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上海(之一)

(2014-04-14 07:02: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用女儿的话说,上海市中国商机最多的地方,现在知道只有成为所谓的“白领”才有这样的感觉,更多的打拼者感觉中的商机,就是流血流汗的拼命劳作,在上海的短短两天时间里,看到过太多这样靠体力和耐力劳作的人,在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里面,犹如我一贯的看法,在每一个城市,都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域。

 

女儿选择上海作为她国外研究生毕业以后的社会实践的地方,有着她自己的思考,这些作为当父母的是理解不了的,毕竟我们所经历的与之绝然不同,从上个世纪计划经济的那段历史,工作是分配的,大人告诉我们的就是好好劳动,虚心听师傅的意见和建议,用自己勤劳和聪慧,赢得往上走的机会,也就是这样一路走来。

 

虽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无情,同样也有了更多人不同的感受,不管你是否愿意,是否适应,也就这样向纵深发展,随之带来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与我们价值观念不同的现实,女儿就是这群年轻人中的一个。

 

还好,女儿在上海工作的这三年时间里,她吃苦耐劳的品行继承了父母身上的一些,在那个给资本家打工的单位,高强度的劳作,她居然是干的乐此不疲,当听到公司里某某因过度疲劳突然倒下的消息的时候,同样为女儿捏着一把汗,告诉女儿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女儿的回答似乎没有当家长的那种担忧,感觉这种被剥削他们欣然首领,而且还乐此不疲,或许他们的“白领”生活,让他们找到了一种“自信”。

 

没有人可以想到,在女儿公司的大楼外面,每天半夜十一点以后,总会停放的出租车可以排成长龙,而这些出租车就是为了来拉这些夜以继日的公司上班族的,用女儿的话说,半夜一两点下班不足为奇,经常他们凌晨一两点下班的时候,在电梯里还能见到继续加班的同事,女儿告诉我,那长龙般的出租车,就是一道风景线,足以证明公司的业务有多忙。

 

这次去上海并不是为了探亲,而是女儿选择了另一个城市里的这项工作,我跟掌柜的去帮助她“搬家”,虽然女儿一再的说自己足以,但是作为母亲还是不放心这些,毕竟要去的新单位距离十分遥远,所以了解女儿的母亲,毅然决然的去了那里,我自然也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力,上海之行就在这样的前提下确定。

 

说实话,孩子在外面独立的打拼,女儿的母亲最初还去看了一下,带回来一些孩子居住房子的大体情况,感觉孩子居住的地方离单位太远,但是,初到上海的这些打工一族,是不敢奢侈的,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择他们的居住地,可想而知孩子上下班的辛苦会是怎样,用掌柜的话说,居住地的马路对面,就是属于江苏省管辖的地段,居住在上海的最边缘,坐地铁需要一个多小时,同样也是地铁的终端。

 

后来女儿终于搬到了城里面,听说租住的房子女儿非常地满意,主要是离公司比较近,这样可以有相对多的时间得到休息,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她满意的房子是怎样,这次去住在了女儿租住的那个房子里,给我的感觉作为一个上海人,生活的压力真的我们无法想象,被女儿誉为上海富人区的那个房子,我实在不敢恭维,而女儿告诉我,租住的这家人可不得了,在解放前可算作是一个有钱的人家。

 

在我看来像鸽子窝一般的房子里,实在找不到什么幸福的感觉,被改造过的这个二层楼房,二楼的两间房子分别住着女儿和她的同事,女儿的屋子里面,没有床,地下放着一个席梦思垫子,就算做她的床了,唯一的一个桌子,是他加班加点用的工作台面,屋子里除去这些在没有更多多余的空间,衣服和物品杂乱的堆方在不同的角落,你很难看出这就是被誉为白领一族的“公寓”。女儿告诉我,在上海这样的地段,有这样一间房子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我怎么也找不到女儿感觉到的幸福。

 

女儿所有的家当,就是两个大箱子和一个小箱子,其中一个大箱子是他出国上学期间买的,回到上海工作以后,添置了第二个大箱子,而那个小箱子是公司的赠品,这些年作为“月光族”的女儿,出去过着用掌柜的形容的“小资生活”之外,感觉添置的家当不过是一些衣服,想起了那首“故乡的云”的歌曲中唱到的那样,回来时确是空空的行囊。

 

女儿的性格像她妈妈,喜欢自己动手,主张万事不求人,自己能办的事情绝不会找任何的外人,原本自己想找上海的朋友帮一些忙,但是,性格倔强的女儿,对我的意见和建议一概的否定,她们娘俩认为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找任何的人,现在物流的发达,不需要你在像我们曾经的那样靠人抬肩扛,离女儿住处很近的物流公司,去说一声有货物需要托运,他们就会推着车子来帮助你拉物品,托运的物资不会拖过三天,就会运到家中,只需把需要的物品与不需要的物品分出来即可。

 

这次上海之行,自己发现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比我们要强得多,而且,比我们更易于满足,至于观念我们已经早不在一个层面上,上海人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很简单,讲秩序、讲规则、将经济实力,与之我们感觉到的关系、权利和熟人,确实不在一个思维的层面上,在上海真的感觉到“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感觉。

在上海(之一)
里弄的家门

在上海(之一)

在上海(之一)
“白领”的卧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