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考察(之二)
(2013-03-05 07:18: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论道 |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去东北,都会遇到航班晚点的情况,要说是巧合也可以,但是,自己总认为里面有什么因由,这次原定是下午三点半钟的航班,去办登机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告诉你,这个航班恐怕要晚点,自己问工作人员,估计晚点多长时间,服务员露出无奈的表情,说他们也不知道,得到的消息就是到目前为止,最少就要晚到晚上六点以后起飞。
有一次去东北,记忆中是七月份的一个周末,那里的人约我去看他们新计划的测算情况,知道我去的时间以后,组织好同行们的欢迎晚会,到机场一切感觉没什么异样,按时登机,觉得这是一次非常顺利的飞行,其不知,起飞后得不常时间里,飞机上的机长和工作人员就开始广播,说受到长春机场气象预报,有雷雨天气,不可以准时降落,要先落大连机场等候,之后的不常时间里面,飞机就降落到大连机场,我们被带到机场候机大厅,在那里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过程。
那时候机场的服务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不为过,我们就像一群被流放的人,放在了大连机场,从下午五点多钟,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过程,由于自己带着一本书,最初的时间还可以用看书来消遣,但是,当听到去领晚餐的时候,觉得就不太高兴了,没办法吃完晚饭继续等待,一些比我还着急的乘客,索性与工作人员吵了起来,听得出来这些乘客与我一样,是参加那边的周末聚会。
接我的兄弟到了晚上十一点钟,打电话给我,问有没有确切时间,这边告知无限期等候,朋友索性告诉我,他们在给我定的房间里睡觉了,何时起飞再告诉他们,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四十分,在机场候机室里面,已经几乎是睡着的我们被叫醒,拖着疲惫的身子,登上了另一驾飞往长春的飞机,落地长春的时候,天空已经蒙蒙亮了。
与兄弟约定的事情,到那以后改为睡觉,之后就是晚上的聚会,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回小城,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同行们说我是“大鸟”,我说不是大鸟,是老天爷不想让我来,以后要注意这种动向,这句话不幸的又被言中,去年陪即将离任的领导去东北“探访”,同样是原定五点钟落地的航班,到晚上九点多才到。这次又是晚点三个小时以上,电话告诉对方的同仁,他们都笑了,说我是一个“搅料”。
飞机总算是在晚上八点钟落在了长春机场,等候行李用了半个小时,好像这已经成为全国的一种通病,行李车与行李员感觉都是不紧不慢,从行李车停靠飞机的时间看并不晚,却不知为何迟迟行李出不来,是执意检查行李,还是有别的意图不得而知,站在那里迟迟等不到运送货物的履带转动,心里面就剩下一个着急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总算看到了自己的行李。
接站的是自己曾经的小兄弟,现在的他已经是主管这项工作的领导了,依然是那样的潇洒,另外,就是一个现任的同行兄弟领导,用身大力不亏形容他比较合适,看看他虎背熊腰的身躯,就知道他可以装多少酒精,与他不止一次的坐在一起,感觉他的气度,已经超越了我,但凡坐在酒桌上,自己心里面就有一种心虚的感觉。
当然,这次来不是为了喝酒事情,而是真心向他学习,业务数量增长的速度为何这般的快捷,在我们的这个行业里,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稳定现有业务量,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这位同仁,则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不仅没有业务下滑,而且还以我无法相信的速度,让业务飙升,一跃成为了全国业务增长最快的办事处之一。
成为领导的小兄弟,跟我们领导见面后,坦诚地告诉我们,现在是“特殊时期”,不允许到大饭店里面就餐,他自费请我们到一个他小兄弟开的饭店里面,简单的吃东北特产,一个大饼店,用东北“特质”大饼,卷东北土菜,即实惠,又不奢侈。客随主便,一行人跟着去了那家大饼店,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的时间,那个大饼店门口,依然是车水马龙,灯火通明,后来同行告诉我,这是当地最有名的地方特色小吃,但凡外地人想了解东北菜的风味,这里就是一个最好的地方。
小兄弟自己从家里面拿了两瓶东北“老白烧”,让手下人打开,给客人每人倒上一杯,小兄弟不胜酒力,只好让他手下的人陪我们,我们的领导也是讲政治的主,将酒倒给了我,让我代表我们这一行,恭敬不如从命,每次与领导外出,都会成为替酒的工具,向朋友表示感谢之后,三口并两口的将两瓶酒迅速完成任务,起身表示感谢,回到宾馆入住以后,倒在床上就美美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