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八十三)

(2014-05-20 09:14: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场论道

当官的一张嘴,小兵跑断腿。手头上接了不少并不应该是我干的活,没办法,咱是贱骨头,领导几句好话把你哄得团团转,说这是你的专长,别人无法替代,自己就信以为真了,屁颠屁颠的去做了,到后来知道,这件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干,那不过是领导为了省事,觉得你好说话,更是因为用惯了你,而采用的小伎俩而已。

 

自己看不清其中的“奥妙”,外人看得很清楚,觉得这个领导有点彪,那些文字本不应是你管辖范围的事情,你从别人手里抢了饭碗,别人心里面还记恨你这个无处不插手的人,自己还觉得这是一件非我莫属的工作,就这样自己上了套,由于能力有限,忙的是屁滚尿流,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的堆砌了那些文字,交到领导那里,他不说你好,说放在我这里看一下,你着手写下一个类型的文字吧,没办法只好有了新的压力,岂不知,自己之前写的那些文字,已经被文秘改的“面目全非”。

 

自己擅长于“想到哪写到哪”,作为大众读者,对你的文法不去过多的追究,但是,公文写作就没有自己喜欢的这种自由了,这些年自己习惯于“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那还会官场上的那般文样格式,可想而知用这样的笔法去完成正式场合里的那些讲话会是怎样,自己早已经异化成为一个“自由人”,就像我一上来跟领导说的那样,这些年疏略与官样文章的书写,已经找不到感觉了。领导比咱更会说,你现在找不到,所以你慢慢的“温习”,就你这聪明劲,很快就会找到曾经的感觉。

 

那还有曾经的感觉,曾经的都是一些痛苦,从事业单位借调到机关工作,觉得处处是神秘,所以自己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处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做事,还好,这一招术感觉很奏效,部门长觉得你想法不多,比较谦和,所以愿意把一些自己早就烦得不行的事情让你做,而他手下的大头兵,发现你不是到这里与之竞争的,也就放开了手脚,也把他们不希望干的事情,一股脑通过他们的领导交给了不言语的我,进机关不就自己就成为了部门里最“喜欢”干活的人。

 

九十年代中期,单位里有电脑的不过是“四通”打字机,那时候还感觉很神秘,一般的公文不到确定稿的时候,依然用手写处理,只有最后确定了以后,办公室主任在发稿的审批单上签上字以后,你才最终可以见到铅印的文字出来。而绝大多数的领导讲话,一些基层反应的问题的解答,还有宣传的稿件,都是用手抄的方式,想象一个稿件领导让你不许在稿件上有改动的痕迹,知道改动以后再报道分管领导那里,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觉得底下的人心情浮躁。所以每次接到抄写材料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的摘抄,心情不好的时候绝对不会敢这样的事情。

 

自己忘不了,因为害怕耽搁分管领导的“审阅”,自己只好将讲话稿带回家里面,通宵达旦的抄写,家里面掌柜的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抄写员,看到我坐在那里有板有眼的做事情,以为是在创作,岂不知,在干着最简单枯燥的事情,因为不允许有改动的痕迹,只好用这样“找清静”的办法,来完成这样的工作,而那时候部门长就害怕在分管领导觉得水平不行,所以一般的第一稿都写得非常之长,用老婆娘的裹脚布形容不为过,方格稿纸每次都是二三十页,要是全委会的讲话拿最少也要四五十页,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些大头兵做的事情了,居然有几次,两个部门张把手头上的稿件,一股脑都放在你的案前,规定你时间把任务完成。

 

自己最初学的那些“八股文”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学来的,抄上许多遍,领导或部门长的文字,似乎你就有了一点这方面的感觉,知道这是一种套路,只要不标新立异,真的想有所创新,也要有领导的旨意,这是机关工作中最应该值得注意的事情,绝不能表达你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在你想不起这些乏而无味的文字,你就去找曾经有关类似的讲话,你总可以找到那些大话和套话。

 

记得很清楚,真正写稿子的是在机关第二个部门,每个人都有一摊子工作,领导想要谁负责的那摊子工作的文字,就会找到你,把他想要表达的意图告诉你,限令你时间把草稿交给他,所以,自己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你不要认为不完成会怎样,领导既有文字水平,更有讥讽人的水平,看似不淡不咸的几句话,细细分析,那才是对一个人的巧妙之嘲弄,为了不引起领导的“巧妙”嘲弄,尽量的往领导想要表达的意思去靠,就这样逐渐把自己练成了提笔就能“扯逼拉吊”的“工匠”。

 

前几年,自己认为离下来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对这样的文式不屑一顾了,自从开始耕耘自己博客这块小地,觉得用“想到哪写到哪”的方式挺好,随着你的思绪往前走,逻辑关系严不严密,时空的排列关系,颠不颠倒,都似乎不再那样的重要,古往今来你可以随意的穿越,知道这是自己抒发自己情怀的一种方式,与官样文章没有任何的关联,久而久之,又忘记了自己苦心学来的那些“假大空”,当下领导有需要你写这样的文式,已经找不到感觉了,看到已经铅印的文章,感觉不是我曾经交付时的那样的文字,用改天换地形容,即便这样自己也会欣然接受,知道这种落伍,也是自己心灵得到解放的一种印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