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事(之六)
(2013-06-09 07:11: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有人问我,你小时候的事情,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我说,儿时经历过的那些事情,在一次次的重复遭罪下,深深嵌入心灵的深处,虽然到了初中以后,这种现象几乎是“灭绝”,也忘记了曾经,事隔几十年以后,这些事情又从记忆的深处浮现出来,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像家里大人说的那样,又可气,又担心,毕竟还是一个孩子。
其实,自己也知道写这些曾经的往事,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更没有思想性,但为什么还是要写下来,算作是一个历史记录吧,有一天自己已经成人的孩子,想了解一个感觉很“神秘”的老父亲,便可以从这些文字中,一点点地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父亲,不过父亲是否避重就轻的谈了一些事情,是否更多内心里的想法和经历过的事情没有讲到,我想这些没涉及到的想法与事件,假如时间允许我拖十年以后的话,我会一点点地写出来。
小时候我的性格和表现到底像谁,还真的说不上来,到了自己有孩子,看看他在小学里的表现,与我绝然不同,女儿是那样的乖巧,感觉有点柔弱的样子,循规蹈矩,算作一个好孩子,在家人和老师眼里面都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一般,到非常的自觉,像她妈妈,学习成绩始终在中上游水平,不像我差的一塌糊涂,这倒让我有点欣慰。
到现在家人依然认为,我小时候学习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没上幼儿园,其实,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我也不清楚,或许吧。可是在中国农村,有几个孩子上过幼儿园,不都是直接上小学,他们也都按部就班的,从小学读到中学,在读高中考上名牌大学,从此改变命运,从这点看,幼儿园一说,就有点站不住脚,那么就是自己脑袋瓜蠢钝的原因了。
学习成绩不好,再加上喜欢玩,与不爱学习的同学为伍,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成为了“无可救药”范畴里面的成员,而那时候家里面的大人,还抱着极大的幻想,希望哪一天,小儿子突然的变成一个让他们放心的好孩子,遗憾的是这种幻想,始终没有如期而至,而是越来越担心起来,由于工作单位远,每周只能回来一天,所以把管理的责任,全部托给照顾我们的阿姨了。
现在绝对没有像从前看管我们阿姨那样认真负责,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责任心绝对无话可说,家里面不仅仅财务大权长管,我们的衣食起居,也在她精心计划之内,现在知道她扮演了母亲的角色,而我又成为了重点“看管”对象,这是自己父母特意的嘱咐,儿时不知道这些,总感觉阿姨事事处处跟我作对,心里面记恨她的程度可想而知,因为是她每周向家人汇报我的种种劣迹,才让我遭受皮肉之苦。
虽然嫉恨她,但自己不敢直接说出来,因为她掌握财政大权,到了夏天,除去买回来当水果吃的西红柿和黄瓜之外,她高兴的时候,会在午饭以后,发给我三分钱,可以让我到不远处的部队供销社,买一只山楂冰棍消暑,这才是我不敢公开作对的真实心理,即便这样我还是每周被她记录下来,自己认为是无中生有的“罪状”,一般的罪状,老母亲让我伸出手来,用做衣服的木尺子,击打手掌,觉得还可以咬牙坚持,而“罪状”罄竹难书,那就会遭遇急风暴雨式的“锤炼”,哭天喊地的号角声音,不知道的以为那家死了人。
两天以后,所有的屈辱和痛苦,忘得一干二净,与坏孩子们玩的又没了时间概念,记得有一次,小伙伴提议帮他一个忙,我绝对不假思索的答应,这个小伙伴告诉我,他们班里的学习好的那个男生,到他家里告状,为此他挨了一顿臭揍,他就住在你们家边上二楼上,咱们趁中午没人的时候,用土坷垃敲他家的玻璃,我说:绝对没问题。
自己从来也没有数过,那个窗户是自己家的,那个窗户是别人家的,自己的小伙伴,指着一扇窗户说,那就是他同学家,告诉我曾经在底下看到他站在窗口,我们把准备好的土坷垃掏出来,用尽扔了上去,之后撒腿就跑,事后大家还很开心,下午放学以后,回到自己家中,看到阿姨的脸色非常之不好看,让我站在她面前,质问我中午干什么去了,我撒谎说,和同学在学校打秋千。
阿姨怒不可遏的让我到另一间屋子里面看看,我推门进去,见到用报纸糊着的窗户,心里面一下子就懵了,同学家的玻璃没敲碎,把自己家的玻璃给打碎了,回到阿姨面前,装作不知道的样子,问阿姨谁打碎的玻璃?阿姨听到这里笑了,说:我看到你和某同学撒腿跑的背影,你好好的交代,不然的话,我会让你妈妈往死里打你。
为了这个被发现的罪状,自己装了几天听话的孩子,阿姨的话百依百顺,可是,到了周末,自己也没避免“武力干涉”,我把另一个同学也告发出来,周末的时候,估计同时在那里哀嚎,从那以后,这个同学就逐渐疏远我了,他说不愿意跟“叛徒”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