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山西(之六)中篇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山玩水 |
悬空寺同样是这次山西之行的必去景点,那年跟同行到山西开会,之后跟着他们的汽车准备到这里参观,早就听说这里的景象十分的新奇,在万丈悬崖的峭壁上修建了一个寺庙——悬空寺,说这是凝结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据说这是几大世界奇观之一,更何况只要去恒山,就一定会路过那里,同样自己做了实现的功课: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当然,上面是官方的解释,还有一个民间的传说,相传北魏皇帝,在恒山顶上建筑成许多寺庙后,忽然异想天开的说:“神仙自然住在空中,怎会长期住在地上,必须建筑一座空中天宫,以示孤家的虔诚。”于是一道旨下,着令要在北岳恒山上建造一座上不连天,下不接地的“悬空寺”。建筑官接旨后,跪拜磕头道:“启奏我主,庙有基,寺有础,若无基础怎能建成寺庙。”皇帝大怒道:“蠢才,天下能人千千万万,可去黎民百姓中去找,若找不出建寺能人,提着你的脑袋来见我。”吓的建筑官连连磕头,下殿而去。建筑官回到家中,愁容满面,叹声不绝。其妻见丈夫郁郁不乐,上前问道:“老爷下得朝来为何唉声叹气?”建筑官把皇帝找他寻找能人建筑“悬空寺”的事情说了一遍,其妻听罢哈哈大笑道:“老爷你太缺乏心机了,你在招能榜示中,若把“悬空寺”的“悬”字改为“玄”字,重赏之下必有能人,只要有人揭榜,不就推卸责任了责任吗?”建筑官听罢果然是条解脱自己的妙计。于是张贴皇榜道:“维我圣帝,敬天利民,若有能笺玄空寺者,赏银万两……。”榜示一出,惊动了全国各地。其实在恒山脚下,就住这一个能工巧匠,这人闯四海,走八方,心灵手巧,建成了许多名寺壮观,是当时的有名的营造能人。一天他带着得意的徒弟,在平城都市中游逛。忽然看见一位官员,摇着大扇,守着皇榜,坐在凉阁呢品茶,能工巧匠把皇榜细细地读了一遍,微微一笑,吩咐徒弟快把皇榜揭下来。建筑官看见有人接了皇榜十分高兴,赶紧带着这位能工巧匠回朝复旨去了。
数月后,只见车马如龙,熙熙攘攘,运砖载木,长达数十余里,金龙口内,民工似潮,人喊马嘶,不到一年的功夫,一座巍巍峨峨的“玄空寺”屹立在金龙口内。这位能工巧匠看见大功告成了,兴致冲冲地奔赴京城,上殿复旨请求领赏。皇帝闻奏后,立即吩咐御林军摆设銮兴,要亲临北岳恒山验收悬空寺。
皇帝到了金龙口内仰首观望了一阵,丝毫看不到悬空寺的影子,回头问道:“这悬空寺建在哪里?”能工巧匠连忙跪下启奏道:“陛下站立的这不是玄空寺的山门吗?”皇帝听罢,不然大怒道:“你这个刁民,孤家悬榜招能,要的是上不连天,下不接地的空中“悬空寺”,你怎能把寺建在地上戏弄孤家?御林军拉下去斩首。”一声命下,几十个御林军把这个能工巧匠五花大绑拥出了“玄空寺”外,正在临刑的当中,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后生,从人群里走来高声喊道::刀下留人,要建一座上不连天,下不接地的悬空寺,这有何难,请赦免了我师父,让我们师徒重建就是了。陛下若杀了他,恐怕世界上再没有能人敢完成陛下的心愿了。”皇帝看了看问道:“你这后生有甚本领,竟敢出此大言?”这后生跪下来回禀道:“俺跟随他学艺十余年,闯南逛北,建造了许多名寺,若建不成这座上不连天,下不接地的悬空寺,情愿同师傅一并斩首伏法。”皇帝听完,暗暗地思忖道:“既出大言,必有真学”,遂高声道:“后生这次你听清楚了吧?倘若一年后再建不成悬空寺,一定要你师徒的脑袋。”
皇帝走后,能工巧匠领着徒弟回到了家,双眼含泪道:“徒儿呀,世界上哪有在半空中建起寺院的道理呢?你怎敢出此大话。难道死我一个还不够,必须死两个人吗?”徒弟笑了笑说:“师傅不必担心,我们慢慢地想想或想出个办法来。”从此这后生走着也想,坐着也想,用手比划,用眼观望,用柴棒支搭,痴痴呆呆好像着了魔。一天他正在屋檐下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抬起头来忽然看见一只蜘蛛抱着丝在屋檐下晃来晃去,结成了一幅悬挂的八卦蜘蛛网,他心里一动,“唔!这难道不是空中的建筑吗?”他想着想着,发狂似地跑到师傅面前说“师傅有办法了,我们在悬崖峭壁间,用绳索一端系在山峰上,另一端系在人腰中,敲石钻孔,插木为梁,梁端支柱,往上搭板,板上建楼,还发愁建不成空中楼阁吗?”师傅闭着眼想想说:“唔!有道理!有道理!”于是师徒二人匆匆跑到恒山,他们找来找去,终于找准了翠屏山下一处壁立万仞的峭壁,就在这峭壁的半腰中,按照自己的构想,结绳凿壁,插木为梁,利用支柱和铺板的巧妙设计,建成了今日的悬空寺。
传说就是传说,知道这座百年才建成的悬空寺,经历了一些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我们不到一个小时就转完了,站在那里远望峭壁间的这个建筑群,心里面真的为中国工匠的这个大手笔敬佩不已,看到这些千年前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藏,我真的有点说说不出来那个时代个先进,千年的建筑依然为当下的人们做着奉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