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五十五)
(2014-11-17 07:31:24)
标签:
育儿 |
分类: 感悟生活 |
下午五点下班,不紧不慢往家走,估计十分钟左右,这是离家近的好处,有的时候走得更慢一些,或者“绕道上山”,为的是让掌柜的回家以后先做饭,等我回去吃现成的,所以,就绕大弯子,或边走边看光景,期盼着回家之后,脱下衣服就坐到饭桌上吃现成的,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掌柜的总有对付我偷懒的办法,她可以准备好了饭菜,等你回来烹炒,假借她做的口味不如我。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命里面就有,还是老天爷眷顾,反正是自己能记住的事情里面,自己从小学到中学,后来到高中和工作以后,离学校和单位都不远,也就最多十分钟的样子,永远也感觉不到离家远的人那种烦躁的心情,特别是现在遇到晚高峰堵车,几乎到家里面就快七八点了。
先两天让自己的同事下班送我到一个地方聚餐,放下我便让他走了,因为已经感觉到马路上的车辆不少了,自己去那里吃了饭,之后乘公交车回家,到家后特意看了一下表,不到晚上八点钟,第二天,问同事昨晚回到家是几点,同时一脸委屈的告诉我,快晚上八点了,听到这里,自己觉得心里面很愧疚,为了送我耽误这么长的时间,幸亏家里面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假如有孩子的话,一定会饿坏了。
记得上学五年级之前,自己在京城大院里的“七一小学”上学,家里小学的直线距离,估计就是四五百米的样子,记得第一天上小学,是哥哥带着我去的,接下来就是自己独往独来的日子,还好很快有了小伙伴,放学之后,五百米的距离,自己跟同学们可以走一两个小时,玩的那才是一个天昏地暗,假如家里面阿姨的呼喊声音,在家门口后面的大院响彻,自己依然还会将疯玩进行到底。
整个部队大院现在想想,也没有多大,但那时候年龄小,觉得大院非常之大,从东门到西门感觉有非常大的一段路,而自己活动的范围大多在学校与家的附近,玩的时候,感觉不出来地方小和大,只要是与同学玩起游戏来,觉得那么点的地方就足够了。后来自己工作很多年之后,回到了自己曾经上学和居住过的地方,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大。
最关键的是找小伙伴方便,四座灰色的大楼,形成了四方形,有道路将楼与楼连了起来,几乎自己的同学都住在这四栋楼里面,所以,家长找我们也并不难,绕一圈,绝对会发现我们,叽叽喳喳的喊声与叫声,就是发现我们的最好的信号,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家长或阿姨面带怒色的状态下,被强制带离,我们家的阿姨对我失去了信心,对我哥哥最好,因为他听话,加上学习又好,所以我大哥回家了,她就放心了,估计阿姨盼着我一直不回来才好,可是在所有玩伴都回家之后,自己也带着一身泥土,恋恋不舍的往家走。
后来来了小城,我小学马上就要毕业了,学校与自己的家直线距离不到一百米,几乎可以踩着钟点上学,可是那时候自己不这样,现在可以说,想表现一下,都说“树移死,人移活”,臭名昭著的自己终于离开曾经的学校,到了没有人知道我不爱学习,一心想玩的地方,所以到这里装成一个好孩子,离家近,成为了早到学校的有利条件,打扫卫生自己主动请缨,自然就在老师那里赢得好评,后来,终于装出人模狗样来了,被评了一个区先进积极分子。
我曾经写过,评为了先进,得到了一个红色的笔记本,封页上用毛笔字写着自己的名字,和获奖名称,自己认为这个奖,可以让我展扬一辈子,不知天高地厚的给京城自己的老师写了一封信,向她报告自己的变化和获奖的情况,可以想象到,老师收到信以后,会怎样的看这个被誉为先进的小学,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居然成为了先进,加上信里面连篇的错别字,成为天大的笑话。
到了初中,按照路段分配,自己又分配到直线距离二百米左右的学校上初中和高中,小学连马路都不用过,初中和高中只需过一条马路,就可以抵达学校,与小学不一样,到了中学就有了自己新的伙伴,例如初中同学里面的“五金大亨”,这是我们上学放学的伙伴,当然,也有不同路的同学,但关系好,可以绕道回家。这一点女儿把自己的这个“优点”继承了下来,他的初中同学可以放学以后,说上两三个小时的话,才会分手回家。
不过离家近也有不好的地方,例如,老师和班干部家访方便,自己在学校表现可不怎样,他们受老师的旨意,很随便就可以到你家告状,好像这种事情经常之有,所以自己曾经一度想离学校远一点多好,老师和班干部想去都找不到,可是现实就是这样,离家近了,班里面打扫卫生,忘了带地板擦子,一定会让我回家先拿家里面的用一下,用完了帮助冲干净了,让我在拿回去。
到了工作的时候,感觉是离家远了,但是,自己参加工作不久,就住进了单身宿舍,觉得家就是单位,单位也就是家,办公室跟单身宿舍在一个楼上,上班要考勤,自己穿上衣服,妆模作样的到办公室里面露头,做给考勤员看的,见考勤完成之后,回到单身宿舍,又躺到温暖如春的被窝里面。
后来结婚离开单位,但是“侨居”岳父大人家里面,离单位只有一墙之隔,所以上下班从来不会因坐不上车而耽误回家,早晨起来散步的方式就到了单位,那时候干采购,经常假借去买物品,就跑回家里面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