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三十六)
(2015-04-24 09:08: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很多人劝我在博客这样一个公开的地方,对一些人就别那样的锋芒毕露,何必去得罪那些人,对你没有什么好处,说不定还会给你带来不利影响。知道这些话说的一点也不错,也不想这样与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过不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变得不管不问,有些人错误的认为你的智商开始下降,或者已经屈从于大的环境,老虎掉了牙,只吓人,不咬人了。
自己离开职场指日可待,自己认为在这个单位的十几年里,多半是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很少去谈论周围的一些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自己心里面有数,当然也会听一些人谈对我要了解的员工们的感受,毕竟自己看问题未必那样的准确,我有我的取舍标准,而不同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认识标准,这种不同的看法,才可能将一个人不断地丰富起来,找出共性,你可能更准确地了解这个人的特点和不足。
说实在的这些年里面,假若职工不是特别的“各色”,我都视为好人,你知道他们所做的都是按照你的工作意图,最终呈现的效果如何,与他们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是你制定政策对与否的根本体现,至于他们贯彻得怎样,这也与他们个人的素质有关系,我认为让我感觉尽心尽力了就足以,知道员工要不走样的贯彻领导的意图也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应该知道领导提出来的那种完美,不过是领导自己想象中的事情,绝不是手下人共同的感受,在他们的感觉里,这种完美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作为我自己也应该知道,有些要求也真的难为一些人,特别是那里理解力低下的人。
后来自己知道解决贯彻力不足的方法就是用制度来解决,你可以理解不了,但是你按照制度来做就可以,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是规范员工的一个限定,因为这些制度和流程,是管理者为了更好地贯彻他的旨意而制定的,针对性很强,所以一个新官上任以后,首先要去看这个单位的各项管理规定,找出他们执行中的疏漏,加以修订使之更加的严谨和周全。
自己知道即便各项管理制度十分的完善,也未必能约束一些人的行为,例如出工不出力,例如自私本质的体现,再就是对领导工作意图的不满,用消极怠工来表现,这些你可能可以感觉到,但是真的说不出什么,因为他们的表现并没有突破制度的约束,因为这样工作无法量化,即可以干的多,也可以故意磨蹭,更有一些人会干表面的活,例如领导在那里他会低着头做事,感觉在那里很认真,很处理的工作,等领导走了以后,他又是一种表现,心已经飞到了工作岗位之外,这些你可能看不到,一起工作的人感受最深,所以说,倾听一些人的看法也是了解一个人的参考。
当然还有比这些人更让你受不了的,那就是“说的呱呱,尿的哗哗”这种人,一旦让我知道这些,我真的从心里面瞧不起他们,嘴里面高调唱得比谁都响,内心里面的那种龌龊,通过他的一些细小的表现就可以发现,让你觉得这种人太假,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了解自己的这种表现,反正他们两三次的这种表现之后,我就不再相信他们的那些高谈阔论了。
工作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自私的本质谁都有,但是随着文化的修养不断地提高,人对自己私欲的控制会在文化的大范围下得以“修正”和克制,让更多的人符合社会需要的那种品行,可是有些人做不到,即便平时里他也可以这样的去讲,但是,遇到了现实中的利益,他们还是按耐不住内心里的那种欲望,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而且有些表现是那样的隐秘,经过他们巧妙的修饰,变得那样的合情合理,但是,到最后你突然发现他们这种做法不过是一种迂回,最根本的还是达到满足自己私欲的目的。
像这种人你怎么办,只好拿起自己的笔,把自己的观点摆在这里,让一些人知道,别人不说,并不意味着别人不知道,也希望这些人好自为之,也可能这些人不上你的这个平台,看不到你表达的这些,对我而言无所谓,自己写这些东西是发泄自己对这种自私的鄙视,并非是写给他们的,更多是写给自己的,很有趣的是这些人出于什么心理不知道,经常的跑到我这里来窥视,了解近一阶段这位“话痨”又关注了什么,当他们发现谈的一些事情,有点像是在说自己,就会火冒三丈。
就这样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中有我身边的人,他们大为光火的态度,并没有在我面前表现出来,而是在领导那里反映,说这个说话不把门的人,认为这样的论述是对他人格的侮辱,我可不承认这些,既没指名道姓,不过是把这种自私的表现方式做了描绘,那些往自己身上联系的人,正中下怀,不用我们指名道姓,他自己就接了过去,也算作是不打自招。
领导找我说起这件事情,跟领导说,他承认这是在说他吗?领导更直白,他觉得就是再说他,奥,既然这样我也就没办法了。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吗?领导很为难的说,毕竟还要一起共事,都说打人不打脸,感觉他真的有点接受不了,你就歇歇吧。跟领导说,让我回家看不见这些事情也就写不出这些文字,领导沉默以后说到,你说的也不是没道理,我想想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