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范小青作品系列(之十)

(2013-05-11 05:58:33)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官场现形记之一瞥

——读范小青作品《科长》有感

 

断断续续在看范小青的这本《像鸟儿一样飞来飞去》短篇小说集,好像最初想一气呵成,后来发现这种不紧不慢的看法也挺好,因为作家给我们讲述的不同故事,我们无论在什么地点与场合,感觉都可以平心静气地去看,觉得这一道道鲜美的江南特色风味,你都会有一种新奇,即便讲述的这些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是,经过作家选取的角度,配加特有的佐料,你就会有一种绝然不同的感觉,这就是作家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功力所在。

 

这部短篇小说《科长》看完以后感觉非常的熟悉,觉得好像就写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现行人事制度的感概,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作家早在这之前,就发现的这些发生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里面的怪现象,原本再正常不过的人事任免制度,却在不同心境下人的表现方式,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当代官场现形录,即便他们的这种转变,看似是不经意间的,而这些一代代传下来的习性,则成为了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人内心里的那些随着职位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必然。

 

故事一上来就写了某机关的老科长贵和生,眼看着自己的年龄要到点了离岗待退,但是,从心里不愿意回家,还依然留恋自己的科长的岗位,想尽了办法想再晚一点退下来,想到了自己的年龄不对,便在科室里说自己年龄当初为了当兵,而把年龄改大了,自己要去老家开证明,证明自己的年龄没有这样大。

 

这句话对年轻人来说,并不感觉有什么,而与他年龄差不多的副科长老阎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他无论如何也坐不住了,机关论资排辈的习惯,老阎就等着贵和生退下来,自己顺理成章的成为科长,在之后到点,将科长的椅子交给别人,这眼睁睁将要成为科长的老阎,听到了他最不希望听到的消息。

 

老贵回老家开证明,原来他出生的医院,已经改为了私人医院,他托人找到院长,查当初出生孩子的档案,却没有发现一个叫贵和生的人,倒是有一个叫贵和森的人,贵和生希望医院把名字改为贵和生,医院不给改,只好将这个证明拿回来,贵和生四处张扬着自己年龄找回来了。心里比老贵更着急的老阎等不急了,趁着老贵出去四处宣扬他年龄不对的档口,老阎从老贵的抽屉里,拿出那张证明贵和森的出生证明,看到上面的名字老阎就笑了。

 

贵和生改生日的事情被曝光,组织部门找他,领导也找他,说不管怎样改,也总要下去,这是政策规定的事情,贵和生也觉得这件事情办的不太光彩,也无法去申辩什么,就这样到点,自己下了台。副科长老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正科长,也象所有机关的同事一样,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了科长办公室里面,贵和生虽然还在机关里面,但是,已经没有了职位,成为了曾经的科长。

 

作家高就高在洞悉人性上的细致入微,虽然,贵和生已经下台,但是,内心里面的那种自我感觉依然是老大,在接下来贵和生与老阎的“斗智斗勇”,对于读者来说则完全是一出喜剧,让我们看了以后觉得忍俊不禁,贵和生抓住老阎刚刚干科长的心态,知道他对老科长还心有敬畏,贵和生但凡听到有人来找他,便主导到老阎办公室里面去搭话,老阎心里面不高兴,但又不好说什么,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叫着贵和生一起,老贵也毫不客气,到了饭店依然以一把手的感觉出现,坐在本应是老阎作的主宾位置上,让老阎心里面有一种不爽,也正是这种不爽,让他接下来有意识的回避贵和生的介入,而种种的躲避,似乎都让贵和生轻而易举的识破。

 

这个场景是作家身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发现的一种常态,是作家有意识地把这种官本位,论资排辈等机关弊端,用这种近似于调侃的方式表现出来,说是鞭挞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机关里的这种现象却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有点约定俗成的样子,这种近乎于传承的习惯,让多少有作为的人,变成了碌碌无为的人,因为论资排辈就是这种人事制度下的现实,不是看你人的水平与能力,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些有能力人的自尊。记得我曾经听到过某机关的一位人事干部的有感而发的感受,他说,在机关里面,你不需要施展你的能力,按部就班地去做你自己本分的事情,你就是一个弱智,也会在你到了某一阶段时,成为某一个岗位上的领导,只要你耐得住时间的考验。

 

