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三十三)
(2015-04-21 07:51:18)
标签:
佛学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领导的城府很深,你几乎从他的面部表情看不出任何的不同,谈笑风生,而在这之前他刚刚经历了一次打击,原本早就应该提升的他,却不知什么原因,再一次的与之失之交臂,从年龄的角度上去看,或许就要遗憾终生了,对于走仕途的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让人沮丧的事情,毫无疑问意味着前途到这里嘎然而止了,而造成这些的原因又不是他本人,他的能力与在位置上的那些人相比毫不逊色,官场上的事情说不清楚,感觉与能力没有必然的关系。
在他之前的那位大领导感觉与他十分的相像,有了丰富的基层一把手的工作经验,上面的领导把他调到这个位置,就等着换届替补上去,谁还知道就在这等待中,上面的大领导出了事情,铁板钉钉子的事情,就成为了子虚乌有,更让人看不懂的事,新官不买旧官帐,曾经的许诺成为了没有味道的响屁,不仅如此,把你划进了出事领导的系列中,可想而知政治生命还会有吗?
那个领导可没有现任领导的城府,知道这一切跟着走麦城的大领导沾光,只好打掉的牙往肚子里咽,后来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上,这位著名大学哲学系的高才生,成为了小城艺术家圈子里的成员之一,琴棋书画,舞文弄墨,乐此不疲,借着自己的名声,搞了一些文化活动,听说被有心人告发到上面,让领导好一个痛批,其实上面的领导也是小肚鸡肠,一个培养的干部展示他的多才多艺,应该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总比那些在背地后面算计人,脑满肠肥的好吧,知道这也是妒贤嫉能的一种表现。
从我自己的角度观察,现在这个大领导早应该是一个可以重用的人才,第一个你知道这是一个想干事,会干事的人,听说在基层就风风火火,有工作狂的绰号,虽然新到这个部门,对这项工作并不了解很多,但是,他善于调查研究的特点,让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梳理出了自己管辖之内的这些工作的大体脉络,很快就有了成效,给更多人的感觉,这样有能力的领导提起来是一件迟早的事情,大家都期盼领导更上一层楼,即便知道与我们一分钱的关系没有,但是,领导有了提升,我们的工作影响力,可能也就有了“提升”,在这个体制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谁还知道上面的领导迟迟不落实政策,后来知道提升的那个位置,并不是“专供”,而是趋之若鹜,那是一个令人垂涎三尺的位置,自然竞争者绝非只有一个人,所以,对于上面的人来说,权衡众多有想法的人,就成为了官场艺术的一部分,那个主管手中都会有几个自己认为应该提起来的候选,即便知道最终是一把手说了算,就也就是问题的最关键,一旦这个人不入大领导的法眼,那你再有能力也无济于事,因为从能力来说,对于那个层面的人来说,没有多大的差别,所有的只不过是他的人缘。沿用了那句话,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这就是官场。
真的不知道组织部门的真实想法,看到一些自己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觉得组织部门的一些领导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后来知道这与他们根本没关系,领导确定的事情,组织部门只去落实,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与组织部门没有必然的联系。
有一个单位要提一个领导,在候选人中有一个群众反映极差的人选,大家都认为这个人不可能,却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几乎没有可能的人成为了最后笑的人,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包括自己在分析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斩钉截铁的说,这绝不可能,群众反映这样的强烈,怎么会违背群众的意愿,结果却是我们都目瞪口呆,这就是现实,从这一点上去想,大领导的境遇或许就理解了,在官场上没有不可能,只有想象不到。
都说当多大的官要有多大的胸怀,俗话说的城府,看到他们面无表情的样子,知道内心里面的那种沮丧,那种失望,那种愤愤不平道了什么程度,政治生命就在这种近似于欺骗中失去,既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也不是自己站错了队,就是因为趋之若鹜的那些竞争者,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搅局,让原本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现实,变得一片渺茫,或者是天黑了。
现在想想他们内心里的失望,还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出来,例如沉迷于自己的业余爱好,表面上看似是一种喜好,当你把生活的重心到这个中心的时候,自然就显现出这种便宜的动力源自那里,很显然仕途的身心疲惫,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同样是心理不平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不过显得别下面的人高雅。
现在知道不这样也是在没有其他的方法排解,这样级别的干部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百姓,在官场里面见到的事情太多了,或许比他们更惨的大有人在,怎么样?不同样是打掉的牙往肚子里咽,没有你说话的地方,只有接受无奈现实的必然,知道命中没有,强求没用。在官场混,估计就要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可不能跟我们这些的区区八品相比,我们就像沾在官服上的灰尘,用手一拍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