京迎战也行,自己选择,我告诉他们要不服就到小城来喝啤酒,奉陪到底,我知道其中的最能喝的那位就怕啤酒,因为他通风厉害,只要喝啤酒就犯病,知道了他这个弱点,就朝他的软肋戳,那个大酒量的京城朋友抢过电话说,兄弟算你狠,有种的过来喝北京二锅头,咱回话说,有种的来喝青岛啤酒,哈哈,喝酒的人都这样任性,折腾来,折腾去,最后都折腾了自己,哎,但你又不能不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