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日记(之七)
(2014-09-28 00:32:17)
标签:
育儿 |
分类: 感悟生活 |
也只有你趟在病床上,打着吊瓶,别人才感觉你是一个病人,一旦你离开了病床,离开了医院,走在大马路上,谁还知道你在十分钟之前,还是躺在病床上的病号,为了让别人知道这个缓慢行走的人是一个病号,将打吊瓶之后的胶布,故意不摘下来,感觉在手背上的那个胶布是那样的显眼。后来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的认为,走在大马路上,或者坐在公交车上,没有人会注意你手上的那个胶布,即便有人看到了你这块胶布,或许认为这是一个传染病患者,离的你更远。
一上来说这些话,就是自己明白,所谓的病,一半是机体内部零件的炎症,一半是精神方面的感受,而且精神感受有点近似于放大镜的样子,把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病情,放大到你自己心里无法承受的程度,这些病症在医生那里都不成为问题,但是,医生也不会轻描淡写的说你的病证,他不会说“没有事情”,他会告诉你,通过各种检查,会找到发病的原因,也会有的放矢的去进行治疗,通过交谈他知道你心里的承受能力,所以让你俯首帖耳听医生的话,就不在话下了。
每天早晨提着包,包里面装着一本书,自己设计得很好,打吊瓶是一个很费时间的事情,百无聊懒得时候,有一本书可以让你感觉时间过得快一点,这本书的作用就是这些,不过去医院的这些天,一页纸也没读,因为躺在床上,一只手托不住,在一个吊瓶的时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的长,算下来一个小时左右,书成为了“备用品”,包里面再就是装了一瓶水,防备临时吃药用,虽说自己办理了住院,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床位,自己专属的床头柜,可是自己什么也没有带,知道治疗完了以后就走。
七点钟从家里面出来,走到公交车站,等候公交车的到来,从车站到医院附近的车站,不堵车的话,也就十分钟的事情,一般也就二十分钟到了,等车也好,坐在车上也好,没有人知道你是一个病号,是去医院做治疗,大家都认为车上的乘客都是上班一族,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早起晚归,坐在车里也能看到面带疲惫,脸色发灰的乘客,自己猜想或许他跟我一样,不是去上班,而是去医院看病,假如那个面带土灰色的乘客,没有座位的话,我一定会站起来让给他坐。后来知道,即便你起身让他去做,他也会婉言谢绝,用别人的话说,不可能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给年轻人让座,自己忘了自己也算作老人了。
下了公交车,慢慢地往医院方向去走,可以看到一些医院的小护士急匆匆的样子,知道离上班的时间不远了,考勤是他们必须接受的一项劳动纪律,而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要再接受考勤了,自己已经认为,我已经退休了,所以自己去单位都是一种义务,真的可以不去,或许你真的这样坚持下去,或许真的给一些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而现在自己缓慢的步伐,真的严格按照劳动纪律来考核的话,自己宁愿被罚,也不可能急匆匆的赶路,知道自己的两条腿与心理的想法已经不协调了,发动机依然运转正常,但是零部件已经跟不上应有的速度了,想起了“掉链子”这个词,现在我的情况就是开始掉链子了。
机体的衰老或病症,不得不让心里去适应,这种感觉非常之明显,也非常之难过,曾经健步如飞的自己,到了还不算老的年纪,就感觉自己已经走不动路的感觉,原先过马路看到红灯时,发现马路上没有车辆过来,会飞一般的冲过马路,而现在绿灯还有二十几秒,自己都感觉赶不过去了,自己会耐心的等下一个绿灯的到来,想跑已经跑不起来了,知道量力而行是怎么一回事情,调整心理与机体的相互协调,老人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心态。
在电梯里面,见到了我的主治医生,相互用微笑表示,其实真的很多时候,一个表情就可以代替很多繁文缛节的礼道,他的微笑代表着他对你的一种认定,你从他的面部表情和微笑里面,感到了一种慰籍,多了一份信心。到这里真的没有别的指望,希望这里的医生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妙手回春,即便有的时候觉得,年轻的医生面脸带着稚气,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但是,有什么办法,你到了这里,只好听从这里所有的安排。
完全可以不坐电梯,这曾是自己一贯倡导的作风,但凡八楼以下,自己一定会徒步登楼,说是绿色环保,实际上是自己刻意让自己多走几步,而现在不行了,见到电梯格外的亲,新办公地点,自己的办公室在四楼,因为有电梯,自己不感觉有什么困难,即使去二楼,也会乘电梯。
可是机关里面没有电梯,分管领导和大领导都在三楼上,每次被召见,都要忍住疼痛,咬牙坚持登上三楼,机关的同事见到自己蹒跚的样子,摇头不止,干脆问你,需不需要扶一下,自己表示不用。心里面想,腿实在是拖不动,这是自己真实的感受,这装不出来,机关的熟人,说得更干脆,你这样子到残联申请残疾证,绝对的不用检查伤残情况,直接颁发残疾证。还有得更损,问我,两条大腿看来是不太利索了,问题是大腿中间的那只小腿还管不管用?我回答,很长时间没用过,不知道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