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2013-07-21 06:27:06)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山玩水

离开夏河前,当地的有关部门,特意选择了在桑科草原上,举办送行仪式,感觉用这种藏族特有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寓意,自然对我们这些来自大海边上的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那里感受了甘南藏区人民的豪爽与热情之后,也欣赏了桑科草原的广袤与秀美,虽然我是第二次去那里,但是,深入到腹低,还是第一次,回到小城之后,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有关桑科草原的相关介绍,百度上是这样介绍的:

 

桑科草原在甘南州夏河县城西 13公里处、便进入了辽阔美丽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间)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以其优良的草场和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享誉西北藏区。

 

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地形起伏缓和,宽广无垠,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是甘南州的主要畜产品基地。

 

夏季的桑科草原绿草如茵,似一块天然地毯铺展于天际,绿茵中各种野花争奇斗妍,绚丽悦目。大夏河从草原上蜿蜒流过,似一条哈达飘落于绿毯。在桑科水电站水库区,水波荡漾,清澈见底,蓝天、白云映入水中,充满诗情画意。在辽阔的桑科草原上,牛羊点点,帐篷星罗棋布,帐篷上炊烟袅袅,马背上牧歌飘荡,高原牧区的景象和藏族牧民的风情得到典型展示。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桑科草原成为中外游人旅行观光的热点。1987年起,这里开设了独特的藏族风情旅游项目,建起了专供游人住宿的帐篷,向游人提供奶茶、糌粑、藏包、手抓羊肉等系列藏餐。游人还可穿上藏族服饰,骑上骏马或者牦牛,信步漫游草原,尽情领略藏族牧民的民俗风情。

 

桑科草原位于有小西藏之称的甘肃省甘南夏河县,因历史上曾多次举行过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闻名。桑科草原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从著名的拉卜楞寺往南行,溯大夏河上行10余公里,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原展现在你的眼前,那就是桑科草原了。桑科草原藏语称达久滩,即跑马滩,也就是说这里是勇武彪悍的骑手可以放纵骏马千里驰骋的地方,四周群山环绕,其间大夏河水从南向北缓缓流过,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鲜花盛开,繁花似锦,牛羊遍野,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几十座白色的帐篷点缀在绿草地上、小溪旁、灌木边,悠闲的人们喝着酥油茶,聊着天,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祥和。重要的节日有香浪节

 

编辑本段香浪节

 

香浪节是甘南桑科草原上藏胞的传统节日。

 

那时候,山最绿,水最青;天空最蓝,云儿最白,野花最多最香。

 

随时可见白色的帐篷.有的一顶接一顶,掩住半座山;有的三五相连,扎在小溪旁,象丛生的蘑菇;也有的孤孤零零,悬在巍巍峨峨的山尖,象一朵飘来的白云。

 

香浪节是一个浪漫而富于情趣的节日。农历六月,正值藏区黄金季节,牧场肉香奶甜,人们举家出游,到风景秀美的大草原,搭起帐篷,过上十天半月的轻松闲适的日子。这种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连寺院的僧人也很羡慕,都想同俗家群众一起玩乐几天。天长日久,沿袭下来,并形成了今天的香浪节。古老传统的香浪节还有节日仪式,第一项仪式是到山头进行煨桑,即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柏树枝叶,并将藏族人民喜欢吃的食物,如酥油、炒面、曲拉等投入火中。在熊熊柏火的映照下,拂晓的野旷中飘散着一阵阵扑鼻的柏香、油香及食物的香味。男人们骑马围着火堆转圈并鸣枪。

 

接着便进行插箭仪式,就是把高达十几米的木箭插到山头上的大木栏里。 在欢度节日期间,藏胞们还要开展一些富于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如赛马、赛牦牛、拔河、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如果你到藏区旅游赶上时节,你可以和热情好客的牧民们尽情玩耍。

 

这些节日我们没有参加,却看到了游人如织的景象,我们则在藏族特有的“藏胞里面,接受了当地同仁的热情款待,藏民们用他们优美的歌声,用他们纯美的白酒,为你献上哈达,敬上美酒,深刻感受藏族同胞的热情与豪放。

 

午餐后,我们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深入桑科草原的腹地,领略那里蓝天,白云,漫山遍野开放的鲜花、绿草的秀美景色,一同前往的各位,暂时忘却了一直压在心头的特困职工不幸带给大家的不爽,沉浸在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象之中。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向戴总敬酒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对我非常友善的藏族小朋友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发自内心的高兴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