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绘影

标签:
杂谈 |
分类: 音评影论 |
青城绘影----参观2013青岛当代绘画·影像展有感
这个名为“青城绘影----参观2013青岛当代绘画·影像展”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了,记得十天前接到艺术家刘传宝打来的电话,希望能参加在位于城阳白沙河边上的LAVIE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这个艺术展览,说实话,这不是我第一从去哪里,LAVIE当代艺术馆开馆的那次我也去了,借了一辆朋友的车,开了足足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自己在去的路途中在想,外埔的朋友对小城的地段不熟悉,白沙河应该算作这座小城的“郊外”,毗邻小城的流亭机场,这是新近开发的一片热土,LAVIE当代艺术馆,也同样是随着这里的开发应运而生的一朵奇葩,毫无疑问在喜好艺术的百姓心目中,这是彰显小城文化的一个新举措,用我自己的话说,让艺术之花开到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更多的人都知道,在这之前,更多的艺术展览,大多在老城区里面举办,自己猜想可能是基于城市交通和展览馆原有位置设定的原因,几乎更多的展览多半在位于小城大学路上的青岛美术馆,和位于小城徐州路上的出版社美术馆举行,毕竟在那里交通相对而言要方便许多,后来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展览馆,理由在安徽路口上的“良友书坊”,几乎每个月都有以介绍画家为题的艺术展览,由梁克刚担任的名义馆长的天泰艺术馆,由艺术家、画家尤良成以他的工作室开辟出来的138艺术工作展室,当然也包括有艺术家、画家刘传宝担任馆长的LAVIE当代艺术馆,等等像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
虽然现代交通已经全覆盖到小城的不同角落,但是,自然地理的位置观念,还是让更多的喜好文化的人,觉得去城阳看艺术画展有些偏远,而作为LAVIE当代艺术馆馆长的刘传宝先生,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观到这个具有探索性的艺术展览,专门租借了大型交通工具,为喜爱艺术的百姓免费提供了参观的可能性,这种“破费“同样也是艺术家们的用心良苦。
这个名为“青城绘影----参观2013青岛当代绘画·影像展”的展览,汇集了小城三十多位画家、摄影家,近百幅关于青岛的记忆,策展人之一,同样也是艺术家的大熊撰写的前言里说的那样:“艺术家们毫不掩饰地诉说各自的爱恨情仇。虽一己之力,却终汇成涓涓细流,奔向河流,散发着青城的气质,光彩夺目。”当然,艺术家刘传宝先生讲出了这次展览的两个特点:“第一,在这个平凡的主题中能否挖掘出新的东西,试想在光鲜的景象中,艺术家会用什么样的手段和观念介入,并阐释艺术的存在和自我独立的思考;第二,把绘画和摄影在统一主题下一同展出,这样的碰撞是有风险的,毕竟这对视觉兄弟的渊源,历史还在纠葛,这恰好是我们岛城现流行的有关城市绘画艺术应该思考的问题,放在一起比对,或许可以打擂,互助。共融共创才是展览的用意。”
我不是艺术家,对艺术的喜好凭着自己的审美情趣,去理解和欣赏,我赞同黑格尔说的,“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借助外在物质形式显示一种内在的生气、感情、灵魂、风格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在艺术家的作品前面,自己用心的去学习和理解,他们用彩色、光影、景象为我们讲述着他们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阐释。在哪里看到了刚刚离岗待退下来的郑校长的画作,做了多年“七品”官员的他,为更多人不知的,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一个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艺术家、画家,在哪里见到了他小城城市系列的画作,他把已经从这个城市地表现上消失的建筑,重新恢复了曾经的形态,用艺术作品留住了历史的曾经。
开幕式用隆重和热闹形容,来自小城的艺术家们,艺术鉴赏者,以及来自小城的不同大学的艺术爱好者,和那些憧憬着要献身艺术家的年轻人,把开幕式现场挤得满满当当,赞助商、艺术家纷纷表达了对这次艺术展会的内心感受,知道这是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的媚俗,开幕剪彩之后,大家鱼贯而入,进入了艺术展馆,在画作前评头论足,流连忘返,那时的情景,假如是每天都这样热闹非凡,我想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春天,遗憾的是这不过是一个开幕式,随后呈现在我面前的却是,开幕式的嘉宾们坐着的椅子,被搬出了了室外,等候车辆的拉走,参观者在欣赏完艺术家作品之后,纷纷的离开,LAVIE公社广场上便显得空旷,恢复了它原有的宁静,我不知道明天会有多少参观者来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我可以猜想出第二天的景象,就像这个社会呈现给我们的一样,形式大于内涵,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艺术家不能回避,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