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八月同学季——高中篇(之九)

(2014-09-09 05:40:52)
标签:

佛学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每次高中同学聚会,喝到高兴的时候,“新华社记者”总会站起来敬酒,发表他的“主旨演讲“,很多时候大家坐在那里倾听着他的发言,但最后更多的同学感觉越来越糊涂,不知道最终他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我知道此时他的大脑运转的飞快,不同的信号快速的经过大脑皮层,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表达的意思还没有讲明白,感觉新的表达已经产生,所以拐弯到了另一个话题,只要大家认真仔细的去聆听,绕了一大圈的讲演议题,总会最终的绕回来。我想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自说自是”吧。

 

写高中同学就一定要写“新华社记者“,为什么?在高中班里面众所周知我们在学校期间的关系很好,假如初中期间“五金大亨”是我上学放学的同伴,到了高中“新华社记者”就成为了我的新伙伴,几乎每天都想约着一起上学和放学,到了高中胆子也比较大了,时常陪送他到火车站附近,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觉得他比我有水平,脑子也比我大,而他羡慕我的是部队家属的子女,为了弥补心里面的那种落差,他经常的提及在部队里的叔叔,这个叔叔后来转业回了小城,我曾见过,感觉跟家里面的老父亲一样很严厉,感觉他们家族很庞大,遇到重大的事情,总会有他叔叔那威严的身影。

 

到了高中最后一学期,我们两个人的关系到了朝夕相处的程度,他时不时地出现在我家里面,年轻时候就长的一表人才的他,给大人的感觉是一个文静的男孩,像我父母如此挑剔的人,看到这个感觉老实巴交,年轻帅气的小孩时候,也多了一份喜爱,在高中期间他到我们家,家里面所有的人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特别是在一起写作业的时候,他那一手漂亮的字体,赢得老父亲的高度赞扬,接下来就是对我“满地爬”字体的抨击(臭白),说看字如看人,你就是一个付不起来的阿斗,那时候咱什么也不知道,说我是阿斗,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都说有来无往非礼也,经常出入我们家的他,也逐渐的把我介绍给他的家人,即便这个大家庭,在那个时候给我一种强烈的好奇,他的四个姐姐,一个弟弟,不间断的出现在我的面前,特别是他的四姐,长得漂亮,“新华社记者”引以为豪,那时候她已经就业了,听同学说,小姐在单位里面成为了先进,老父亲和老母亲特别的痛爱,后来她成为这个家庭里的骄傲,感觉好像是被评为劳动模范之类的光荣称号,在后来见证了这位漂亮姐姐的婚礼,小姐夫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后来知道在铁路调度系统,而且同样是一个业务尖子,在后来成为了什么干部就不得而知了。

 

“新华社记者”的老父亲慈祥,虽然当初感觉他脸上带着一丝严厉,但是,感觉家里对这个长子宠爱有佳,“新华社记者”告诉我老父亲是一个有技术的老工人,小城葡萄糖生产的专利,就是他父亲的,而且,他父亲在饮食方面的技艺也不得了,在他家里面亲自见证了,老父亲制作的“花生粘”,感觉有这样的手艺,孩子有多么的幸福。在他家里面,他带我到他们家的吊铺参观,拿出来父亲解放前的一些线装书籍,自己羡慕得要死,觉得这就是有价值的文物。

 

也正因为太熟悉了,大家交谈的话题就无所不谈了,而那时候一表人才,帅得让人眩晕的他,也开始了内心里的躁动,即便高中同学一直认为,到高中期间,心里面一直惦记着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女班长,至于为什么喜欢这样的女孩子,他没有跟多的跟我解释,但是,看到他拿着我们为他“特意制作”与女班长两个人和影时,他脸上流露出来心满意足的样子是真真切切,女班长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小帅哥在暗恋着她。

 

其实,这位小帅哥可并不是就喜欢女班长一个人,他跟我提及的就有一两个,第一个就是他叔叔的女儿,我见过他号称天下美女的她表妹,说实话自己没有她的那种感觉,后来,他又提及了邻居们的一个小姑娘,那个小姑娘我也见过,倒是落落大方,但是感觉没戏,不过是烧火棍子一头热,最终她的婚姻,证明了这些。


后来与他结合在一起的姑娘,成就了他今天的事业,感觉那时一个做事利落,敢爱敢恨的姑娘,当然也是让“新华社记者”不寒而栗的掌柜的,现在她的武功怎样不知道,当年“新华社记者”谈恋爱的时候,她亲口跟我们说,她轻轻地一抬脚,就踢到男朋友的后脑勺上面,原来“新华社记者”的对象是一个武功高超之人。

 

时间是把刀,曾经那么帅气的“新华社记者”,到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年轻时候的样子,跟我一样像吹皮球一样的发富起来,要知道曾经的他留着被头,与香港电视剧《上海滩》里面的许文强长得特别相像,而现在站在那里露出的肚子,跟怀孕七个月左右是大小,更多的人说这是腐败的肚子,


我不知道这些年他时如何走向腐败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觉得有点大器晚成的样子,大项目,大工程,大投入,这些我们已经想象不出来的事业,在他那里似乎也没真正意义上跟我们讲明白,其实,同学们到了这年龄,已经没有了所谓事业成就的功力,成功也罢,平淡也罢,只要大家健健康康的活着足以。

 

说实话,这些年由于各自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的在一起交流,已经感觉与他有了一定的距离,到底是自己落伍了,还是其他的问题,不得而知,一句话,他讲述的那些事情,自己觉得越来越听不懂了,但是,看他的那精气神尽头,感觉有伟大的事业在等着他实现,估计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我现在只想一件事情,尽快的退下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他召集同学聚在一起的做法,我还是一百个支持,在这里代表同学道一声:谢谢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