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会议(上)

(2013-12-30 07:12:40)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场论道

都知道我的业务主管部门在京城,但是这两年自己频频去京城,并不是去汇报工作,而是去看望自己的关系与朋友,自己的上级业务领导,已经几乎让我遗忘的差不多了,知道他们也不想看到我,我那张臭嘴,和特立独行的做事方法,已经让他们无比的恼火,用忍无可忍形容很准确。不过十年前,可不是这样,我们最初曾经有过那么一阵子“热恋”的时光,自己也曾经为有京城的这些官老爷而激动过一阵子,拉大旗作虎皮一阵子,自我感觉“良好”过一阵子,后来发现自己的这些激动,不过是自己的感觉,是自己忘记了不应该感觉对等的一种误判,人家是领导,不希望与你“亲密无间”,要有一个适当的距离,这种距离现在看来就应该叫做:等级分明。

 

最初发现那些人心里面有这种想法,心里面真的难过了一阵,自以为称兄道弟的关系,弄了半天是自己仕途不成熟的表现,是热脸贴在凉腚上的事实,到现在自己才明白,这种套近乎就是自受其辱的一种必然,毕竟人家是上级领导,有一个业务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自然距离,你把他们混同于你自己的位置,就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需要的是你俯首帖耳,毕恭毕敬的最终表现,没办法,地域决定了你的命运,以前一直弄不明白,地域的优越性来自哪里,现在知道了,那就是命运的一种冥冥之中,京城飘下来一片叶子,也会砸破你的脑袋,一直想四十多年前自己不搬来小城,也会像那些人一样的牛逼哄哄。

 

从热恋到各走各的道,已经有了很多年了,最初大家还可以做到用最大的忍耐相互面对,后来大家气度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豁达,索性大家连见面都觉得是一种负担,就这样自己被边缘化,作为我来说,边缘化是一种解脱,可以不用昧着良心去说话和做事,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感觉去处理一些问题,觉得没有什么不好,自己也曾经用文字表述过自己的这种感受,倒好没有了“靠山”自己变得谨小慎微,知道对上边再也不能指望什么了,所以要想自己继续往前走,就要事事处处小心谨慎,决计不能掉到泥坑里面,知道自己所有的闪失都是他们拿下你的理由,就这样如履薄冰的走到现在,自己感觉这条小船依然悠悠荡荡的继续前行,没有多大的天空,行进在蜿蜒曲折的小河中,依然如此,就是我最大的有幸。

 

接到开会的通知,看到上面那些必须的规定,自己第一反应就是让“接班人”随着领导一起前往,别让京城那些不希望看到我的领导为难,自己前些日子让同事带去的人事任免文件,已经让上面的领导大为不悦,已经忍了这些年的他们,认为自己毫无疑问的应该“荣归故里”没想到任免文件的最后还有一条他们最不想看到的文字,用那个大领导的话说:这叫什么事情?这句话的背后足以见得他的心里的那种最真实的想法。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也不是我的本意,自己早就对跟着上面那些人做事够了,回家干自己的事情是自己久久期盼的一件事情,可是,领导让咱带一下新人,我又会怎样去说,毕竟已经有一个期盼,或许明年的这个时候,会真正意义上的“荣归故里”。

 

有些事情却是耐人寻味,你越不想去做的事情,领导非让你去,领导见到会议通知以后,在上面签下他的“手谕”:一把手参加。拿着手谕回到办公室,让工作人员通知上面的具体工作人员,很快传来了回话,必须有分管领导参加,拿着文件再次找到领导,告诉他必须带着我一同前往,说是新来的部级领导要训话,不仅仅是训给我听的,而且要说给你们这一级的领导,从领导的目光里你可以感受到,不愿意开会的人居多,原因很简单,那些所谓的重要会议,用文件形式下发足以,而且有些会议的内容根本没有现实意义,完全是形式而已,不愿意归不愿意,上面有要求就必须去,领导让我一起买票。

 

自己知道这种会议安排在年底开是他们的刻意安排,用这种方法将大家不同意的某些政策强制通过,让分管领导出席,就是为了让那些业务负责人闭嘴,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由,不给你说话的时间,你可以不听我的,但必须听当地领导的,因为当地领导是主管你生死大权的人,上面的那些人用了心思,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当然,对我而言去开会并不是去接受教育,是去哪里见久违的各位同仁,在这之前他们分别来电话,问我是否通知我前往,我开玩笑的告诉他们,一不小心记错了,又不好收回,所以我被邀请。


他们都知道自己被“边缘化”的现实,因为他们曾经不止一次的听过我在会议上大放厥词,知道他们不会像我这样直来直去,到时我说出他们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语来。知道领导最不喜欢的就是直言快语的人。当他知道我会陪同领导前往的事情之后,感觉大家都很兴奋,他们希望有我这样的臭嘴,为他们解放内心里的那些真实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