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五十七)
(2015-06-28 00:22:27)
标签:
娱乐 |
分类: 感悟生活 |
到了我这样的年龄,活着就觉得很累,这种感觉对年轻人来说不存在,年轻人从来不去想结果,想到最多的是梦想与憧憬,认为世界就是他们的,机遇同样也是他们的,所以可以给自己编织一个无比绚丽多彩的未来,不管这个未来能不能实现,这个梦想就是他们的精神动力,他们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勇往直前,而且表现出乐此不疲的那种顽强意志。
只有我们这些从那些最美好的憧憬中走过来的人,也可以说是从生活中艰难爬行过来的人,才知道所有累的感觉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太大,目标设定的太高,不切实际造成的结果,后来知道人放低自己的标准,就不会这样的累,是欲望和不切实际的想法让自己变得这样的不切实际和疲惫不堪。
这种感觉对自己而言,同样是经过了自己设定的事情之后的一种顿悟,这种顿悟的诱发原因就是通过自己认为最完美的设计之后的假想,其实,那不过是你为实现自己梦想是的一种假设,人总是拿自己没实现的东西,去做一种美好的假设,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一种动力,才有一种让你无比兴奋的召唤,才有一种像写作一样的构思,即便后来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是,最初的这种感觉是你往前走的动力。
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变得越来越实际,因为他经过了太多的这种空想的激动,现实的情况与自己设想的心理期望值相差得太多,遗憾也好,失望也罢,那时候感觉还输得起,所以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难过的事情,一觉起来,天依然是那个天,痛苦则已经变得无所畏惧,因为你心中有一种无形的动力在推着你前行,自己勉励自己一定会成功,即使自己不知道如何成功,年轻的时候不会这样理智的想这些问题,热血就是让自己无所畏惧的动力。
后来知道你获得的那些机遇,固然有你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更重要的是有一些你说不清楚的外来的原因,这就是冥冥中的很多事情,自己把这种成功归于上苍的眷顾,因为更多的人没有达到你现在的这种程度,其实他们一点也不比你弱,只是机遇还没有落到他的身上,或者是失之交臂,你在一定的范畴之内,感觉离你心理期望的目标近了一点,这些巧合不单纯是你个人的努力。
四十年的工作经历,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年轻时候自己的这些想法,以及到了现在自己的想法真的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即便你对年轻时候的那种天真与纯朴有一种羡慕,但是,当你想到自己为之付出的那些,你就知道这些付出的代价有多高,当然这也是年轻人必须走的一条路,用老人的话说,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即便你感觉自己没有做的那么艰难,所有的捷径都会在日后的经验中补偿回来,人要经历的事情必须要经历,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现在分享的生活基本上都是用自己年轻时所经历的痛苦铺就的。
经历了这些“司空见惯”的社会上的约定俗成,你发现那种本应该变得满心欢喜的事情不过如此,你知道自己选择的一些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只好,忘记了人性中的很多东西,更忘记了很多想法不过是你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跟本不在一个线上,至于是谁更蠢钝,只有自己知道,当然,更多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自以为是不过是继续自己的蠢钝而已。
我一直在想自己的这种理想主义的主张到底有什么意义,即便自己给自己找了那么“充足”的理由,可是你发现到了这个年龄,你一旦按照自己的这种思路去执行的时候,结果即便让你还算满意,但是,随之而来的那种“明了”而被否定,因为你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些想法不过是一个人的自己想法,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根本读不懂你自己想要表达的那些事情,不仅如此,他们会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去考虑你的这些想法和举动,到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你不过是代表你自己而已,你不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你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百姓而已,所有的那些想法不过是自己一时发热想到的事情,别人不会按照你的意图去想这些。
看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些人表现出来的那种表情,知道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是自己的虚幻,他跟本不存在你想象中的那样高尚与伟大,他们像你一样不过是一个彰显自己个性的元素,那种你想象中的伟大的存在,不过是你一个人的自我想象,这种虚幻是你自己自以为是的表现,是你感觉膨胀的一种表现而已,像夸大事实一样的那自己感觉无限的夸大,那是理想主义的一种假设,现实社会没有你想的那样美好。
就像一场演出无论是多么的感人,多么的让人无法忘怀,谢幕就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演出之后那些观众去了那里与你一点关系没有,或许他们对你编排的这场人生戏剧并不感兴趣,正在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认为你呈献给观众的这些不符合他们心里的需求,而那些感觉无所谓的观众,或许在演出之后结伙去了酒馆,用一醉方休的方式,缓解自己内心里面的那些让你调动起来的情绪,回到家中一觉醒来,你被王得无影无踪。
看到谢幕前观众那一脸疲惫,你知道自己演的这出戏并不被别人看好,你自己感觉太好,那时你自己的事情,千千万万别把自己的那些幼稚的想法当成与你有同样感觉的人,百年孤独可能就告诉了我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