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之七)下篇

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山玩水 |
吃完中午饭原本以为打道回府,岂不知,妹夫让司机去涞滩古镇,离钓鱼山 四十公里处,恭敬不如从命,到了下午室外温度到了三十八度,可以说是骄阳似火,在钓鱼山汗水已经把衣浸透了,漫步在涞滩古镇可以说是挥汗如雨,最后不得不在涞滩古镇的一个农户开的茶摊坐下,喝茶消暑。 在这之前我已经在网上查了涞滩古镇的相关资料,所做功课如下:
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东北32公里处渠江西岸的鹫峰山上,是涞滩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合川区重点建设的五个中心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70.99平方公里,现辖19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22个合作社,3个居民小组,12543户,40701人。(其中,少数民族333人,农村人口38788人,劳动力23809人。)
涞滩镇位于重庆市合川东北32公里处渠江西岸的鹫峰山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内有"合武路"、"小正路"、"涞龙路"三条主干道,乡村公路48公里,实现通车的村19个,通航的村8个。
历史文化
涞滩镇始建于晚唐时期,兴盛于宋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涞滩古镇明清民居错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朴典雅,早在1956年,因有晚唐石刻,宋代古镇、清代民居及大量完整而又相对集中的文物古迹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与双龙湖一并被列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公布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被重庆市政府公布为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百镇风貌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3年11月,涞滩镇又因其文物古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巴渝文化特色浓厚、历史风貌保存完整而被评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评选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5月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风景
古镇涞滩,分上场与下场,其间相隔咫尺,形似兄妹,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刚一柔,互为照应。上场坐落在雄视渠江的鹫峰山上,其势威峨,颇具阳刚之壮美,寨墙高筑,如龙盘虎踞于山势之间。石砌的寨墙内,保留着大量的清代民居和狭窄弯曲的青石板街巷。那些错落有致的老街木结构、小青瓦建筑群,给人以亲切、宁静、温馨、古朴之感。古老的涞滩八景,更犹如一部丰富的镇志,记录下古寨的美丽容颜与岁月沧桑。下涞滩在渠江边,紧靠渠江码头,有街一条,两侧民居多以前店后宅的形式出现。
宋代石刻艺术瑰宝-涞滩二佛寺。涞滩二佛寺唐时就已存在,并已盛名在外。宋代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香火尤盛,并依山开凿佛像,寺内现存主要龛窟42个,全部造像计1700余尊,其中主佛像释迦牟尼佛通高12.5米,不仅为全寺造像之冠,而且也是国内著名的大佛之一。其它佛龛以此为中心,将迦叶、十地菩萨、六位禅宗主师和众多罗汉禅僧融为一体,巧妙地缔造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禅宗道场。二佛寺上殿山门石头镂空雕精美绝伦,大雄宝殿内四根高14米的整石凿成的石柱,堪称古代建筑一绝。
在涞滩除了领略古镇风韵,欣赏石刻艺术外,还可以尽情品茗以明清风格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文昌宫戏楼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渠江鱼为特色的饮食文化及纯朴的民俗文化,还可以赶庙会、参加素食文化节等.
涞滩瓮城作为石筑古翁城的代表作,整个瓮城呈半圆形,长约40米,半径约为30米,设有八道城门。瓮城建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是重庆地区唯一完好是军事防御性堡垒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小寨门旁清代修建的文昌宫戏楼是古镇的精华。整个戏楼呈四合院建筑文昌宫,布局严谨。戏楼平台外檐雕刻有三国戏曲故事,雕工细腻,层次深远。咸丰三年有此建回龙乡校,民国十八年改建为新学堂,现为涞滩小学校址。根据涞滩景区旅游详细规划,这里将修建设文昌宫民俗文化休闲区。我们在文昌宫边上喝茶消暑。
古镇西面,原来只有一道寨门,清同治元年,加筑半圆形的瓮城,形成四明四暗八道城门。瓮城全国罕见,游人到此,遐思古往今来,浮想联翩。
城寨建成后,古镇军民曾上演空城计:在山寨城墙遍插旌旗,又用竹席卷成园筒,用锅烟墨染黑,架在瓮城炮台上,远远望去,只见城门洞开,旗帜飘扬,火炮林立,森严壁垒。
据碑文记载,清咸丰十一年,李蓝起义军来到涞滩,见其城池坚固,地势险要,叹曰"炮矢不可至,云梯不可接也",遂放弃攻城。
同治元年,瓮城刚建完工,就有一股两千多人的兵马由武胜方向来此劫寨,自称是"白莲教"的人马,其实不然,他们是一群由地痞、流氓组成的匪邦。
攻城之前,有20几个尖兵先来此探寨,见主城和瓮城均无兵把守,只有两个扫地的老头,便冲进瓮城,欲进主城。顷刻间,四门紧闭,瓮城内外火药柴草一齐燃烧,烧得匪徒焦头烂额。除跑掉两个外,其余全部被活捉。两个尖兵回去报告军情,匪首张二肿听了大为恼火,接着又派50名精干匪徒发起第二次进攻。匪徒们全部将棉衣浸湿,前面几个还顶着湿被子,但这次瓮城的四门紧闭,匪徒们只好用云梯爬城。爬至云梯一半,听到城内高喊:"开炮开炮"!刹时间,瓮城上的守兵把装满城寨烧涨人尿粪的沙罐、瓦罐和石灰罐投向匪群,50几个匪徒个个叫苦连天。"唉呀!妈呀!这是啥东西又烫又臭呀!"滚汤的粪水有的钻进匪徒的眼睛、鼻子,有的灌满了耳朵、嘴巴,有的头发也浸透了,用手去摸,手上也烫起了果子泡。小头目张三耗子怒骂道:"老子啥子仗都打过,就是没打过这样又臭又烫的粪仗。"最后灰溜溜的败走了。
第二天凌晨,张二肿亲自带领大队人马匆匆赶来,准备强攻,行至距瓮城半里多路的血淋岩,瓮城上的守兵便用火力凶猛的牛耳炮向匪群发射了两炮,只见匪徒骨肉横飞,死伤二百多人,张二肿被迫停止前进,就地隐蔽,等到天明一看,只见城楼上有二十多门大炮,刀枪林立,旌旗招展。张二肿疑有重兵把守,不敢轻举妄动,方才罢休,沿武胜方向退去。原来,这完全是有经验的打更领班杨昆伦策划安排的退兵之策,城楼上只有两门牛耳炮,其余全是用席子染黑卷成炮筒伪装的。
其实,我国的古城众多,从奴隶社会到明清时期均有。早期的城寨大多用泥土夯筑还用砖铺砌,明清时代开始大量用条石筑寨,但保存下来的古城寨有瓮城的的确很少。涞滩古瓮城作为石筑古瓮城的代表作,又是重庆地区唯一完好的军事防御性堡垒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别看我翻阅了那么多的资料,其实漫步涞滩古镇,还真的没有那么大的感觉,自西至东往里走也就顶多二十分钟就走到头,里面的格局向全国所有的古镇一样全是商店,唯一感觉新鲜的事那里买当地产的米酒,我曾建议妹夫买一罐回去尝尝,妹夫说,绝对不会好喝,我们就这样空手而归,后来在网上查找,居然那里的米酒全国有名,靠,就这样失去了品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