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想法
无论你想不想过节,还是你找不到过节的感觉,皆不随你的意愿,即便是被过年也要过,这是中国传统百年遗留下来的习俗,谁也改不了,新政上来抓反腐败,但是,在春节百姓过春节的问题上,还是非常之重视,无论是体察民情,还是去慰问基层干部和看望百姓,一句话,年在他们的感觉里同样是十分重要。
小时候盼年,为的是物质上的更多需求,毕竟那回物资匮乏,特别是在粮食和副食品上,让更多的百姓有一种强烈的饥饿感,而过春节可以将一年中积攒下来的粮食和烟酒糖茶,通过这样一个节日,去宽慰更多“饥不择食”的人,特别是处于长身体期间的孩子,对孩子而言,最大的欲望,就是食欲。
蛇年春节前,博友周老川很翔实的写了计划经济年代,孩子们对过年的深刻印象,感觉写得真真切切,让我们回到了那个吃嘛嘛香的年代,那个比较易于满足的时代,当然,也是不堪回首的年代,现在把这些说给年轻人听,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杜撰,是对现实社会的恶毒攻击,而我们就是从那个年代经历过来。
现在春节与平时吃的相差无几,当然,就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渴望,不过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还是归功于我们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至于这种发展是用什么样的代价换来的,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是不会考虑这些,他认为衣食无忧就是成绩,就是他们希望的那种生活,至于后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则是在物质文化之后的新要求。
大家企盼春节最明显的就是单位里的员工,规定要求是除夕那天正式放假,可是单位里面提前一个星期,就有了心造气浮的样子,自己也理解员工的心情,毕竟更多的人,还是需求这种“年终加油”或“年终充电”是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一种亲情需要,听他们谈论过节的事情,感觉像年轻人谈恋爱异样的兴奋。
今年自己感觉有点麻木,并不是咱不希望过节,似乎感觉到今年春节以后得不长时间后,就成为了天天春节的样式,自己可以光荣内退了,所以这种暂时的放松就没有了兴奋感觉,所以自己在家里面一点没有谈及春节的事情,倒是掌柜的跟我说:你有点太稳,春节大家都忙,你好像没有感觉是的。
没有感觉非常之正常,一个是春节前接受了纪检部门和上级机关的精神要求,一律从简,不仅如此。对相关的业务也一改往日的大批量走访,全部歇下来,用领导的话说:不要顶风上。咱可不去干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没必要去冒风险,工作是组织的,把工作混同于私人的事情,本身就没找准位置,听组织的话,公事公办,省了很大的气力。
不仅仅是我没感觉,连我们办事处的老何都没了感觉,在办事处工作这些年来,但逢春节前,都会有浮躁的迹象表现出来,而这次他主动找到我,说是今年春节不回去了,春节过后回去一两天,给老父亲过大寿,或许小何对经济情况最为敏感,他不回去,并不是不想家,而是考虑到自己孩子要在城里买房子,需要大批的钱,而身为一个普通职工来说,想完成孩子的愿望,只好全家人扎紧腰带,从自己的嘴里面和身上节省下来。
现在想想盼春节对于更多家庭而言,就是找一个合家团圆的感觉,要一个气氛,已经与吃吃喝喝,没有了直接的关系,特别是那些忙碌在外的人们,通过这样一个节日来,弥补亏欠家人的那份情感,同样也是支撑他们继续工作的一种动力,这就是我认为的“精神充电”和“感情充电”。
我到现在还无法想像,这个属于我工作期间的最后一个春节,用这种方式度过,将会意味着是什么,看看早于自己退下来的副手,生活得有滋有味,或许自己也会像他那样的“潇洒自如”,享受着政策的待遇。说实话,自己心里没底,感觉还是有一点担心,因为自己知道这项工作的好与坏,不仅仅是一个贯彻执行的事情,毕竟有着它的运行规律,受制于很多不确定因素,略有闪失,败下来很快。
可能正是这种想法的影响,自己没有要过春节的感觉,到了放假前一天,自己才感觉到办公区域呈现出来的冷清,倒是看到满马路上,大包小包提着物品的路人,才有一种即将过节的感觉,自己曾经也是乐此不疲的这样“食物大搬家”,因为那会对但凡可以装到胃里面的物品,都有一种想占有的欲望,而现在不知道吃什么物品会有这样的感觉,就像家里面掌柜地问我,过春节想吃点什么,我去买,我告诉她,买点质量好一点的咸菜,她说我神经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