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79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病榻日记(之二)

(2015-03-24 07:05:07)
标签:

佛学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说怕死,估计到我这个年纪还不至于,自己已经从上帝的手里挣脱过一次,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只是孩子跟着我觉得让她吃惊了,大人的事情不想让孩子知道更多,毕竟他们涉世不深,对一些事情的缺乏理解,他们很难会想到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脆弱的,转瞬即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晕厥过后的我也没有想什么事情,后来医生都说,你的命很大,血压到了这么高的数值上,你还感觉没事,竟然脑血管没崩裂,又是一个奇迹。

 

我估计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眷恋就变得十分重要了,都说越活越想活,到现在我是感觉不出来,只是通过观察老人们对疾病的态度,以及得病以后对医护人员的那种依恋,知道生命对于他们是多么的重要。自己知道每个人都想活过一百岁,但这确实是一种自私的想法,这个社会最正常的现象就是“吐故纳新”,生老病死,人不死,或人到了不能自理还活着,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生命的质量就在于自己可以参与你想要的社会活动,当一个人变成行尸走肉,活的再长也失去了意义。

 

有人会反问,既然你不畏惧死亡,你去看病干什么?看病不等于畏惧死亡,当你的身体影响到你的思维活动的时候,你那时候才觉得这个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利用现在的医学技术,让你感觉好受一点,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你才有觉得活下去的必要,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自己选择了去医院,通过他们的治疗能够让我在回到家中,有精力去完成我制定多年的阅读计划,去写自己喜欢写的那些文字,这才是自需要的生活。

 

当然,真的一下子过去了,那绝对是更幸福的事情,即便给亲友们带来暂时的悲伤,但是人的康复能力绝对的顽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都会淡化,都会在某一个时间段里面被溶解,回去选择内心里的那个冥冥中的生活,人类之所以这样的发展下来,就是上帝赐给了人类一种修复机制,最终会找到一种相对的生活平衡。就像更多人说的那样,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也会按时的落下,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

 

记得上次来的时候,院长给我安排的医生是一个年轻的小帅哥,态度和蔼,给人一种很稳妥的感觉,即便我的年龄比他要大,但是,自己知道有智不在年龄大小,你可以感觉到他的医术顺平还是不错的,后来在医院的宣传栏里面找到了他,一个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人,有点知识分子的派头,也是一名好医生最需要的潜质。

 

这次没有安排我最初的那个病区,在四楼的房间里,主治医生是一个更年轻的女医生,戴着一副黑边方形眼镜,从脸表情上你可以感觉她的诚恳负责的样子,毕竟还是太年轻,无法装出一副老练的架势,倒是每每问到我病情的时候,都会在她手中拿着的笔记本上记录些什么,这个习惯后来发现,几乎每一个医生都毫无例外的又这样的表现,特别是主任查房的时候,他们手里的本子就成为了记录主任下达医嘱的必然,同时在上面也记录了属于自己病人的各项生化指标,及时回答主人的各种提问。

 

我的病情,她在电脑里已经记住了,包括我上次来检查的各项生化指标,出院时的情况,在与我交谈的过程中你可以感觉到她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自己选择到这里来,这个医院不是公立医院,而是私利三甲医院,这意味着他们的收费标准可能比公立医院的要高,但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的工作作风与之公立医院有着很大的区别,还有就是医院的病号比大医院要少得多,就图一个服务态度,再就是清静。

 

住院需要的检查与必须走的过程自己已经非常之心知肚明,所以医生提出的各项检查,自己不会提出不行,更会直白的告诉医生,我花钱来买你们对我好,医生没有表情,估计是不太满意这样的直白,但是,当小护士过来让我签字的时候,我说,这不是在签字,这是在付款,小护士笑得很真诚,现在想想作为医生懂的比护士多一点,他们的矜持就保持着严一些,但我还是喜欢真诚,都知道人不为己谁肯早起的道理。

 

住院的第二天上午,我躺在那里打点滴,呼啦啦进来一帮子医生,知道这是大查房,中间的那个中年女人戴着金丝边的眼睛,一看就知道这是楼层的医疗负责人,等她站在我床前的时候,感觉她面对我的微笑很甜蜜,问我那里不舒服,告诉她,经常有眩晕的感觉,特别是工作期间开会或与人谈话时候,情绪一激动眩晕的几率就大,不上班就没有这种感觉。听到这里她笑了,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替人打工,做点人事管理工作,她让我躺下,从头到脚的检查了一遍,跟随行的那些医生说,这样的患者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他的特别症状,这是因为他们多年来已经有了适应症,例如这个病号,他就属于器质性病变,血管广泛性改变造成的这种眩晕现象,一定要告诉他们必须注意休息,经常观察自己的各项生化指标,对于他们来说,意外发生的概率很高,所以要从改善血管的角度去考虑。

 

躺在那里听他在给徒弟们讲课,自己真后悔没有录音,把教授讲的这些放给我们分管领导,他就会相信自己的病情之严重,在一个自己觉得估计这次又要花费不少银两,那个大主任安排的那些检查,之后医生让我签字的那些项目,知道自己到目前的贡献率还不高,什么时候花到了需要的钱数,病就会一定有好转,没办法自己已经成为了案子上面的肉,就等着他们随意去砍了,反正你感觉好了,可以看书和外出走动了,就达到你的目的了,世界上不可能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些好事情,利弊关系就在这件事情上反映的很明显,花钱买舒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告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