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九十八)

(2015-02-07 07:47:59)
标签:

情感

分类: 感悟生活

觉得想自己放松一下心情,自己给自己放一个长假,跟领导提出来整休两天,领导知道不让你休息一下也不现实,很婉转的告诉你,在可控范围内,你自己就安排吧。明白这句话的内涵,需要你的时候,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孙悟空翻跟头,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心想这不过是领导自己的想法,自己需要的是彻底的放松,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到了这个年龄,想法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同样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推翻,这种反反复复,成为了一种内心里的矛盾,到底你是希望自由,还有所顾忌,瞻前顾后,反正这些年就这样过来,朋友说,我是有点神经,自己可不管别人怎么说,跟着自己的心情走,觉得这是自己性格使然,因为你不知道内心里的这种召唤出于那里,相信这种召唤的合理性,一切都在冥冥中。

 

远方的朋友已经发出了邀请,,自己不好再推辞,买好了自己感觉可以接受的往返车票,等着假期批下来以后便成行,电话告诉了朋友,他问我的问题,自己觉得挺可笑,并不是说非常之期待,而是问我,不会把行程改了吧?他了解我的嬗变的性格,自己与他们一起,总会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提出离开队伍的请求,找出若干个理由,也不考虑这些理由的合理与逻辑性,一个人单独的往回赶,他们不知道这种提前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检查着他们曾经说得的那些话,做过的那些事,其实,他们真的是想多了,自己感觉中的那种召唤,让我觉得应该离开了,没有什么必然的理由,相信自己的感觉,即便在大家看来,这是一种遗憾,,想不了那些事情,只想尽快地回到属于自己的那块领地,感受一种踏实的感觉。

 

所以这种的动作做得过多,在他们那里已经司空见惯了,知道他们希望你留下来,而我觉得在某一个地方,把感觉找到了以后,就应该见好就收,不要把麻烦别人不当回事情,看到他们力所能及的为你做事情,越是这样越感觉到一种压力,所以你会突然觉得,只有尽快离开才,可以让他们放松下来,这些年自己经常的这样反反复复的修改行程,就是出于这种心情下,承受了太多的热情,自己在被溶化的时候,赶紧离开。

 

坐在高铁上,自己并没有出发前的那种兴奋,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种阅读的需要,即便自己带着希望看的书籍,和可以在屏幕上胡说八道的电脑,发现你的大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闭着眼睛想起了自己的这种行为的真正意义何在,,或许从那时起,自己就有了一种欠缺考虑的感觉,知道你曾经那么想见到的那些人,其实,不过是你长期在一个环境下的一种厌倦,希望改观的一种内心需要,可是,这种改变可以有很多的办法,为什么总是用这种类似于出逃的方法面对,用距离上的离开的方式,更简单,更直接。

 

融入新的环境,你会有短暂的新鲜的感觉,很遗憾这种感觉的时间不过两天,你发现所谓的新感觉,不过是你生活重复的翻版,你在这里被热情洋溢包围,感受这里朋友一成不变的热情接待,这种待遇与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曾经,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换了地点而已。

 

当你发现这些相似的场景,你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有点可笑,你会发现内心里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是在视野之外,也不是距离上的离开,是你内心里的一种疲惫,这种刻意的离开,完全可以用静静的呆在家里来完成,平心而论这才是你真正意义上的需要。

 

在去往第二个地方的路上,自己已经没有了玩的兴致,对他们提出的种种玩的建议,自己就是一个反对,跟他们说,我最想的是回到宾馆,在那里静静的呆着,喝茶,聊天,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同行们同样使用他们的嘲笑回答我,跑这么远,就是为了呆在宾馆里面,你能不能有点新创意,“迫害情绪大王”的称号,就是这样得来的,知道自己反对并没有实际的效果,依然要跟着大部队前往,但是,心里面想改变的念头开始萌生,自己也不言语,知道不能让他们知道这些,不想扫大家玩的兴致。

 

自己也不是不愿意玩,只是觉得这些事情无所谓,随大流是自己一贯的策略,也会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上一大堆文字,但是,所有的兴致都是被“逼”出来的,分析一下自己,真没有特别想看的意图,即便有的时候脑子也会很热,也会有一种冲动,但是落到实处的时候,又会想到自己那个安逸的小窝。觉得只有在那里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感觉到安逸。

 

这次虽然没有提前回来,但是还是把车次做了调整,觉得早走一点,是给接待人的一种释放,见到他们那样的郑重其事的安排,那样的表现出来的真情,觉得在这个不容易的时候,真的有点不落忍,都是从这种忙碌中走过来的人,这道最终重的接待,是倾注了他们最大的心血,而且真的有点剥削人的感觉,住在超五星级的酒店里面,觉得就像是在用他们的银行卡,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年龄做的事情,提前的离开,让他们无需再这样事无巨细,耐心周到。

 

人就是这样的纠结,不出去有这样的冲动,一旦走出去,又有一种负疚的感觉,觉得自己并没有为朋友做什么,受到这样的礼遇,让自己不安,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接待,自己曾经也没有如此的破费,所以还是回到“万事不求人”的环境为好,到现在自己发现所有的在外时间,绝对不能超过两天,时刻回想起自己说了算的那个大环境,那个在外人看来太寒酸,而自己觉得美滋滋的陋室,知道人生的最终是回归自我,卷缩在属于自己的巢穴中,慢慢地变老,应了那句话,作茧自缚,期待着另一种蜕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