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零九)
(2015-03-11 00:03:28)
标签:
情感 |
我有一个朋友在省城,是某一个媒体的大腕记者,专门负责重要文章和重点采访对象的起草,可以说是一个人物,在省城感觉他是一个在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跟着他结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物,原本想跟他学点新闻写作方面的东西,结果发现每次跟着他在省城转悠,都会结识一些自己感觉很有特点的人物,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些人的身上,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其中也有让我心里不舒服的人,但自己知道这些人离自己很远,他们的好与坏与我无关,自然也就不当一回事情。
这位朋友在小城也颇有人缘,从我们的大领导,到其他领域的很多领导都似乎跟他称兄道弟的这般往来,原本以为他是我的专利,到后来发现这是自己的自作多情,他的人脉远远不止我一个人,知道了这些倒也解放了自己,他到小城来电话告知,首先问他由谁来接待你,假如没有找人的话,自然就是我尽东道主之意,但更多的时候他成为了“稀缺品”被人争着抢去他们那里。
很佩服他的能力,曾经跟他去过小城的几个单位,感觉并没有什么让自己觉得可以写的东西,无论是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面,还是酒桌上,谈论工作上的事情,觉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工作的方法感觉是雷同,而坐在那里认真听的这位朋友,总会让我出乎意料,走后的某一天,他会打来电话,让我关注他负责的那个版面,知道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拿来报纸一看,确实你不得不佩服,他找的角度出乎自己的预料,也许这就是高手的能力,而且在他挖掘的工作特点中,有几个“特色”,还曾经引起不小的轰动,听说上面的领导给做过批示,作为经验介绍在系统里学习。
正因为有这方面的才能,所以那些心里面有想法的人都会找到他,希望借助他的独具慧眼,将他们的工作做法进行提炼和展示,目的很明确,工作有新亮点,说明对工作有思路,有办法,有能力,那些领导看好你的这些经验做法,自然认为你有能力,在之后的提拔上你就自然进入了领导的“法眼”,或许他们急于想要的东西可能就是这些吧,这是自己想到的事情,从来没跟这位兄弟探讨过,不过从他在众星捧月的大环境下表露出来的神情看,他自己心知肚明,知道他们需要的和自己可以换来的是什么。
现在想想,我在他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人物,虽然他每次推介我的时候都添油加醋的说很多溢美之词,其实,他说得越好,自己觉得越不是滋味,超出自己品行之外的所有溢美之词,都是对我内心的一种鞭挞,知道这样的吹捧,就是想让别人知道我不是等闲之辈,他认识的人都有相当的水准,自然这也是一种虚荣,他不知道这是他自己内心里的虚荣。我就是一个极普通的人,希望跟他学点新闻写作方面的东西,了解他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角度,无非就是这些。
其实,我还真的喜欢跟他在私下里无拘无束的神聊,毕竟在很多人的场合,他不会放得开,既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又要照顾别人的感觉,所以很多谈论的问题,你一听就知道是应付差事,假大空之类的话语,就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种交流模式,我挺烦这种虚伪,但是,轮不到自己说话的资格,后来自己索性就不参加这些无聊的聊天,他也了解我的性格,久而久之,也就不勉强我坐在那里遭罪。
私下里他也是一个喜欢生活的人,生活中的男男女女的事情也会让他饶有兴致,毕竟还是年轻人,自己经常的胡说八道,把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一些段子,在酒桌上讲出来,大家哈哈一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样的场合假如没有领导在场,他也会进入脚色,知道这时候他把自己的假面具摘了下来。当然有一两个有姿色的妇女同志,他也会表现出一种亢奋,虽然说话做事显示出绅士的风格,但是,内心里面被压抑的许多的“小妖”跑了出来,兴许他自己没意识到。
不过他也有偷懒的时候,前两天他打电话给我,让我帮个忙,说是近来他手头上的事情比较多,有一个朋友让他帮助写一个序言,实在没时间去写,知道我每天胡写八写,让我帮他代笔写点文字,他让我帮助写的那个人,在省城我见过,说实话,对他的感觉并不怎么好,但碍于这位朋友的面子,让他把书给我寄来,找一修感觉,有感觉就写点,没感觉就放弃,朋友没说话,知道这是默许。
那本书很快就从省城寄来了,打开包装看到那本不薄的书籍,坐在办公室里面简单翻了几页,心里面就是一个感觉,这是一个消息汇总,根本没有可以让你感觉到可写的地方,顺手就放到了办公桌上,心想过两天打电话过去说一声写不出来即可,就这样放在那里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忘了这回事情。
前两天省城的这个朋友来电话了,问我写的如何,那位作者已经三番两次的电话催文字了,自己如实的告诉他自己没感觉写不出来,他听了以后带着哭腔说,大哥就帮帮忙吧,自己真的腾不出手写这些文字,你就胡编乱写把,一句话赶紧完成任务。话说到这份上,你还能说什么,让他把对那个人的感觉简单的说几句,电话那边告诉我不好说,你就看着办吧。
对那个人自己满脑子就是他牛逼哄哄的样子,因为手中有一定的特权,所以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人物,咱没什么需要他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这种恭敬,不过对于我来说,让我说坏话,还真的需要考虑一下,为了朋友与他的关系,可是说好话,那就发挥你的想象力足以,正想朋友说的那样,气死人偿命,哄死人不偿命,就这样根据自己写另外一些人的感觉,写了一些文字,传给了他,告诉他像挤牙膏一样的挤出一点感觉,那边很快就回信了,文字已收到,谢谢,我略加修改就可以交差了。看到这里觉得这么一个大牌记者,居然让我这个“业余段位”的选手代笔,也真的有点那豆包不当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