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山西(之七)下篇

(2015-06-13 00:09:25)
标签:

佛学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五台山想要仔细的去研究了解,估计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所以这次行程中安排到这里的时间自己不知道会是几天,根据自己的感觉应该能多呆几天,毕竟这一行中有两个对这里的宗教有浓厚的兴趣的人,而我跟杜帝则纯粹是一个旅游者,也不止一次的到这里,更何况我们对这里的宗教不说是不了解,应该说兴趣不大,至于为什么原因,不知道杜帝是怎样去想的,就我自己而言,对实用主义的所谓“信奉”,自己一直持一种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没想到的是参观团在第二天一上午的参观之后,下午早早的就回到了住处,并在那里调正休息,听他们的谈话,并没有他们来到前的那种想象中的激动,突然发现这里的宗教接“地气”太明显,这里感觉已经不是朝圣之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点,即便这里依然是著名的宗教聚集地,依然有那么信徒到这里学习和传播,可是,看到这里的车水马龙,看到擦肩接踵的游客,鳞次栉比的商业网点,与想象中最神圣的宗教似乎不太协调。

 

我告诉他们,就在他们去参观那些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庙宇的时候,我坐在房间里喝着大茶,写着这些天里面自己的那些感受,写累了以后,自己去了黛螺顶,在那里登高远望,看到山下那些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庙宇,知道这里面居住着许许多多的僧人,他们的工作依然是弘扬佛法吗?还是成为了一个为游客服务的景点,想到了满大街看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僧侣,聚集在这里为的是什么?说实话,在景点处看到的那些身着袈裟的僧人,他们脸部的表情可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和蔼。

 

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两位行顶礼膜拜大力的信徒,在黛螺顶的庙宇前往庙宇里匍匐前行,被僧侣挡住让他们买票进入,这让我无法理解,到底这是一个让人洗涤灵魂的宗教场合,还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景点,我自己认为像这样虔诚的信徒,不仅不能去让他买票,而且让帮助他尽快的进到庙里面,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心里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市场化的表现可以在城市的所有商业化场所表现,但是一个宗教的场合,你怎能这样的“拒人千里之外”,我知道居士到庙里面都是免费的。

 

在黛螺顶的庙里面,看到了那么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他们正在无私的帮助庙里面打扫神坛,倒是这些人觉得表现出一种发自心里面的那种虔诚,相比那些穿着袈裟的僧人而言,更让人觉得他们离精神上的那种寄托更近,至于那些香客,我不想说什么,各需所求,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换来短暂的心理平衡,这也算作是起到了本应还有的效果。

 

这些年几乎全国各地都会有一种现象,每到一个庙宇参观,都会在庙宇的外面有几个或一些残疾人在乞求,亮出他们最薄弱的地方,知道这是引起香客们同情的方法,但更多时候并没有像那些乞讨人想象中的那样博得更多人的同情,无论是香客,还是游客,从他们身边走过旁若无人,任凭那些乞讨者磕头作揖,这个景象我认为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到这里烧高香的人,有所企图的人,他们的爱心到底体现在那里,这不是最有效的拷问吗?所有的形式不如做一件让别人感觉到温度的事情,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后来我知道这里呈现出来的这些商业化和世俗化的景象,同样让同行两位怀揣敬重心情的“朝圣者”感到一种空前未有的失望,用他们的话说,有些庙宇给你的感觉无法描绘,例如你想跟僧人聊一下有关宗教的问题,而他们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事对你进香的热衷,而不愿意跟你聊什么宗教的问题。哈哈,真的以为到了道场,其实,这里早已经是商业重镇了。

 

前两次到这里可以说是来去匆匆,除去在这里看着他们逐一的进香,再就是听解说员将那些“灵验”的故事,知道讲这些就是让所有的旅客身心这里的神奇性,以便解放自己“禁锢”的心灵,形成与知互动的效果,很遗憾如同“葛朗台”的我,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所以这两次被同行不屑一顾,带着我们的那个小导游表现得更直接,大眼不看我一眼,自己心里面清楚,那些花了大钱的香客,现在正在那里烦着哪,那张小纸片犹如一把小刀子,正在慢慢割着他的血肉。

 

更让我忘不了的事,前些年来的那次,这些香客离开五台山之后,去了一个饭店,是导游推荐的“特色饭店”,那些业务关系不知内情的点了几个“快菜”,认为赶紧吃完了赶回太原,晚上还有一场恶战,午饭倒是很快的吃完了,到了结账的时候,让这些香客傻了眼,原以为一百两百就可以算下来的饭费,结帐单上赫然写着一千多元,问到底那个菜这么贵,服务员指了那个鸡汤和半只鸡,说那只鸡是当地的野鸡,汤里面的松茸是最好的,每斤价格达数千元,但这道菜就六百五十元,香客让服务员找来经理,经理是一个彪悍的男人,听完旅客的陈述,说得更干脆,你吃不起就别点,装什么大头,那些香客忘记了不到四小时前花一千多元求的那个护身符,与其相比并不显得多贵,最起码每人喝倒了一碗真正鲜美的鸡汤,而那张破纸片什么都没给他们带来。

 

这次住在五台山,吃在五台山,没有发生过这种欺诈游客的事情,算我们万幸,离开的那天晚上,人文学者提出去感受一下素餐,说是遇到一个在这里开素餐管的年青妹妹,全当做支持她一下,自己知道素餐可不是随便可以去吃的,提醒人文学者最好问清价格在去,还好,大家听了我的提示,去问了那个准备带我们去吃素餐的“女信徒”,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避免了一次让大家都尴尬的事件,清炒土豆丝36元一盘,说到这里就知道了。


重游山西(之七)下篇
站在黛螺顶往下看去庞大的庙宇群落

重游山西(之七)下篇


重游山西(之七)下篇

重游山西(之七)下篇




重游山西(之七)下篇
虔诚的香客


重游山西(之七)下篇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掏出香火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