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九十二)
(2014-06-11 07:25: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最近很郁闷,一些让人高兴不起来的消息不断地传来,不过这些消息在当官的那里没有我这样的郁闷,因为当官的希望他的权柄握的时间越长越好,假如不是政策的限定的话,一定会有干到老的想法,也忘了手下人急切的心情了,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应该倒出自己的位置,因为在一个位置呆长了,不知不觉中就有一种疲沓的感觉,不思进取是最为通常的表现,自然也就让管辖的部门和单位显得死气沉沉的样子,不过这是我自己猜想的事情。
郁闷的第一件事情,上面要强力推行延长职工退休的制度,为什么要强力推行,其实不说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养老金的不足造成的这种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寿命比从前有了较大的一高,活到七八十岁的年龄不足为奇,而在我的印象里,曾经的居民平均寿命不到七十岁,而现在已经达到快八十岁的水平了,寿命的延长带来了养老金的预想不到的不足。
我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字,在人社部门的测算中,女职工的平均年龄是按六十五岁来为测算的基数,而男职工则是按照七十三岁来测算的基数,可想而知现在的实际情况,早已经超过了这种测算的概率数,特别是女职工的寿命已经远远超过男职工,这种测算与现实的差距,同样成为了养老金预测不准的必然,不知道现在的养老金出于什么样的状态,不过分析一下,这些政策即便让一线工人骂声不断,但依然这样的强力推出,足以证明现有的养老资金的情况不容乐观。
虽然,离六十岁退休还有几年,但是按照规定推出的政策,估计也要被拖后半年左右,不要小看这半年,你算一下自己多交的这半年养老金,被全国类似人群用乘法换算,就知道多出多少养老资金来了,这还不包括那些刚刚到可以拿养老金,和在这之前不幸夭折的人,这些人士对社保资金贡献最大的人,身边就有鲜活的例子,现在只能说命苦。曾经单位里面就有这样几个命苦的人,单位效益不好,只好在外打拼,真正积劳成疾患了大病,由于没有到退休年龄,只好靠自己及周围亲亲哪里借钱看病,眼看着就要到退休的年龄,熬不下去了,撒手人寰,一分钱养金没享受到,交的那些年的养老金全部充公了。
很理解一线职工强烈反对的想法,原本就不高的工资,而且劳动强度不减,一心等着他们按年龄退休以后,安度晚年,即便工资并不高,但是脱离强度的劳作,使他们的渴望,却没想到退休年龄又往后拖,不仅延长了他们强度劳作,也减少了他们享清福的时间,用一些工人的话说,只有那些官员喜欢这样,他们指手画脚不出力,而且福利待遇高高的,自然他们对这些无所谓。
第二个让我郁闷的事情,听说现有的干部任职年龄的限定一说,将会被取消,一律要干到退休年龄,在一个酒桌上,听到一位不小的干部在那里煞有介事的讲述这些事情,从他讲述的语调来看,那才是洋洋得意,觉得这个消息是多大的利好消息,听到这里自己基本上快昏厥了,说这是上面为了解决“吃空饷”,想出来的一个办法,不仅如此,让那些没到点已经回家的干部重新回到单位,给他们找事情去干,让他们不能闲在家里面“为所欲为”。
眼看着自己已经长期服役快一年了,觉得培养“徒弟”的任务快圆满成功,而且“徒弟”已经跃跃欲试,掌握的经验与干劲,试图将这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绝不会停留在现有的状况之下,眼看着施展的舞台的大幕已经徐徐来开,这个消息无疑也是对他的一个打击,就像在饭桌上说到的那样,真的这个消息是准确的,那么意味着机关部门里的那些年轻人,等待升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漫长,用年轻人的话说,那些老不死的玩意,站在那里,我们那天才有出头之日。
在这之前,跟领导一起的时候,反映过自己内心里面的真实想法,让年轻人上来,自己回家完成自己一直想象中的那些计划,趁着自己两条已经感觉越来越沉重的腿还能迈动,背着自己的相机去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行千里路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学识,补上自己向往而无时间实现的那些想法和愿望,有那么多值得去写的东西,有那么多自己想干而没有时间干的事情。
领导看出我离开的想法不是装出来的,他也很真诚的跟我说,我也是倒计时计算在岗时间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回家挺好,我告诉他心里隐隐约约有点来不急的感觉,家里面的老人到这把年龄,真的需要人去照顾的时候了,按正常的干部政策,现在我已经可以进这份微薄的孝心了,但是现在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每次回家看到老母亲那期盼的目光,自己就有一种负疚的感觉。
这样的消息进来传得正兴,亦真亦假难辨,但是,在这个有风就有雨的社会里面,说常了就会变为现实,不知道这种散发消息的做法是一种策略,还是不经意的“走漏风声”,一句话,不能全信,又不能不信,自己把这种担忧跟领导说了,领导笑着跟我说,原本想一起退下来,不定时的约在一起喝个小酒,吹个小牛,看来现在只能在办公室里喝个小茶了,他起身去拿杯子,我心里在想: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