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去的那一周(之四)

(2013-08-29 06:51: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到了周四,一个星期就过去了一大半了,知道今天下午,按事先约定好的,要与小城《绅蓝》杂志社记者见面,接受他们的采访,地点就在“三协”房子里,原来自己跟他们推荐在自己的家里面接受采访,他们现场看了以后,觉得还是“三协”更有特点,所以只好把采访和拍摄安排在哪里,这是我有记忆中的第二次被采访。

 

二十几年前,古籍书店还在小城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角色的时候,我已经在那里混了一个面熟,两个曾经的负责人,被我与为革命的老太太,秦经理和杨经理,先后成为了那里的一把手,现在作协的秘书长,我老是和兄弟,当初就在那里,也是从哪里开始,我们不断交往,增进友谊,成为了到现在铁杆兄弟的必然。

 

记得是杨经理在书店见到我,说:让我帮一个忙,电视台记者想采访,小城藏书的人,一时找不到,你就帮这个忙吧,感觉你的藏书应该符合要求。杨经理既然说出口,我绝不会推辞,就这样在我的家中,第一次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也就是那次我说的那句话,让电台记者一直记住,其实,那也是我无意中讲的那句话,我说:“对于读书人而言,不在于拥有多少书,人一生能够读懂一本书足以。”

 

其实,那时候更多的人不愿意暴露出家里面有书,毕竟那时候文化大环境还属于偏落后,要是知道你家中有那么多的书籍,左邻右舍来借书的人,一定会络绎不绝。而我那时候,在我的书橱最显著的位置,赫然写着“私人藏书,恕不外借”的文字,写是那样写的,可是,那些与我一样贫困的文化人,将我的藏书,看成是他们的图书借阅处,还好,那时候自己对每一本借出去的图书,都做详细地记录,到时间就去他们那里收书。

 

这次采访,同样是朋友的举荐,在一个特定场合,大家见面,谈到了藏书的话题,正对了我的兴趣,就这样从买书到看书,以至于在家里存放书籍等等话题,谈得很对脾气,朋友告诉我,他们正在准备做一个栏目,介绍小城家庭书屋栏目,选择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爱书人,写他们的读书感受,讲述他们的卖书与藏书的经历。

 

到像我这样的年龄,想扬名之类的想法,已经十分的淡漠了,功利主义,虚荣心已经在长时间的生活中被渐渐的淡化,知道真实的生活需要的是什么,虚头八脑的事情,已经不属于向我们这些已经“知天命”的人干的事情了。这次采访不过是一次调侃之后的回报而已,就像我写给他们的自己读书感言说到的那样:

 

“到现在似乎才知道,热爱文学,并不会得到自己最初幻想到的那些荣耀的光环,在文学的殿堂里面,没有虚荣,没有捷径,没有功利,只有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别人的不理解,耐得住来自于生活四面八方的无法想象到的困难,甚至耐得住众叛亲离。因为,与文学相关的读书和写作,是一个人的奋斗历程,呈现的特点就是单打独斗,完完全全是靠你自己的不懈努力,靠你的灵性和才分,靠你的坚强意志,去实现你自己设定的那个高度,但这个高度,也不过是你自己的高度,可能在外人看来,你的高度根本不存在,这种残酷现实。”

 

根据圈定计划,采访完了以后,与我的那位文学朋友,还有两位采访记者,在附近的小地方,小酌几杯,因为我的朋友曾经是酒量惊人,但是,因身体的原因,不得不改变了,“啤酒主义”的路线方针,每次小酌一两杯红酒,更多的时间都在那里侃侃而谈他的诗歌成就,与诗歌现阶段的文学感言。

 

而那天,我的这位问友,不仅约了他自己认为要好的年轻诗人,男男女女,还特意邀请了从京城来小城休假的“名人”阿坚,第一次见到京城的这位名人,虽然在这之前,京城的朋友曾经替我见过这位赫赫有名的阿坚,但是,我这是第一次在小城里面见到他,陪他一起来的是小城“学苑书店”的老板亚林。

 

知道阿坚是制造出“啤酒主义”名词的人,那天也见识了这位信奉“啤酒主义”人的豪爽,由于是来晚了,他逐一与在坐各位朋友敬酒,表示来晚的歉意,不到一刻钟,四瓶啤酒已经下肚,听亚林告诉我,阿坚的酒量不要超过六瓶,而那天晚上他喝了十瓶不至,酒喝到一定程度,人就变成了神仙了,还好自己在宽松的环境下,看着他们尽兴后的表现,自己原定坚守三瓶的总量,在热烈的氛围中,超支了一倍,喝了六瓶。在往家走的路上,自己还在想,假如掌柜的问我,晚上喝了几瓶,我该怎样回答?

 

果然不出所料,回到家中掌柜的见到我顶着大红脸回来,问到喝了几瓶,我回答:不到三瓶。掌柜的说:你骗谁?你喝几瓶,我一看你的脸色就知道了,明天接着喝昂,千万别闲着。我心里在想,你怎么知道明天我已经有安排,“社会民政局”的朋友,早就跟我约好了,他朋友新开了一个啤酒屋,带我去感受一下,他说:你已经成为草民了,就到这种花钱不多,经济实惠的小酒摊上尽兴吧,我每周都请你。看来在职场不得闲,退下来一样不得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