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九十)
(2015-09-07 00:06:00)
标签:
情感 |
分类: 感悟生活 |
自从杜绝公款吃喝以后,与妹夫的聚会多了起来,大妹夫在一个“要害”部门工作,用我的话说,假如自己不控制自己,喝死是迟早的事情,三百六十五天天有酒局,逢年过节每天要应付好几个酒局,眼看着就这样发福起来,没办法那些居心叵测的人,那些急于办理自己事情的人,都会用种种借口跟他们拉上关系,用这种小恩小惠来建立“感情”,反正请的人多了,也分辨不出来那些人的用心何在。那时候要想四家人聚在一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大妹夫身居“要害单位”,被众星捧月,自然难有时间与我们聚在一起,被我和两个妹夫誉为“牛逼哄哄”。
二妹夫也算是一个公众人物,几乎跟大妹夫一样每天忙得找不到北,用他自己的话说,任务太重,只好把全身心的精力放在了拓展业务上,检验工作业绩的指标很简单,就是你的业务量,每年递增的业务量,压得他抬不起头,也秉承大妹夫的做法,成为了公关先生,同样是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工余时间的与客户交往上了,虽然没有大妹夫忙,但是,见一面也不是随时可以,姗姗来迟是他最显著的特点,倒好,有酒量的他来晚以后用自罚的方式让各位找到心里平衡点,知道这也是一种策略。
小妹夫不太彰显,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列入了事业有成的行列,在我们这四个家庭里面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一个,我见证了天道酬勤的过程,要知道当初小妹夫扔掉铁饭碗的时候,大家为他捏着一把汗,换成我绝对不可能做出这样大胆的举措,离开机关单位只身下海,是一件多么艰难的选择,都知道这种选择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上苍垂怜他们,给了他们机会,而另一个则是一事无成,破釜沉舟的他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逐渐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商机,一点点地有了起色,到现在是我们当中最成功之一,验证了那句话,“机会是给有准备人的”。
四家里面最寒酸的就是我,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悲观,感觉生活的挺惬意,但是,与三个妹夫的家庭来比,我则成为了“一贫如洗”的典范,用妹夫的话说,到现在还住在“贫民窟”里面,掌柜的每次参加活动听到妹夫们这般的数落我,她是一句话不说,知道给足我的面子,没办法,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受穷”的命,还好,自己对他们形容的那种寒酸和贫困,反应不是特别的强烈,不仅如此,自己感觉我比他们都幸福,不用为那么多的固定资产而犯愁,属于自己狭小的空间,所有的物质都展示在你面前,觉得也有点心满意足,自己学会了宽慰自己的方法,就是对物质的视而不见,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为什么非要去比物质基础哪,不要忘记人不仅仅是物质的需要,同样还有精神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又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更有游离于物质方面的纯精神的享受。
说实话,自己的生活方式非常之简单,吃得饱,睡得着,满足小欲望足以,而现在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这种小欲望,与自己劳动所得感觉还可以满足,正因为这样自己就不太想别的事情,特别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知道你的欲望大于你自己的实际能力,接下来的就是痛苦和歧途,满足现状并不是一句推卸之词,是一种境界,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更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
到了当下,公款吃喝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遏制,几个忙于业务的妹夫也都回归了“人间”,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事情说不准,眼看都快到了下来的时候,寄希望于平安着陆,现在的事情看不清楚,不该去的场所坚决不去,违反政策的事情尽量不办,怎么办,远离那些看不清楚的聚会和场合,倒是觉得与亲戚们坐到一起无忧无虑,轻松自在,到如今看到了仕途风险无处不在。
过去每年妹夫们的聚会最多一两次,不是春节之后,就是他们生日的那个月里面的某一天,现在形势逼人,大家都学会了好自为之,所以觉得与亲戚们在一起危险性相对的要小,不仅如此,也学会了走“简约”的道路,原来盛行的“高大上”路线到现在充满着危险,知道在那里不知道哪一位“有心”人给你拍照张片传到网上,那你一定死定了,反对奢靡之风就指这种“高大上”,知道但凡到这里消费的人很少是自掏腰包,大多是企事业的宴请,俗话说公款请客,好像现在即便是私人请客,公职人员到哪里也是被禁止的。
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面,四家人聚在一起,不是为了打牙斋,而是为了一种氛围和亲情,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孩子已经翅膀硬了,飞得很高,飞得很远,作为父母的我们已经指望不上他们更多的什么,两口子的自娱自乐,妹夫们的相互关心和勉励,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坐在一起谈一下自己的感想,谈一下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欢声笑语中忘掉了时间,忘掉了曾经的那些愁苦,用妹夫们的话说,一转眼将近四十年了,不可能再有这样的四十年,珍惜当下的这一切。妹夫们相互敬酒,女家属们很无奈的看着老公们渐渐进入酒的状态,即便这样他们也高兴,知道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