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油画前的浮想(之一)济南路大铁桥

(2014-04-03 06:42: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在小城的嘉木美术馆看了艺术家、画家郑照国“寻找:老街老院老青岛”风情油画展,二十六幅还原小城从已经消失或者经过了改造的那些历史建筑,其中有一些自己非常的熟悉,那些建筑曾经是儿时经常游玩的地方,例如济南路大铁桥,在这幅油画前,勾起了自己往日的回忆。

 

很小的时候对中山路的记忆中,就少不了济南路大铁桥的印象,中山路的北头,临近市场三路和济南路的交汇处,就是中山路的末端处,没有忘记那个名为大窑沟的地方,而济南路大铁桥就坐落在这里,穿过大铁桥往南走就到了莘县路,那一带被统称为小港,青岛话“后海沿”,过了铁桥往北走就是冠县路,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大港码头,那里曾是一片热土。自己结婚蜜月旅行,就是从那里登上去上海的客轮,而那时候去上海的船票是一票难求。当然,最重要的济南路大铁桥也是小城最初区划的市南区与市北区的分界线。

 

记得更清楚的是,四十年前小城没有几路公交汽车,而最著名的六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一边在中山公园,另一个终点就在大窑沟,儿时的记忆中,跟着母亲逛中山路,走到国货公司附近,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央求老母亲坐公交车回去,一共三站路,中国剧院、栈桥、广西路,而与小伙伴一起去中山路的时候,向母亲要乘公交车的款项,一旦获准,与小伙伴绝对不会把这个款项用于坐车上的,变成了解馋的食品。

 

中山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是小城的商业中心,是最繁华的地方,好像居民口中说的逛街里,就特指去中山路,那时候但凡周末中山路就成为了人的海洋,就像最早的台东区,现在的市北区商圈一样,成为了百姓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对济南路大铁桥记忆深刻的还有,不知什么时候那里盖起了大茅房,在那里自己可真得上了不上厕所。虽然臭气熏天,但是,对于习惯于这种生活环境的市民来说,已经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我曾写过从京城来到小城以后,母亲的亲戚多半在小城,而我的姨夫工作的地方就在济南路,靠近中山路的一个理发馆里面,母亲曾经带过去过几次,那时候对火车有无限兴趣的我,一定会听到火车的鸣笛声音,便会跑出来到大铁桥下,看火车拉着长长地车厢缓缓驶过,觉得大铁桥很神奇,幻想着自己坐在列车上,带我去好玩的地方。

 

自己工作以后这里就成为了经常光顾的地方,莘县路是土产品商店聚集而著名,作为采购员的我来说,这里几乎是每周都要来的地方,那时候年轻,想把工作干的出色一点,但凡有了采购计划,自己一定会货比三家,那个店里面的货物质量最好,就买那家的物品,同样在哪里的很多土产点的员工都混了一个脸熟,例如来了质量不错的大竹扫把,都会给我留着,一时间单位里都说,我采购进来的竹扫把结实好用。不仅如此,计划经济时候铁丝也同样是紧俏物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在那里买到,他们给我留着。

 

不知道自己对土产品商店有一种偏爱,现在这些商店已经很少了,三十年前每个区里面都会有许多类似的商店,干采购期间几乎跑遍了这些商店,看到那里的物品,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一时间自己还成为了土产品的行家,地板擦子头,扫把,铁皮烟筒,也包括其它的物品,打眼一看就知道它的质量如何,而且价格烂熟于心中,自己的师傅说我是一个很好的采购员的苗子,很遗憾不知为什么突然的一天就不想干这个行当了。

 

济南路大铁桥记忆中,另一个忘却不了的就自己开始买书的时候,不间断的路过那里,新华书店离那不远,从新华书店出来往北走,就是市场三路的书摊,在往里面走就是一个百货公司,现在已经记不起它的名字了,我师母就在那里上班,后来她分配去了中国剧院边上的代代红商店,沿着市场三路继续往里走东风电影院是我们上学时经常去看电影的地方,市场三路的东头是一个大台阶,台阶的中间就是我的夜校同学,也是他介绍我认识郭新城老师的安郁忠的家,这些记忆都历历在目。

 

从大铁桥东面继续往北走就是馆陶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里更是小城的书摊的发源地,自己有几年泡在那里淘书,每天下午四点钟以后,那些有门道的书贩子,便会在这里放上几张牛皮纸,把自己淘到的新书摆在那里,高价卖给急需要买这些书,而在书店又买不到的书的“书虫子”们,交易一度时间非常的红火,自己几乎是每周都要去呆上三五天,在一个又一个的书摊前逗留,当感觉到内急的时候,便会一溜烟的跑到济南路大铁桥下的那个大茅房放水,之后又回到那里流连忘返。

 

好像记忆中大庙山的家就住在那里,他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字,现在打铁桥已经重新的建造了,为的是动车的需要,而大铁桥的周边也变了样,印象中的莘县路和济南路多已经被改造了,特别是市场三路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至于这种变化好与不好,在这里暂且不说,感觉我们的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在画家郑照国的这幅油画前,才给你带来曾经那般温馨的回忆,我不知道是自己的退化,还是社会的前进。


在油画前的浮想(之一)济南路大铁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