作品假如只是讲老阎与贵和生的斗智斗勇,就没有了作品的意义,作家毕竟是一个机关里的领导,她知道机关对一个人的改变是什么,一贯以好脾气为自豪的老阎,成为了科长以后,特别是自己工作变得异常忙碌的时候,看到自己手下的人不能按照他的本意去处理事情的时候,原有的好脾气,与和声细雨,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他的斥责,也变得自然而然,更可笑的是,手底下的人对他的这种性格上的改变变得很不以为然,好像是一旦成为了一把手,就可以用这种腔调去处理事情。作者不无风趣地这样写道:老阎因为忙,压力大,脾气也变坏了,他本来是个笑称陀,现在变得凶神恶煞,说话每个好气,一开出口来,不是批评就是教训,一点面子也不给。

 

老阎的工作热情,不用去描绘,成为了一把手,就想在这个位置上干出业绩来,贵和生当初没有办成的机关改造工程,在老阎的艰苦努力下,冲破一道道难关,终于拿到了施工的手续,他拿着这费尽千辛万苦办来的开工证,见到了自己曾经与之智斗的贵和生,把他叫住,很兴奋得跟他说起了这件事情,但是,这时的贵和生心已经不在这里,他已经对这些没有了兴趣。用作者的话说,贵和声已经不经常到单位里来了,他成为了家属宿舍物业公司里的负责人,有了新的职位让他乐此不疲。

 

老阎的敬业精神,机关的同事赞誉有佳,更有的领导半开玩笑得跟他说,你的表现估计在往上升的可能性都有,继续努力。看似这句再平常不过的演剧,对于老阎来说,这就是让他抱有新想法的动力。所有在机关里做过事情的人,都很容易理解向老阎这样人的想法,论资排辈也好,突出贡献也罢,或许他在被提升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这也正是每一个都条件争取可以实现的人最想得到的事情。例如一个机关里,论资排辈,从正处里面提拔一个称为副局,看似这小小的半级,这可是不一样的事情,所以那些达到这种提拔条件的人,都会使出自己浑身的解树,去力争得到这样一个职位,老阎同样是这种想法中的一个人。

 

在写老阎忙碌的同时,第三个科室里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转业军人冯大军,我认为这是作家刻意安排得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爱人,从部队转业回来,像这样的转业干部,现在每个机关里面都有太多太多,而这些人的习性,同样也成为了作家去观察的对象,冯大军成为了转业军人的一个缩影,原本是一个副团级,却因为机关里面的领导岗位职数已经满员,他也只好等候,最初他也从不情缘,不高兴,到最后变得异常的“乖巧”,几乎到了唯命是从的地步, 这也成为了老阎时期最喜欢用的人之一,别人指使不动的事情,他会毫不掩饰的大声喊他过去,无论大事小事觉得让冯大军办放心,其实,写冯大军这种近似于军人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并不是他内心里的一种自觉,随后的情节有所展示。

 

就在老阎同志踌躇满志,而且有了新想法的时候,听到了局长的让他过去一下的召唤,他误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得以提升了,他耐住性子,把局长找他的事情,有意识的拖到了第二天,满以为是准备提升的他,却得到了犹如晴天劈雷般的消息,由于老阎不是公务员,他们这批人被一刀切回家里面,与老阎最初象的事情相差万里,可以用天上和地下来形容,这种打击让老阎一蹶不振,住进了医院,贵和生跑到医院里去看他,告诉他,现在他在小区物业里干负责人,等老阎出院后,愿意的话,可以去他那里,干一个副手,用老阎调侃的话说,继续归你领导。

 

作品的最后更有意思,作者写道:“冯大军提起来了,刚开始她不习惯,下级进来报告事情,他会一下子站起来,双脚一并立正,但是很快也就适应了,以后有人进来,不说屁股了,连眼皮都不抬一抬。他原本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因为单位里扯皮的事情麻烦的事情多,下面七翘八裂的人也多,渐渐地就把他造已经改掉的火爆脾气又惹回来了,下面的事情办得不好,他一拍桌子就骂人。平时冯大军是努力学者说本地话的,学了几年也没有学像,他老婆骂他本,说他是江北驴自学马叫,但冯大军在单位里骂人的时候,骂的却是家乡口音。下面的人说,到底是老虎团的团长,工作有魄力的。”哈哈,作家将冯大军与老阎的这种相似性写得惟妙惟肖,这也是机关里面的众生相,我则认为这是当代社会新的官场现形记,这样去想,倒是觉得这部作品就有了它的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