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四十八)
(2013-03-19 06:53: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我这个人性格中有缺陷,忽左忽右,这不是我自己看出来的,是家里面掌柜的提出来的,主要表现在,一旦呆在家里,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进,蹲在自己的书房里,可以连着好几天,不闻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仅如此,关掉联络电话,与外界概不联络,世界上再大的事情,此时也与我无关,好像自己从来就没有工作过。
要不然出了门,就不想尽快回到自己无比眷恋的陋室,感觉这个世界上值得去学习和探访的事情太多,外面的世界太有诱惑力了,自己就像一只刚刚飞上蓝天的小鸟(很多人说我是鸟人),无比新奇这广袤的世界,只要是符合自己内心的向往,自己就不想着回家的事情,让自己感觉不过如此之后,会须才回到“现实社会”,用家里面掌柜的话说,这种强烈的对比,只有精神病才可以做到。
一句话,很难做到恰如其分,很难符合家里面掌柜的要求,虽然已经过了激情澎湃的时期,她依然希望两人世界里面,多一些色彩,多一些浪漫,而我缺乏这种制造浪漫的情怀,一直觉得大家已经熟悉到成为一个人的程度,感觉自己想的事情,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包括一个动作,对方也应该知道你的意图,只要大家每天有一个照面,知道相互的存在足以。
自己时常处于一种自己亢奋的状态,一个好的想法,会在文字没有记录下的状态中,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精力,试图完成自己想要的这些记录,被我称之为“想到哪写到哪”的记录过程,思路一旦打开,就不想被外界干扰,或许是在一小时之内,或许是在更长的时间里,让这种意识流,充分的在脑海里过目,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其他外界的所有事情变得无关紧要。
假若是你正在阅读着一本好书,你会觉得此时此刻你是最幸福的人,你忘记了曾经的那些烦恼,你忘记了还要面对的那些重负,你融进了作家为你描绘的精神世界,你跟着作家笔下的主人公,感受不一样的精彩世界,即便这个世界是一种虚无,你在阅读的那一个时刻,你已经与他在一起,也无暇顾及身边所有的事情,也许这就是被人称之为的走火入魔。
记得自己在原单位工作的时候,出差为单位发煤炭,在外地的小旅馆里面,自己被一套好书给吸引,整整四天的时间,除去吃了十五个馒头,三个大嘎达头咸菜,喝了二十瓶热水之外,自己没有出过房门,被旅馆服务员是为神经病,时而坐在桌子前,时而趴在床上,时而踱步走动着,用自己的感受,大声朗诵他们的作品,还好自己没有拖欠他们的房费,不然的话早就被他们驱逐门外。
我一直觉得做事应该进入一种近似痴迷状态,一个人不仅如状态是很难收获到自己的最深刻的感受,痴迷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忘我的状态,灵魂出窍,神游于你所喜欢的精神世界,不被自己世俗的标准所控制,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即便那时候你考虑的同样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就是一种专注,就会有一种与之不同的感受。
自己一直这样的认为,进入自己痴迷状态,你的精神才可以得以腾飞,你才可以进入一种很多人无法感受的精神愉悦,即便这种愉悦会让你时而发自内心的狂笑,时而变的泪眼朦胧,知道你已经从你世俗的驱壳里面灵魂出窍,那时的你才真正意义上是一个超凡脱俗的自己,一个真正意义上“治学状态”。
现在这种状态,已经很少出现了,这里有自己身体的原因,也有自己堕落的原因,生活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舞台,你不专注关心自己的事情,你就会分心去关注不属于你的那些五彩斑斓,而对方呈现给你的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致命诱惑,很多是你闻所未闻,那些色彩,那些味道,都会像迷幻的烟雾,让你云山雾罩的沉迷进去,从而迷失自己。
家里面掌柜的看到自己坐在这里,会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静止不动,用她的话说像是一个雕像,自己并没有觉得这种长时间的静止,或许那个时候就像我说的灵魂出窍,精神游离于躯体,躯体就成为了一对肉山。说实话,到现在自己希望这种状态在家里面发生,无论你神游到哪里,最终灵魂的回归,毅然回到你坐在这里的躯壳。这种游离方式,一旦在外面,一旦在大马路上,那危险的程度,就不言而喻了。