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二十)

(2013-10-31 06:55:42)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场论道

开职工小伙房,是自己的“奇思怪想”中的一个,参加工作以后,就在单位的餐厅吃饭,由于那时候是计划经济年代,单位属于一个疗养性质单位,分为了疗养灶和职工灶,疗养灶与职工灶的伙食天壤之别,可以这样说,疗养灶倒出来的剩饭,也比职工灶好,即便这样,自己还是感觉单位的伙食好于家里面。

 

每年一次春节的职工聚餐,成为了计划经济年代所有职工的期待,职工灶的肉制品和海产品,都是疗养灶一年下来“净赚”的物品,将这些剩余物品“犒劳”员工,也算是让这些长期“吃糠咽菜”的清贫员工得以慰籍,看到大家大快朵颐,大口喝酒的样子,就知道当初员工的基本生活水平了。

 

从那时候起,自己就一直觉得在伙房里工作,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既不影响自己干别的事情,又可以让自己饥肠辘辘的肠胃得到满足,单位里后来来的一个文学青年,就是这样,不仅仅自己的胃口得到满足,闲暇之余,还可以“顺”出点油水的物品,给他们的老师和学友,即赚了人缘,又不影响他创作,和文化圈里的那些人交流,自己从心里面羡慕他的这种衣食无忧。

 

后来计划经济不再显现出它的优越性的时候,自己才庆幸没有在伙房里干活,那时候很多年轻人都想从伙房调出来,觉得伙夫的名声不好听,而那时候年轻人找对象,一听是伙夫,姑娘一定会慎之又慎的与你交往,即便你做得一手好菜,择偶的观念,从那时起就开始了转变,不再像曾经的那样,喜欢找厨子的原因,“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子”,为了有饭吃,厨师是一个很不错的行业。

 

从单位出来,进了机关,感觉机关里的食堂做的饭菜质量,比曾经单位里的伙房的饭菜,不只好出多少倍,自己才感觉见识太少,好的东西哪都有,只是自己去得太少,不知道而已,这时才真正理解孤陋寡闻的内涵,不过时间长了,觉得机关里的伙食,虽然优于曾经的单位,但是,那里的等级观念,不敢让我恭维,那个卖饭的小青年,绝对用市侩形容不为过,见了领导打饭,勺子绝对长眼,态度绝对的和蔼。到了我们这些大头兵,那种感觉不出是去吃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份饭,简直就像是去那里讨饭一样。

 

不知道伙房的厨师怎样去想,他做得再好,花样再多,就他那种服务态度,就给他的多才多艺,汗流浃背,大打折扣,干脆有的火爆脾气,就相互开骂了,倒是在机关里面,大家都知道相互之间的位置,不敢把事情搞大,相互之间退一步,第二天见面时,好像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虽然心里面恨死了对方,但大家都不同声色,那时候觉得蹲机关的这些人太虚伪。

 

到了离开机关,自己单打独斗的时候,想起来自己兴办“小伙房”的事情,一些革命的同事。害怕招惹是非,言辞中有不一样的味道,虽然他们最终还是同意,就这样开始了单位小伙房的历史,而且,这个小伙房开设五年的时间里,名声不是一般的好,到我们最后停了小伙房之后的很长时间,一些自己的朋友,还提及我们小伙房的饭菜质量。

 

二十几个人的小伙房,一上来就规定下来,把拨去的饭款,不允许结余,超额部分单位给补足,即便这样,也没有我最初想象的那样,捅出一个大窟窿,倒是随着外单位的职工参加进来,最多时达到了四五十人,不仅不再用我们补贴,而且有了盈余,看到这样,自己让他们不要去赚这分钱,将盈余的款项用于职工午餐后的水果上。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原本想为职工做的好事情,到后来变了味道,职工吃长了,也觉不出饭菜质量的好坏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有了对饭菜质量的微词,传到我耳朵里,感觉那才是一个不愿意,到最后伙房里满满当当,都是外单位“不嫌弃饭菜质量”的人,形成了本末倒置的现象,还好,那时候盈余的款项,相当的可观,自己在想,开一个饭店,估计比我们的业务要赢利的多。

 

伙房散摊,也是天赐良缘,我们的房子又被领导看好,给了另一个部门,我们成为了“流浪汉”,不得不找到了后来的那个“闹市里的净土”的地方,在支部会上听取大家的意见,一致反对继续开火,把午饭的款项,发给职工个人,就这样一定赫赫有名的午饭,寿终正寝,大家也都不再说什么了,成为了遥远的过去,还好,美好的东西,多与那些令人不快的闲言碎语。

 

早餐的设想,是我一年半前的奇思怪想,很多人依然不愿意发表意见,自己知道新生事物,让大家一上来说好和不好是强求,让历史去证明这一切,小何同志担当起了早餐的制作工作,还好,最初当兵的时候就在部队的伙房里面的他,经过一周的恢复性练手,职工对早餐的感觉已经有了,算然吃饭的人不多,但是这种开始,也是证明自己想法的最好例证,到现在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部员工共进早餐,到我们即将告别这里,无法再延续这种职工福利的时候,大家才真正感觉到,这种不经意做的事情,其实,是真真切切给职工办的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机关的负责同事,曾经跟我打听我们做早饭的情况,告诉他,不需要很多的钱,就可以让职工吃一个干净放心的早餐,听说,我们的这个早餐,在那里引起了反响,拟准备为员工开设早饭项目,很多事情办起来并不难,只是看你想不想去办,排除了“杂念”,剩下的事情就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事了,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