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一十六)
(2015-03-18 00:42:55)
标签:
佛学杂谈 |
干这个行业将近二十年了,都说这是自己的资本,我可没有这样去看,呆在一个地方如此长久,很多人想象不到那个人内心想到的事情,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方式,没有激情,没有继续向前走的动力,在那里消耗自己有限的工作时间,说做吃等死我不反对,一句话,在一种麻木状态。
你对这些事情太了解以后,失去了神秘感,知道五八四十就是那么些事情,只要你不背离科学规律,按照通常的做法去做,你一定会始终走在这条路上,所有的错误都是我们内心里不安分所造成的,到了心境已经变得非常之平静的当下,这种不安份也不存在了,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应付差事,大面上说得过去,认真看各种报表,剩下的事情就是干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我很佩服一些人,干了那么多年,心里面什么都知道,但是依然装作很有兴致的样子,坐在那里夸夸其谈,好像刚刚接手这件事情,刚刚看到这件事情的现实意义一样,知道这都是装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去说,他对那些影响到他声誉的业务操作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满,就知道他们对业务的那种敏感,这种敏感来源于自身的一种内在保护机制,知道任何一种产品直接影响到他的正常发展,一定是出了问题,有不愿意承认这是设计者的疏漏。
这些年自己跟行业内部分同行打得火热,并不是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什么,而是借鉴他们的工作上的一些好的东西,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自然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即便有些方法不适于我们这里,但是,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去看为什么在他们那里可以行得通,这也是一个借鉴的思考问题之一。
正因为这些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多了,所以对他们的了解也就更深入了一步,你说不上谁好谁不好,在当地有需求就应该说是好的,就这样自己看了很多城市相同的工作,体制内和体制外我几乎无一例外的都看了,看多了就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有些差距可以去弥补,有些差距是无法弥补的,例如大城市的职工总数,你一个二线城市就是无法去比拟的一个现实。
现在知道出主意想办法,对于我们这样上下一条线的行业来说,你的这种做法就是不安分,即便这种不安份到最后被认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当地有一定的好作用,可是上面的更多人觉得你这是一种标新立异,是一种局部小团体主义,人家不看你的效果,认为这种“超前”就是一种叛逆,说你不厚道,更有甚者说你不道德。最初自己还有一种委屈,自认为是对工作的负责人,后来知道人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请,在上级面前你就要表现出绝对的服从,满山的猴子腚最红的一定不是你,而是你的领导。
自己这些年一直不安分,觉得自己想到的那些东西挺有意思,就这样一意孤行的走自己设定的方向,可想而知到头来自己会是怎样,就这样你慢慢的感觉到何苦,所有创造的价值与你一毛钱的关系没有,你不过是在那里过自己任性的快感,无助于自己身边的任何人,自说自是,这是上面一些人最反对的东西,要不然他们表现得那样的厌恶表情,想躲避瘟疫一样的躲避着你。
知道想改变这些就是放下,你可以就这样的按照现有运转的速度,跟着惯性去运转,你认为那些改变可以加速度,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产能,关键问题有什么用?大家都满足于现状,为什么你就不会这样的去感受?当自我满足的虚荣小时以后,你就知道冲动是魔鬼的现实意义。
很多同行都用他们的计算公式展示他们的工作业绩,听他们介绍时的那种语调,你就知道他们内心里想到的是什么,突然你感到这些曾经是自己的感觉,现如今被这些人给继承了去,而这些自己早已经是为糟粕,任何吹嘘自己工作不一样的做法,都是给自己找麻烦的必然,你必须要去还原这些自己设定的思路,而这些所谓的思路,在上面某些人的总结中,不知他们听出来了没有,对这些冒进和思路,上面的人是不赞同的,不过是不这样去表达,用数字告诉他们,这样发展下去是不行的,遗憾那些人感觉不出这些事情,依然沉浸在自己感觉良好的状态中。
五年前可能自己与他们的想法很接近,当有一天你突然的发现,自己想到的那些东西并不是更多人需要的,其中带有自己更多的成分,而且自认为是无比优越的条件,不过是自己的想法而已,你想要的那些东西,并不是你自己的,更不好自圆其说,所以你突然的明白,自作聪明犯下的低级错误。遗憾的是你想改正这些错误的时候,更多的人觉得你不可思议,你在会议上讲到的那些与上面的指示精神又不想吻合,自己设想的“清零计划”又称为了让一些人不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